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与林微音在北总部胡同的岁月

2025年05月17日02:02:05 历史 1578

梁思成与林微音在北总部胡同的岁月 - 天天要闻

昨日《科普时报》刊登的我的文章


梁思成与林微音在北总部胡同的岁月 - 天天要闻

北京北总布胡同位于北京东城区东南部,属建国门街道办事处管辖。清乾隆时因街内有一城隍庙,称城隍庙胡同。1947年因位于东总布胡同北面,改称北总布胡同。北总布胡同和北京的许多胡同一样,人文荟萃,底蕴深厚。其2号院是洛克菲勒基金会董事长1918年为其父母建造的住宅,解放战争时期曾做过军事调处执行部国民政府代表的驻地。但令这条胡同最出名的是其3 号院(现为 24 号院),曾居住过中国建筑史上两颗璀璨明星 —— 梁思成与他的妻子林徽因

梁思成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为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发展建立了不朽功勋。特别是他为保护古都北京做出特殊贡献,成为中国建筑史上一座巍峨丰碑。林徽因也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和景泰蓝工艺革新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在1931 年至 1937 年的7年中,梁思成和林徽因在这个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中,完成了他们一生中许多重要的调查和熠熠闪光的研究成果。

中国古建研究的拓荒之旅 1928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分别完成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和美术系的学业后,于1928年春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后回国。1931年他们受朱启钤的邀请回到北京,加入中国营造学社。梁思成任法式部主任,正在养病的林徽因也成为义务社员兼校对,住进了北总布胡同3号院。在这里,梁思成和林徽因迎来了他们古建筑调研事业的黄金期。

梁思成认为,研究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是“非作遗物之实地调查测绘不可”。他们根据从史书、文献中寻找到的线索,一次次从3号院出发,走遍了山西、河南、陕西等地,发现、测绘、记录、研究了大量中国古建筑实物。据统计,在短短的5年中,梁思成夫妇与营造学社的同事们调查了137个县市、1800余座古建,并对206座古建进行了详细测绘,完成图稿近2000张。这其中包括五台山的唐代佛光寺、蓟县的辽代独乐寺应县的辽代佛宫寺木塔正定北宋隆兴寺、大同的华严寺善化寺云岗石窟等著名古建,可谓业绩斐然。

梁思成、林徽因团队的调研之路异常艰辛,交通不便,他们就依靠骑马、骑驴和步行;没有住宿之处,他们就夜宿荒寺;还要躲避兵匪抢劫、感染霍乱等传染病的危险。在调研现场,他们爬梁上柱,用最原始的测量工具,记录下古建筑的每一个细节。梁思成虽然因为早年车祸受伤造成右腿微跛,但在同事的回忆里,梁思成“爬梁上柱的本事特大。”

回到北平3号院的家中后,梁思成夫妇就忙着于整理资料、绘制图样、研究调查结果、撰写总结文章。梁思成在林徽因的协助下,完成了《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等一系列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著作,填补了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空白。林微因曾画过一张他们住的3号院的平面图,其中着意标出西耳房中的那张很大的绘图桌,梁思成夫妇诸多著作中那些精美的建筑图样,有很多都是在这张绘图桌上完成的。

群贤汇聚的“太太客厅”

梁思成和林徽因住的北总布胡同3号院,还有一段被人们津津乐道的逸事。当时,由于林徽因热情好客,又极具才情,吸引了众多杰出文人学者来3号院聚会,成为北平文化圈中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文化沙龙。而女主人林徽因就相当于这个沙龙的主持人,因而有人戏称梁、林住的3号院为“太太客厅”。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的夫人费慰梅这样评价林徽音:“林徽因的吸引力不是来自她的美貌,更多的,是她的学识,智慧和洞察力,这才是上天的眷顾。”林徽因女儿梁再冰曾回忆说:“每到周末,许多伯伯和阿姨们来我家聚会,这些伯伯们大都是清华北大的教授们,曾留学欧美,回国后,分别成为自己学科的带头人,各自在不同的学术领域中做着开拓性和奠基性的工作,例如:张奚若和钱端升伯伯在政治学方面,金岳霖伯伯在逻辑学方面,陈岱孙伯伯在经济学方面,周培源伯伯在物理学方面。”当年走进“太太客厅”这个沙龙的还有徐志摩冰心钱钟书沈从文朱光潜等等,可以说几乎将当时北平的名人一网打尽。这些来访者包括哲学家、诗人、作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物理学家、美学家等不同领域的进步学者,形成了一个跨学科的公共讨论空间,促进了学术思想的交融,见证了在那个民族艰难的时代,知识界精英群体的思想碰撞和激情梦想。

