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26:世界动荡与王室新声
在1926年那个动荡的年份,世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在四川省万县,英国舰艇嘉禾号、威警号、柯克捷夫号悍然闯进江岸,向市区疯狂开炮近3小时,致使千余民房店铺被毁,5000余人死伤。
与此同时,在非洲尼日利亚,英国殖民者征用数万非洲土著劳工建成阿帕帕港,被视作其他殖民地的“榜样”。而在英伦三岛,120万英国煤矿工人因薪资微薄、工作条件恶劣举行总罢工,可惜最终以失败收场。
就在这一年,约克公爵夫妇在伦敦梅菲尔区布鲁顿街17号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女儿,即后来备受瞩目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伊丽莎白公主一出生便在英国王位继承人顺位中排名第三,显贵出身注定其非凡人生。在那个很多人连长大成人都成奢望的纷乱年代,她日后承担起为英国人民奉献一生的使命。
02.家教克劳福德:从恩宠到决裂
1931年,刚大学毕业的22岁马里克劳福德被约克公爵夫人选中,成为伊丽莎白公主的文学家教老师,后来二公主玛格丽特也加入受教行列。因皇室威严和神秘性要求,重要皇室成员多在家接受私人教育。
克劳福德不太守传统,她想让深居宫中的公主们感受宫外普通生活,曾冒险带她们乘伦敦地铁去伦敦动物园,这也是公主们童年唯一一次坐地铁。为全心服务皇室,克劳福德搁置私人生活,一待就是16年。1947年,21岁的伊丽莎白公主与菲利普亲王宣布订婚,38岁的克劳福德才与男友乔治布斯结婚,因结婚晚,她终生未育。
然而,一个意外打破了她与皇室的关系。伊丽莎白第一个孩子查尔斯王子出生后,美国出版商布鲁斯古尔德想撰写关于伊丽莎白公主的文章,遭皇室拒绝,英国政府却推荐了刚退休的克劳福德。
伊丽莎白母亲得知后大怒,让她抵制用皇室私密换美元。克劳福德起初犹豫,因拒绝意味着高额赔偿金,且古尔德称她有权讲述自己经历,在丈夫劝说下,她答应了。
6个月后,《小公主》一书在英美发行,书中展现了伊丽莎白有爱心、有条理、有责任感的一面,虽受好评,却被皇室视为背叛。从此,皇室不再与她联系,还收回已赠的退休礼物诺丁汉小屋。1977年,克劳福德丈夫去世,无儿无女的她陷入抑郁,多次试图自杀。
03.英帝国余晖:从苏伊士运河到北爱困局
1956年11月,为重新掌控苏伊士运河,英法在运河两岸空降伞兵,击沉40余艘船只封锁航运,试图逼迫埃及纳赛尔政府下台。但日不落帝国辉煌不再,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准备抛售英镑债券,沙特等阿拉伯国家实施石油禁运,英国财政大臣警告首相,英国外汇储备无法承受美国金融攻击。
此时,继位四年的伊丽莎白二世通过堂兄蒙巴顿勋爵透露自己不赞成入侵埃及,英国国内反战民意沸腾,11月6日英国宣布停火,首相安东尼伊登两个月后下台。
因保守党无正式选举领袖机制,伊丽莎白女王指定前财政大臣迈克米伦组建内阁,尽管依保守党建议任命,但法理上女王意见举足轻重。6年后,麦克米伦辞职推荐霍姆伯爵为首相,女王遵循建议,此举饱受质疑。
1965年,保守党制定内部选举领导人机制,免除了女王在这方面的参与,但君主潜在权威仍存。1974年英国大选出现悬浮议会,权力真空下,女王按惯例委托反对党领袖哈罗德威尔逊组建政府。在这种靠传统权威运行的体制中,形象良好的君主可充当各方调节者。
如今,英国面临诸多挑战。在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分据不同区域。2022年,渴望独立的新芬党在议会赢得最多席位,但民主统一党以北爱议定书损害英国对北爱主权为由,拒绝组成联合政府,北爱将近600天处于无政府状态。
北爱议定书规定,英国脱欧后,英格兰货物运往北爱尔兰需海关检查,这让亲英主义者焦虑,担心北爱与英国经济联系减少,独立派壮大。新国王查尔斯三世继位后访问北爱尔兰,新芬党代表致辞时第一句用爱尔兰语,态度微妙。
曾经靠殖民体系劫掠财富维系的大英帝国,仅靠装点君主体面维持团结,已然摇摇欲坠,不列颠王国将会回归它在人类历史上的真实地位——北大西洋上一个不足日本一半大小的岛国。
文本来源 @棱镜Talk 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