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独工作者”赖清德,为何改口称“台湾无‘统独’”问题?

2025年03月06日22:52:11 历史 1768

赖清德,这个自称“务实的台独工作者”的政坛老将,最近在台北中山堂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2023年,赖清德用拖长的闽南语腔调宣称:“台湾没有统独问题,只有要不要守护民主自由的选择。”这话一出,岛内岛外都炸了锅。

要知道,他一直是个非常“独”的政客。可如今,他却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语气温和得像在聊家常。这位“台独旗手”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算盘?

“台独工作者”赖清德,为何改口称“台湾无‘统独’”问题? - 天天要闻

喊出“命运自决”的起点

赖清德的从政之路是从1996年那场台海危机开始的。

那一年,两岸关系紧张得像拉满的弓弦,随时可能断裂,海峡上空的氛围压得人喘不过气。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赖清德作为一个刚当选“国大代表”的新人,站上了议场的讲台。

那天,他穿着一身简单的西装,站在麦克风前,面对满屋子的政要和记者,扯开嗓子喊了一句:“台湾命运自决!”

“台独工作者”赖清德,为何改口称“台湾无‘统独’”问题? - 天天要闻

这声音在议场里回荡,掷地有声,像扔出去一颗炸弹,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拽到了他身上。

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那时候台海危机正让两岸剑拔弩张,他的表态直接踩在了敏感点上,立刻就传遍了岛内外的媒体。

深绿势力的人听到这话,眼睛都亮了,觉得这个新面孔胆子够大,敢在这种时候放这种狠话,马上把他记在了心里。

“台独工作者”赖清德,为何改口称“台湾无‘统独’”问题? - 天天要闻

从那天起,赖清德的名字开始在“独派”圈子里流传开了,大家都觉得这家伙有种,是个能干大事的人。

赖清德并不是什么高干子弟或者豪门出身,他是台南一个矿工的儿子,家里条件不算好,父亲每天在矿场里挥汗如雨,赚来的钱勉强养活一家人。

赖清德小时候就在台南的街头巷尾长大,跑过窄窄的小路,看过矿工们灰头土脸回家的样子。后来他靠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进了医学系,最终成了成大医院的主治医师。

“台独工作者”赖清德,为何改口称“台湾无‘统独’”问题? - 天天要闻

1996年那次议场上的喊话,就像一块敲门砖,把他推到了政治舞台的前台。

那天之后,深绿势力开始围着他转,各种会议和场合都能听到有人提到这个“敢喊自决”的年轻人。他们觉得,赖清德不光有胆量,还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值得拉一把。

于是,他很快就被这些团体看中,得到了不少支持,有人出面帮他牵线搭桥,有人给他提供资源,让他一步步站稳脚跟。2000年,赖清德顺势当选了台南市长。

“台独工作者”赖清德,为何改口称“台湾无‘统独’”问题? - 天天要闻

“去中国化”的台南实验

赖清德当上台南市长后,就开始在文化政策上动起了脑筋。

他盯上了赤崁楼那片老城区,这地方可是台南的招牌景点,历史底蕴厚得不得了,每年游客都络绎不绝。他带着团队跑去实地踩点,亲自走遍了那些老街窄巷,看了看那些斑驳的墙面和破旧的屋檐。

回来后,他跟规划人员开了好几轮会,大家围着桌子摊开地图,七嘴八舌地讨论怎么才能让这块地方既保留老味道,又能有点新模样。

“台独工作者”赖清德,为何改口称“台湾无‘统独’”问题? - 天天要闻

经过几番折腾,他们终于敲定了方案:把路修得平整些,铺上步道,再加上一些现代化的设施,比如路灯和指引牌,让整个区域看起来既整洁又方便。

工程启动后,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赤崁楼周边渐渐换了新颜,游客走起来也舒坦了不少。

不过,最让人瞩目的还是他决定把郑成功的塑像从文物区挪出去。这可不是件小事,郑成功在台湾历史上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的塑像摆在那儿多少年了,早就成了地标一样的东西。

“台独工作者”赖清德,为何改口称“台湾无‘统独’”问题? - 天天要闻

赖清德一声令下,施工队就开动了。

吊车隆隆作响,工人们小心翼翼地把塑像吊起来,围观的人群里议论声不断,记者们扛着长枪短炮围了一圈,闪光灯咔嚓咔嚓响个不停。

这事儿一出,岛内立刻炸开了锅。有人拍手叫好,说这证明赖清德有胆量,敢打破老规矩;也有人跳脚反对,说他这是故意跟历史过不去,想抹掉点什么。

“台独工作者”赖清德,为何改口称“台湾无‘统独’”问题? - 天天要闻

经济牌与实用主义的平衡

到了2021年,赖清德接了“行政院长”的位子,开始在经济政策上露了一手。他上任没多久,就把《企业营运总部租税优惠办法》给推了出来。这政策一落地,就像扔了块大饵,吸引了200多家大陆台商回流到台湾设厂。

这数字可不小,这些台商拖家带口地回来,带的不只是钱,还有技术和生产线,直接给台湾的经济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工厂一开,机器轰鸣,工人们有了活干,地方上的就业率也跟着往上蹭。

“台独工作者”赖清德,为何改口称“台湾无‘统独’”问题? - 天天要闻

政策刚出的时候,有记者扛着话筒跑去问他,这算不算“经济亲中”,是不是跟他的政治立场唱反调了。赖清德听完,顿了顿,回答得很巧妙:“这不是亲谁的问题,这是为台湾留住优质产业。”

一句话把质疑顶了回去,意思很明白,他干这事不是为了政治站队,而是实实在在为了台湾的经济盘子着想。这话说完,外界议论了一阵,但政策效果摆在那儿,慢慢也就没人再揪着不放了。

