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退役将领杨国强向大陆叫嚣狂言:黄埔军校的建立没你中国的份

2025年04月07日20:44:04 历史 1254

2023年,台湾一位退役将领杨国强因为一段视频火了,他在视频里放出一句狠话:“黄埔军校的建立没你中国的份。”这话一出口,两岸网友炸开了锅,评论区直接翻车,有人骂他是数典忘祖,有人觉得他有种敢说真话。

台湾退役将领杨国强向大陆叫嚣狂言:黄埔军校的建立没你中国的份 - 天天要闻

杨国强是谁?为啥他这话这么炸?

先说说杨国强这个人。他是台湾的退役将领,具体军衔和履历网上资料不多,但能混到将领级别,说明他在台湾军界混过不少年头,资历不浅。退役后,他和其他一些台湾老兵一样,偶尔会发声评论两岸关系。

他通过视频喊话,语气挺冲,直接点名“中国”,也就是指咱们这边的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PRC)。他这话的核心意思是:黄埔军校1924年建校的时候,PRC还没影儿,所以大陆没资格说自己跟黄埔有啥关系。

这话听起来挺刺耳,尤其是对大陆这边的人来说,毕竟黄埔军校可是个响当当的历史名词,跟中国近现代史绑得死死的。

杨国强这么一说,等于把大陆的历史叙事给否了,难怪网上骂声一片。

台湾退役将领杨国强向大陆叫嚣狂言:黄埔军校的建立没你中国的份 - 天天要闻

黄埔军校的历史

黄埔军校全名叫“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6月16日在广州黄埔区长洲岛正式开办。

当时的背景是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党(KMT)和共产党(CCP)联手想搞革命,推翻北洋军阀,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孙中山是创办人兼首任总理,蒋介石当校长,周恩来后来也当过政治部主任,还有一大堆苏联顾问帮忙出钱出力。

那时候是啥情况?1924年,距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还差25年,所以杨国强说“黄埔军校的建立没你中国的份”从字面看没毛病——PRC当时压根不存在,能参与个啥呀?建校的主体是KMT和CCP,当时的“中国”是个地理和文化的概念,不是PRC这个政治实体。

台湾退役将领杨国强向大陆叫嚣狂言:黄埔军校的建立没你中国的份 - 天天要闻

但事情没这么简单。黄埔军校建在广州,广州现在是PRC的地盘,学校培养的军官后来不少成了大陆和台湾两边军队的骨干。KMT和CCP虽然后来翻脸了,但1924年那会儿是真合作过。

所以,大陆这边一直把黄埔军校看成自己历史的一部分,觉得它是国共携手抗敌的象征。而台湾那边呢,尤其是KMT退到台湾后,也把黄埔当成自己的根,说它是国民党军事传统的起点。

杨国强这话等于把PRC从黄埔的历史里直接剔出去,摆明了想强调台湾的独立性。这种说法在技术上站得住脚,但明显是挑衅大于事实,把复杂的历史简单化了。

台湾退役将领杨国强向大陆叫嚣狂言:黄埔军校的建立没你中国的份 - 天天要闻

为啥杨国强要这么说?政治动机很明显

杨国强这话可不是随便发牢骚,他是退役将领,说话有分量,挑的又是黄埔军校这么敏感的话题,背后肯定有政治算盘。

两岸关系这几年本来就紧绷,台湾内部“台独”和“统派”的争论也没停过。杨国强这句“没你中国的份”,摆明了是想站在“台独”或者至少是“反PRC”的立场上,给台湾的身份认同加码。

台湾退役将领杨国强向大陆叫嚣狂言:黄埔军校的建立没你中国的份 - 天天要闻

其实,杨国强的话点燃的争议,核心是两岸对黄埔军校历史解释的分歧。大陆这边一提黄埔军校,重点是1924-1927年的国共合作。官方教材里,黄埔是“第一次大革命”的产物,说它培养了一批革命军官,为后来的北伐战争打下基础。

CCP虽然当时是小弟角色,但出力不少,比如周恩来、叶剑英这些人都在黄埔干过活。后来国共分裂,CCP这边觉得黄埔的成果间接帮了自己,因为北伐削弱了军阀,为共产主义革命铺了路。

1949年PRC成立后,黄埔军校的旧址在广州被修缮成纪念馆,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陆的说法是:黄埔是全中国的遗产,不分KMT还是CCP,更不分两岸。

台湾退役将领杨国强向大陆叫嚣狂言:黄埔军校的建立没你中国的份 - 天天要闻

台湾那边讲黄埔,重点是KMT的贡献。孙中山是精神领袖,蒋介石是实际操盘手,学校培养的军官后来跟着KMT打抗日战争内战,最后撤到台湾。

台湾的军校系统,比如“陆军官校”,还延续了黄埔的名字和传统。他们觉得黄埔是KMT的私有财产,CCP只是短暂搭伙,PRC更没资格插一脚。

杨国强这话明显是站在台湾的立场上,把黄埔的历史跟PRC彻底切割,想强化台湾的独立性。

台湾退役将领杨国强向大陆叫嚣狂言:黄埔军校的建立没你中国的份 - 天天要闻

历史咋看?黄埔的遗产归谁?