梁、林北总布胡同3号院的故居在2012年曾被拆除,后在媒体的呼吁和有关部门的督促下,得以恢复重建,现在已修复完工。

作者简介

嵇立平: 作家、媒体人。曾任《北京工人报》部门主任,后任《科技潮》、《人才》杂志社总编辑。退休后现任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民盟通州区理论研究会会长。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简历收入《北京作家辞典》、《中国科普网科普大家》。

擅长各种体裁的作品写作。著有《中国下海潮》等4本报告文学和散文集。与人合著的《垃圾的故事》一书获新闻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100本好书的荣誉

创作的《看车老人》等5个单集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播出

在中央及北京市各报刊发表新闻作品、文学作品千余篇,多次获得国家及北京市好新闻奖。独家采写的“李大钊的后代今何在”、“他为毛主席配眼镜”等稿件被海外多家报刊转载。

多篇文章被十余省市选入中考模拟试卷。

撰写统战理论论文数十篇,论文曾获民盟中北京北总布胡同位于北京东城区东南部,属建国门街道办事处管辖。清乾隆时因街内有一城隍庙,称城隍庙胡同。1947年因位于东总布胡同北面,改称北总布胡同。北总布胡同和北京的许多胡同一样,人文荟萃,底蕴深厚。其2号院是洛克菲勒基金会董事长1918年为其父母建造的住宅,解放战争时期曾做过军事调处执行部国民政府代表的驻地。但令这条胡同最出名的是其3 号院(现为 24 号院),曾居住过中国建筑史上两颗璀璨明星 —— 梁思成与他的妻子林徽因。

梁思成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为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发展建立了不朽功勋。特别是他为保护古都北京做出特殊贡献,成为中国建筑史上一座巍峨丰碑。林徽因也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和景泰蓝工艺革新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在1931 年至 1937 年的7年中,梁思成和林徽因在这个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中,完成了他们一生中许多重要的调查和熠熠闪光的研究成果。

中国古建研究的拓荒之旅

1928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分别完成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和美术系的学业后,于1928年春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后回国。1931年他们受朱启钤的邀请回到北京,加入中国营造学社。梁思成任法式部主任,正在养病的林徽因也成为义务社员兼校对,住进了北总布胡同3号院。在这里,梁思成和林徽因迎来了他们古建筑调研事业的黄金期。

梁思成认为,研究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是“非作遗物之实地调查测绘不可”。他们根据从史书、文献中寻找到的线索,一次次从3号院出发,走遍了山西、河南、陕西等地,发现、测绘、记录、研究了大量中国古建筑实物。据统计,在短短的5年中,梁思成夫妇与营造学社的同事们调查了137个县市、1800余座古建,并对206座古建进行了详细测绘,完成图稿近2000张。这其中包括五台山的唐代佛光寺、蓟县的辽代独乐寺、应县的辽代佛宫寺木塔、正定的北宋隆兴寺、大同的华严寺、善化寺、云岗石窟等著名古建,可谓业绩斐然。

梁思成、林徽因团队的调研之路异常艰辛,交通不便,他们就依靠骑马、骑驴和步行;没有住宿之处,他们就夜宿荒寺;还要躲避兵匪抢劫、感染霍乱等传染病的危险。在调研现场,他们爬梁上柱,用最原始的测量工具,记录下古建筑的每一个细节。梁思成虽然因为早年车祸受伤造成右腿微跛,但在同事的回忆里,梁思成“爬梁上柱的本事特大。”

回到北平3号院的家中后,梁思成夫妇就忙着于整理资料、绘制图样、研究调查结果、撰写总结文章。梁思成在林徽因的协助下,完成了《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等一系列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著作,填补了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空白。林微因曾画过一张他们住的3号院的平面图,其中着意标出西耳房中的那张很大的绘图桌,梁思成夫妇诸多著作中那些精美的建筑图样,有很多都是在这张绘图桌上完成的。

群贤汇聚的“太太客厅”

