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得到格陵兰岛不择手段,特朗普放话“不排除动用武力”。
格陵兰岛,丹麦王国的自治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拥有包括稀土在内的丰富矿藏。
以前是石油,现在是稀土,只要美国看中了,就会各种巧取豪夺。
过去美国一般通过支持“军事政变”扶持傀儡政权来达到目的,如今美国“演都不演”,直接上手就抢。
网友评价:“美国自称是‘世界警察’,其实是‘全球头号土匪’。”
而且,美国总是用它的小人之心来揣度中国。
美国专业军事平台《1945》称:两岸统一之后,中国下一步就会对(外)蒙古动手。
那么,蒙古是怎么丢的,是谁丢的?台湾回归,蒙古会成为我们的目标吗?
揭秘!“外蒙独立”始末!
蒋介石晚年坦言:“退守台湾我无怨无悔,最大的不甘,是听了斯大林一言。”
时间回到1945年2月,当时纳粹德国已成强弩之末,投降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美、英、苏“三巨头”在克里米亚半岛,签署了《雅尔塔协定》,苏联承诺:德国投降2到3个月内,出兵中国东北,对战日本关东军。
苏联“帮忙”是有条件的,斯大林的要求是蒋介石必须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国家”的地位。
蒋介石不想成为“民族罪人”却又有求于斯大林,只好作出让步:外蒙的外交、军事都可独立,但宗主权要属于中国。
斯大林的态度很坚决:“过去外蒙古是中国的一部分,但战争的教训让我们(苏联)改变了看法,外蒙独立对中苏两国均较为有利”。
蒋介石心有不甘,还想做最后的挣扎,在1945年6月30日,派宋子文、蒋经国等亲信,远赴莫斯科与斯大林谈判。
斯大林强硬的说:“我之所以要外蒙古,是完全站在军事角度的;如果有军事力量,从外蒙向西伯利亚进攻,我们就完了。你要晓得,今天并不是我要你来帮忙,而是你要我来帮忙;倘若你中国有力量,自己可以打日本,我绝对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1945年7月6日,蒋介石最终决定“忍痛牺牲外蒙古,而换得东北与新疆以及全国之统一”。
同年10月20日,外蒙古独立公投结果出炉,97.8%的公民赞成外蒙古独立。
1946年1月5日,外蒙古正式独立。
自此,蒋介石的“红黑薄”上又添了罪恶的一笔。
当然,外蒙早已脱离了中国的统治。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沙皇扶持外蒙的博克多汗自立称帝,建立“大蒙古国”。
沙皇得意洋洋的说:“蒙古之所以能够自主,全靠俄国一国之努力。”
为了让“外蒙独立”变成既定事实,沙俄又武力侵占了科布多,还签订了《俄蒙协议》。
1919年段祺瑞派“小徐”徐树铮出兵外蒙,讨伐叛军,让外蒙王公撤销了“独立自治”,“大蒙古国”随即覆灭。
然而,中原地区军阀混战,段祺瑞急需用兵,徐树铮只在外蒙留下少量兵力后便匆匆南下。
徐树铮前脚刚走,苏俄的势力又渗透了进来。
1924年,外蒙古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是世界上第二个社会主义国家(除了苏联,没人承认)。
苏联通过一系列改造,让外蒙彻底沦为了它的“卫星国”。
所以,蒋介石不论如何都不可能夺回外蒙,但的确是他亲手把外蒙让了出去。
其心可诛!美国要帮外蒙夺内蒙,占辽东湾?