杨国强这句狂言,说白了就是往两岸关系的火药桶里扔了个火星子。本来这几年大陆和台湾的关系就够僵了,军事对峙、经济脱钩、外交拉锯,啥矛盾都有。现在再加上历史叙事的争端,等于又给双方添了块心病。

对大陆来说,这话是个挑衅,可能会让官方更强调对黄埔军校的宣传,甚至拿它做文章强化统一立场。对台湾来说,杨国强这种言论可能会给“独派”壮胆,但也可能让中间派觉得烦,觉得这种挑衅没啥建设性。

更大的问题是,这种历史争议不是一次两次了。以前两岸还合作搞过黄埔军校纪念活动,比如2004年建校80周年的时候,双方都派人去广州参加。

台湾退役将领杨国强向大陆叫嚣狂言:黄埔军校的建立没你中国的份 - 天天要闻

杨国强的说法抓住了时间点上的技术性漏洞,但忽略了黄埔跟大陆地理、文化、人员的深层联系。黄埔军校的遗产到底归谁?这问题没标准答案。

从事实看,它是1920年代中国内部的一次军事实验,参与者包括KMT、CCP、苏联顾问,还有一大堆地方势力。后来这些力量分道扬镳,KMT去了台湾,CCP建了PRC,黄埔的学生也散落在两岸。

台湾退役将领杨国强向大陆叫嚣狂言:黄埔军校的建立没你中国的份 - 天天要闻

大陆这边有黄埔的旧址,有当年的历史档案,觉得自己是正统。台湾有黄埔的传承,比如军官培训体系和精神符号,觉得自己也没输。杨国强想用一句“没你中国的份”把PRC踢出去,简单粗暴,但现实没这么黑白分明。

说到底,黄埔军校是两岸共享的历史,不管政治上咋撕,它的事实摆在那儿。1924年建校的时候,没人想到1949年的分裂,更没人想到2023年会因为这事吵架。历史是复杂的,杨国强这话挑了个简单角度喊话,但也暴露了他对历史全貌的忽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女人最好的精神长相,不是出众的颜值,而是这3个字 - 天天要闻

一个女人最好的精神长相,不是出众的颜值,而是这3个字

《人生得遇苏东坡》【中】 意公子 著有网友说,在他人生最低谷时,是苏轼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治愈了他。还有人说,是“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将他从极度悲伤的情绪中拉了出来。然而,没有人天生就拥有这种恬淡的处世态度。
《庆余年》大结局是不是最好的结局? - 天天要闻

《庆余年》大结局是不是最好的结局?

《庆余年》的大结局是否真的称得上最佳?最近,我又重拾《庆余年》,还读了一部以唐玄宗与安史之乱为背景的网文,越读越觉得,《庆余年》的大结局,堪称最佳!在《庆余年》的世界里,太后、皇后、公主、庆帝、太子、二皇子、秦老将军、陈萍萍这些庆国高层人物
1966年的中国:解放军战士把毛主席像送给一位贫农 - 天天要闻

1966年的中国:解放军战士把毛主席像送给一位贫农

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集整理老照片的博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组拍摄于1966年的老照片。从这些老照片上,我们能看到当时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下面,一起来看看吧!1966年,解放军战士把毛主席像送给一位贫农。19
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毛主席 - 天天要闻

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毛主席

导语:在华夏大地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名字如璀璨星辰,跨越时空,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他就是毛泽东。直至今日,国内外各界人士对他赞誉有加,在韶山冲,每天都有游客排着长队,只为瞻仰他的风采。这份跨越岁月的爱戴,源自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和始终如一的为民
少女与兵器(09) - 天天要闻

少女与兵器(09)

前几天和大家聊过了《少女与兵器(08)》的第八篇漫画,不知道你看了吗?有没有为受伤的雪儿担心呢?不过有一个好处,她的机能并没有丢失,看来还可以继续旅行的。 这次的内容里面居然还有电磁炮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