印媒:“北京在该排行榜中位居榜首”

2025年05月26日22:10:27 历史 7997
印媒:“北京在该排行榜中位居榜首” - 天天要闻

《印度时报》5月24日文章,原题:印度能通过反思高等教育模式来与中国的stem成功竞争吗?


中国对高等教育的战略投资,特别是通过“985工程”,推动中国的大学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尽管印度采取推出《国家教育政策(2020)》等举措,但由于难以实施和争论不休而落在后面。为了与中国竞争,印度应该专注于发展以城市为基础的专业教育中心并吸引外国机构,以营造更加开放的竞争性学术环境。


我的女儿即将完成高中学业,她表示有兴趣在大学阶段及以后继续接受生物技术领域的教育。当研究该领域的全球顶尖大学时,我惊讶地发现,有大量中国的大学在该领域的排名中占主导地位。当我浏览其他stem领域时,发现同样甚至是更加明显的情况:来自中国的更多大学名列前茅,尤其是在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


我想起与一位在美国当教授的朋友的谈话,他一直在跟踪中国的研究成果。他告诉我,过去20年,中国的大学在stem研究成果方面持续超过美国。中国的tiktok等社交媒体或“深度求索”(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术与日俱增的创新能力正在震惊世界。中国在光伏板制造和电动汽车方面的主导地位也已变得家喻户晓。


那么,中国是如何实现这种成就的呢?1998年,中国政府构思“985工程”,后选择了39所大学增加投资,以使它们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如今有关成效正在显现。后来,中国对本国大学的关注远远超出最初选择的39所大学。


为了应对迫在眉睫的挑战,印度在2016年预算中确定20所公办和私立大学,印度政府愿意为这些大学投入大量资金以使其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但在选定的私立大学引发最初的喧嚣之后,有关投资和影响就再也没有引起印度公众的讨论。


尽管产生过许多有趣的想法,但印度通过《国家教育政策(2020)》制定的下一项重要教育行动一直在争论的泥潭里举步维艰,包括“强制推行印地语”和“中央干预”等问题引发的争论。有关结果也一目了然。在2024年“自然指数”中,尽管加尔各答市为险胜班加罗尔成为印度头号研究中心而兴高采烈,但二者在全球“2024自然指数—科研城市”中仅分别排名第84位和第85位。


相比之下,北京在该排行榜中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分别是上海、纽约都市圈、波士顿都市圈和南京。5个中国城市进入该指数的前10名,而美国仅有4个城市跻身该行列。


面对中国集中力量发展高等教育的策略,印度能否以同样方式展开竞争?为取得成功,印度应该考虑两点:第一,印度不应该试图将个别大学转变为学术和研究的孤岛,而应该寻求将有关城市变为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和气候技术等学科的中心。第二,印度城市拥有良好学术机构,可以首先利用此类机构在某领域脱颖而出,进而在未来关键领域培养人才,然后使它们成为提供创新、商业化和咨询等全方位视角的人才中心。


建议重新审视印度的政策并在中央和邦一级加倍努力,以此快速改善印度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尽管印度应该继续专注于打造本土机构,但毋庸置疑的是,引入外国高校竞争以及接触国际认可的学术资源,将为印度学者提供巨大的机会和动力。


尽管改善中小学教育对解决当今问题不可或缺,但高等教育能够成为印度在本世纪走向主导地位的门户。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行动,就很难缩小与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巨大差距。(作者卡什克·萨亚尔,王会聪译)


印媒:“北京在该排行榜中位居榜首” - 天天要闻



审核 | 李剑

编辑 | 徐铉

校对 | 于泽淼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北宋铜钱~太平通宝版别详解 - 天天要闻

北宋铜钱~太平通宝版别详解

太平通宝为北宋铸币,铸行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至公元984年),是北宋年号钱的开端。自此以后宋朝每当更改年号时几乎都会铸造新的年号钱,这是当时文化风貌、经济快速发展的综合体现。
古钱币里的“吉祥三宝”-北宋篇(二)——三元及第 - 天天要闻

古钱币里的“吉祥三宝”-北宋篇(二)——三元及第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大家好,我是你们距离2025年高考只有45天了高三的学子们,现在处在水深火热、昼夜不分、悬梁刺股、手不释卷、程门立雪、囊萤夜读的努力中。
特大暴雨!或破历史极值!紧急提醒 - 天天要闻

特大暴雨!或破历史极值!紧急提醒

南方人做好准备!今年以来强度最强暴雨、大暴雨范围最大的新一轮降水于昨日(5月27日)夜间开始登场部分地区日雨量或破5月极值!接下来两天将横扫南方大部地区此次降水单日降雨量大局地降雨具有极端性且强降雨落区与上一轮高度重叠致灾风险高,需高度警惕!此轮强降雨究竟有何特点?强度强!暴雨或大暴雨成过程“标配”昨日...
上海解放76周年,在李白烈士故居共忆“永不消逝的电波” - 天天要闻

上海解放76周年,在李白烈士故居共忆“永不消逝的电波”

吴侬软语的评弹、铿锵有力的解说,一同讲述着革命先烈壮烈而感人的故事。今天是上海解放76周年,李白烈士故居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电波从这里发出”专场活动,以独特的方式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活动伊始,虹口区黄渡居民区党总支与虹口区评弹协会党支部签署了共建协议,在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等方面的合作迈出坚实...
台媒:赖清德当局强推全台“中正路”改名,蒋万安批“只搞政治、不办正事,无法苟同” - 天天要闻

台媒:赖清德当局强推全台“中正路”改名,蒋万安批“只搞政治、不办正事,无法苟同”

【环球网报道】赖清德当局在岛内大搞“去蒋化”,全台的“中正路”酝酿改名。据台湾《联合报》5月27日报道,台“内政部”负责人刘世芳称,希望岛内各县市地方政府推动改名,被台中市长卢秀燕反呛“吃饱太闲”。台北市长蒋万安今日(27日)也批评称,民进党当局“只搞政治,不办正事”,无法苟同。当地民政局长陈永德也说,...
76年弹痕依旧!这座见证上海解放的碉堡今日重返彭一小区!居民含泪抚摸:感觉特别亲切 - 天天要闻

76年弹痕依旧!这座见证上海解放的碉堡今日重返彭一小区!居民含泪抚摸:感觉特别亲切

就在今天,这座见证上海解放的碉堡“回家”了!5月27日上午,彭浦新村街道彭一小区举行历史见证物回搬暨上海解放76周年纪念活动,欢迎一座见证上海解放烽火岁月的碉堡以及彭浦新村历史纪念浮雕,在历经三年多的保护性迁移后正式回迁原址。“彭浦新村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奇经历、光荣梦想的地方,见证了彭浦新村人民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