3月下旬,《华尔街日报》等美国媒体,开始疯狂炒作解放军“攻台”步骤。
它们推断:“大陆会通过空袭、封锁、切断、瘫痪‘四步走’的战略,‘攻下台湾’。”
它们还说:“即便美军损失2艘航母,伤亡人数超过伊拉克、阿富汗战争在总和,都无法阻碍解放军统一。”
“美国想得太天真了”,台湾专家赖岳谦直言:“封锁是在战争开始进行后一定会采取的策略,但它的目的是要速战速决,而绝非迫使‘台独’分子投降。大陆一旦出兵了,动手了,就肯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台湾。”
而军事评论员魏东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的大肆炒作,反映出了它对解放军的恐惧。
解放军的确有很强的能力,可以对台湾海峡相关区域,进行全方位的掌控。针对企图介入的外部力量(美国、日本等),也能进行强有力的阻挡。”
正如东部战区上将司令林向阳所言:“如果‘台独’分裂分子一意孤行甚至铤而走险,如果外部势力执意制造两岸关系紧张动荡,人民军队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予以强力遏阻惩戒。”
美国没有胆量在台湾海峡跟中国正面硬刚,于是用上了它的“传统艺能”:散播“威胁论”,离间中国与邻国的关系。
美国军事网站《1945》,表面上是一家“中立”的媒体机构,其实就是美国官方的“传声筒”“肉喇叭”。
3月23日,《1945》发了一篇文章,同时提到了南海问题和台湾问题,同时怂恿越南、印尼等东盟国家以及蒙古国,在领土问题上跟中国爆发冲突。
这种论调符合美国的“一贯作风”,自从它提出重返亚太以后,就一直试图拉拢“不选边站队”的东盟国家,站到自己的阵营,遏制中国。
没想到,如今美国又将“黑手”插到了中国北方陆地邻国蒙古的身上。
《1945》颠倒黑白,扭曲是非,声称蒙古国曾经隶属于中国,而中国一旦收回台湾,下一步就会“收回”蒙古。
《1945》“建议”蒙古在美国的“支持下”,向中国“索要”内蒙古,以“恢复版图”,拿到入海口,从一个完全内陆国家,变为“海洋大国”。
《1945》恬不知耻的说:“现在是时候力挺蒙古对出海口的正当需求了。
内蒙古历史上靠近辽东湾,靠近现在朝鲜的边境。宁远卫等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历史上都是蒙古的。
美国应该站在历史的正确一边,与盟友站在一起。支持恢复蒙古的‘合法’边界、强制中国定居者返回以及蒙古拥有出海口的权利,应该成为美国的官方政策。”
《1945》的荒唐谬论,无耻至极,纯粹是为了挑拨中蒙关系。
可怕的是,美国官方早在2024年,就已经有所行动了。
蒙古“投美”结局如何?乌克兰翻版!
“美国非常希望成为蒙古的‘第三邻国’,并希望更进一步成为蒙方的好邻居。”
2024年时任美国国务卿出访蒙古时,在乌兰巴托说道:“蒙古是美国的核心合作伙伴,这种伙伴关系每天都在向前发展。”
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则回应道:“加强与美国的关系,是蒙古国外交优先事项之一。”
不过,就算美国再怎么拉拢,也不可能跟蒙古有任何军事合作,更无法挑动中蒙关系。
早在1994年,蒙古国就确立“开放、不结盟、多支点”外交政策。
2011年修订的《外交构想》更是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国家在蒙驻军或部署针对他国的武器”,这直接排除了美国军事介入的可能性。
所以,蒙古既是上合组织观察员国,也是北约“和平伙伴关系国”,但始终拒绝加入任何军事联盟。
它跟美国的合作集中在能源、教育等非敏感领域,如2024年美蒙签署的“开放天空协议”仅涉及民航。
而且,地理与地缘现实,杜绝了蒙古与“第三邻国”美国进行军事合作的可能。
蒙古边界线总长8219公里,中蒙边境4710公里(占57%),蒙俄边境3543公里(占43%),完全被中俄两国环绕。
美国若要向蒙古国提供军事支持,要么走俄罗斯,要么走中国,没有第三种可能。
中俄两国,不可能让蒙古国变成美国嵌在自己枕边的“钉子”。
蒙古若有向美国军事靠拢的意思,哪怕稍微的风吹草动,都会引发俄罗斯的警觉。
蒙古的北方、边境紧邻俄罗斯腹地。若是蒙古跟美国达成任何军事协议,乌克兰就是它的下场。
而且,在俄罗斯看来,蒙古相当于中俄之间的“战略缓冲区”。
中俄若是发生矛盾,蒙古的地理上“中立”存在,能起到很好的缓和作用,避免双方直接开战。
60年代中苏交恶时,蒙古就发挥国类似的作用。
当时,苏联在整个中蒙边境上加强军事设施,导弹不断增加,相当于苏联全部导弹的三分之一,军队不断增加,包括派军队到蒙古,总数达到了一百万人。
当然,蒙古“接受”美国拉拢,除了会惹恼俄罗斯,也会断绝其自身的对外交通、能源供应、商品进出口等生存命脉。
至于美媒提到的“中国收完台湾,就收蒙古”,这是彻头彻尾的“威胁论”。
毛主席时代,的确向斯大林、米高扬等苏联领导人提出过“收回”蒙古的构想,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功。
1950年7月3日,新中国正式接受蒙古人民共和国首任驻华特命全权大使呈递的国书,中蒙两国正式成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从那开始,我们对蒙古国就没有了“收复”一说。
1961年,外蒙正式加入联合国,按照联合国《宪章》,任何国家试图改变蒙古国独立的状态,特别是通过武力手段,都会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
蒙古国的生存逻辑是“与强者共处但不依附”,其外交政策的核心是维持中俄基本盘,利用第三国补充短板。
因此,蒙古国不会为美国的意识形态叙事牺牲自身安全与发展利益,其外交选择将继续以务实平衡为导向,而中国也会继续与蒙古国友好相处。
参考文献:
如果中国对台湾的主权收回,那么蒙古应拿回其历史土地 《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