梁思成和林徽因住的北总布胡同3号院,还有一段被人们津津乐道的逸事。当时,由于林徽因热情好客,又极具才情,吸引了众多杰出文人学者来3号院聚会,成为北平文化圈中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文化沙龙。而女主人林徽因就相当于这个沙龙的主持人,因而有人戏称梁、林住的3号院为“太太客厅”。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的夫人费慰梅这样评价林徽音:“林徽因的吸引力不是来自她的美貌,更多的,是她的学识,智慧和洞察力,这才是上天的眷顾。”林徽因女儿梁再冰曾回忆说:“每到周末,许多伯伯和阿姨们来我家聚会,这些伯伯们大都是清华和北大的教授们,曾留学欧美,回国后,分别成为自己学科的带头人,各自在不同的学术领域中做着开拓性和奠基性的工作,例如:张奚若和钱端升伯伯在政治学方面,金岳霖伯伯在逻辑学方面,陈岱孙伯伯在经济学方面,周培源伯伯在物理学方面。”当年走进“太太客厅”这个沙龙的还有徐志摩,冰心,钱钟书、沈从文、朱光潜等等,可以说几乎将当时北平的名人一网打尽。这些来访者包括哲学家、诗人、作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物理学家、美学家等不同领域的进步学者,形成了一个跨学科的公共讨论空间,促进了学术思想的交融,见证了在那个民族艰难的时代,知识界精英群体的思想碰撞和激情梦想。

梁、林北总布胡同3号院的故居在2012年曾被拆除,后在媒体的呼吁和有关部门的督促下,得以恢复重建,现在已修复完工。

作者简介

嵇立平: 作家、媒体人。曾任《北京工人报》部门主任,后任《科技潮》、《人才》杂志社总编辑。退休后现任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民盟通州区理论研究会会长。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简历收入《北京作家辞典》、《中国科普网科普大家》。

擅长各种体裁的作品写作。著有《中国下海潮》等4本报告文学和散文集。与人合著的《垃圾的故事》一书获新闻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100本好书的荣誉

创作的《看车老人》等5个单集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播出

在中央及北京市各报刊发表新闻作品、文学作品千余篇,多次获得国家及北京市好新闻奖。独家采写的“李大钊的后代今何在”、“他为毛主席配眼镜”等稿件被海外多家报刊转载。

多篇文章被十余省市选入中考模拟试卷。

撰写统战理论论文数十篇,论文曾获民盟中央一等奖,被民盟中央评为盟史研究先进个人。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早安 固原 | 2025年5月17日 星期六 - 天天要闻

早安 固原 | 2025年5月17日 星期六

早安心语 把行动交给现在,把结果交给时间。当你拼尽全力,自然会收获想要的结果。新的一天,早安! 第一报道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从自强模范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勇敢克服困难挑战,积极追求人生梦想。5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乌拉圭前总统穆希...
梁思成与林微音在北总部胡同的岁月 - 天天要闻

梁思成与林微音在北总部胡同的岁月

昨日《科普时报》刊登的我的文章北京北总布胡同位于北京东城区东南部,属建国门街道办事处管辖。清乾隆时因街内有一城隍庙,称城隍庙胡同。1947年因位于东总布胡同北面,改称北总布胡同。北总布胡同和北京的许多胡同一样,人文荟萃,底蕴深厚。
冒充公职人员向摊贩收钱,何止荒唐这么简单 - 天天要闻

冒充公职人员向摊贩收钱,何止荒唐这么简单

据南都报道,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三联广场周边有人因假冒政府工作人员建微信群收取摊位费而被行政拘留。5月9日晚,当地有关部门针对占道经营乱象开展联合执法,有摊主以“缴纳摊位费即可摆摊”提出异议,旋即引出在此地以公职人员身份非法收取所谓摊位费两个月之久的嫌疑人。确实是离了个大谱。从媒体报道呈现的查处现场来...
流失美国79载 国宝文物子弹库帛书二、三卷回归祖国 - 天天要闻

流失美国79载 国宝文物子弹库帛书二、三卷回归祖国

当地时间5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成功接收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第二卷“五行令”和第三卷“攻守占”。两卷内容分别记述四时十二月的宜忌、攻城守城的宜忌。△子弹库帛书“子弹库帛书”分三卷,字数超过900字,是我国发现的首个典籍意义上的古书,对于中国古文字、古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