2024年,台积电赴美设厂的风波又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

“台独工作者”赖清德,为何改口称“台湾无‘统独’”问题? - 天天要闻

台积电可是台湾科技界的顶梁柱,它的每一步都牵动着岛内外的神经。那时候,美国那边使劲施压,想让台积电把3纳米技术转移过去。这技术是台积电的命根子,涉及到尖端芯片的生产,转移出去的风险谁都看得见。

赖清德玩起了平衡术。他先是松了口子,默许技术转移,给美国那边交了个差;但同时,他又赶紧站出来向岛内放话,拍着胸脯保证“核心研发还是会留在新竹”,绝不让台湾的命脉流出去。

这两手一齐抓,一边应付美国的压力,一边稳住岛内的担忧,操作得滴水不漏。

“台独工作者”赖清德,为何改口称“台湾无‘统独’”问题? - 天天要闻

调声量的高手

2023年,赖清德站在一个公开场合说了句:“台湾没啥统独问题啦,只有要不要守护民主自由的选择。”这话一出口,简直像点了一把火,岛内岛外立马炸开了锅。

记者们忙着记录,评论员们忙着分析,网络上更是吵翻了天。要知道,赖清德以前可是“台独”圈里的硬核玩家。

外界开始琢磨,他这是在干嘛?翻看赖清德这几年的发言,能看出个门道:两岸关系一紧张,他的“台独”调子就自动往下压。

“台独工作者”赖清德,为何改口称“台湾无‘统独’”问题? - 天天要闻

有人翻出数据,说2023年初两岸贸易额还保持在2600多亿美元的高位,ECFA让台湾水果出口大陆涨了15%,赖清德可能不想在这节骨眼上把经济牌打烂。

2024年10月,赖清德彻底撕下了温和的面具。那天是“双十节”,他在台北中山堂发表演讲,场地布置得隆重得很,国旗飘得到处都是。

他站上台,声音比平时高了几度,用闽南语喊出了“两岸互不隶属”的“新两国论”。这说法可不新鲜,但他这次加了料,话里对抗味儿浓得呛人。

“台独工作者”赖清德,为何改口称“台湾无‘统独’”问题? - 天天要闻

演讲中,他提到“中华民国台湾”好几次,还顺带点了大陆几句,说什么“互不隶属是历史事实”。台下绿营的人鼓掌鼓得手都红了,直播镜头扫过去,能看到不少人站起来叫好。

这次讲话比2023年硬了不止一个档次,外媒后来统计,光是“互不隶属”这词,他在20分钟里说了5次,挑衅意味拉满。

2024年“双十”讲话后,大陆军演频率明显加剧,台海局势紧得像上了发条,可他一句软话都没再说,反而变本加厉地推“新两国论”。

“台独工作者”赖清德,为何改口称“台湾无‘统独’”问题? - 天天要闻

危机中的“借力打力”

2025年2月,台东外海一声巨响,把赖清德推到了风口浪尖。台军的勇鹰高教机在训练时突然坠海,飞行员当场没了命。

这架飞机是台湾自己造的,本来顶着“国防自主”的光环,可交付量才到计划的五分之一,制造上还有不少毛病,比如零件质量不过关,早就被媒体捅出来过。

事故一出,记者们蜂拥而上,赖清德不得不出面。他在记者会上站定,手边放着几页纸,开口就把责任推到了“大陆军事压力”上,说飞行员是因为长期面对大陆军演太累了,才出了这事。

“台独工作者”赖清德,为何改口称“台湾无‘统独’”问题? - 天天要闻

他讲得斩钉截铁,压根没提勇鹰机本身的问题。会后,记者追问了几句,他还是绕着走,就是不松口。接下来,他马不停蹄地去了飞行员家里慰问。

那天,他带着慰问金和花圈,低调地进了门,跟家属待了一阵,出来时没多说什么,只说会给个交代。没过几天,他在立法院又放了话,承诺“三个月内完成飞安整改”。

他还列了些具体措施,比如增加飞行员的休息时间,检查所有飞机的零件,等等,听着挺实在。

“台独工作者”赖清德,为何改口称“台湾无‘统独’”问题? - 天天要闻

整改的事刚说完,他又把话题扯回了大陆军演,说这些年大陆的飞机军舰老在附近晃,搞得台军压力山大,事故就是这么来的。

这话一出,媒体又热闹了一阵,报道里满是“大陆威胁”的字眼。这套操作下来,赖清德把事故的焦点从勇鹰机的毛病上挪开了,转而指向了两岸对立的老戏码。

几天后,岛内舆论果然被带了节奏,大家讨论的都是大陆军演的影响,飞机本身的质量问题反倒没人深究了。

“台独工作者”赖清德,为何改口称“台湾无‘统独’”问题? - 天天要闻


参考资料:

[1]胡雪儿.赖清德上台以来民进党派系政治的最新发展[J].台湾研究,2024(6):31-39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 天天要闻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尽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美民众的反对浪潮,但他依旧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在空军一号上,特朗普更是声称“原本Tik Tok的协议已经很接近达成了,但由于在关税政策中国突然改变了主意,但这并不要紧,自己能够在15分钟内让中国同意这笔交易,只要自己降税的话”。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兄弟们,就在中国对美国加了 50% 的关税之后,特朗普再次对我们加了 21% 的关税,现在整体关税已经达到 125%。同时,特朗普暂停了对除中国之外其他所有国家的加征关税政策,而且要把对其他国家加征关税的税点降到 10%。这进一步证明我昨天视频里的分析完全正确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