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府邹家是城中有名的富户,朝中有族人为官,邹老爷待人和气善良,乡亲对他敬重有加。
家中公子正值少年,名叫邹文熙,是城里有名的纨绔子弟,但却是人人喜欢,不为别的,就因他如父亲一般善良。
之所以起这名字,是因为邹父希望儿子日后能饱读诗书,出口成章,当然,若是能榜上有名的话那就再好不过。
可邹文熙除了善良就如个混世魔王,父亲要求每日两个时辰的诵读,往往只认真前个时辰,后面则偷偷跑了出去。
美其名曰读书,实则以玩乐为主,邹父对此很是气愤,更多的则是无可奈何,只感叹朽木不可雕。
再说与邹家一墙之隔的刘家,与邹家家境极为相似,也是富户,一样有族人在朝为官。
只不过刘家刚到城中不久,很少与人交往,虽住在邹家隔壁,但却互不认识,更别说相互往来。
天有不测风云,刘家刚到城中未到两年,不知是何原因出了事,出事那天,许多官兵将刘家团团围住,更有许多不良居心者落井下石。
邹文熙喜欢每日天刚微亮晨读一个时辰,其实时间都用来玩耍,这日清晨,刚睁眼的邹文熙恍惚间看到桌下一团背影。
他被吓得瞬间清醒,立刻穿上外套蹲下身仔细一看,桌下果然有个身影,只见身影衣着华服,可以确定是个小姑娘。
听说隔壁刘家有个姑娘,如今刘家的遭遇邹文熙瞬间明白过来,姑娘发现有人看着自己,急忙抬眼看去,刚好与邹文熙四目相对。
姑娘眼睛已哭得红肿,里面更多的则是无助与恐惧,只是这一眼,邹文熙心里便觉得生疼,立刻站起身走到屋外。
屋内的姑娘不知邹文熙出屋的目的,此时更显紧张,是通知他人还是叫来父母?如今自己已无处可去,只有听天由命。
片刻过后,邹文熙返回屋里,手中拿着些饼及个鸡腿:“这是我最喜欢的煎饼,我特意让厨娘给加了热,快吃吧!”
姑娘怯生生地从桌下钻出,接过邹文熙递来的食物,三两下就吃个精光,该是饿到了极致。
姑娘吃完食物站在一角沉默不语,邹文熙双眼一转:“田伯,田伯,快些进屋。”听到这话,姑娘仍旧沉默,只是脸上多了惊恐与不安。
田伯推门而入,邹文熙说道:“田伯,今日我要到外郊游,帮我备些吃食及银两,速度得快。”看着屋里的姑娘,田伯便知邹文熙心意。
出了城门,马车停至河边,邹文熙说道:“姑娘,城中再无刘家,车上物件都是为你而备,找个没人认识之地好好生活。”
姑娘回道:“多谢公子好意,父亲已安排管家在城外候着,想必一切他已处理妥当,公子对我有恩,却还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苏州府邹家一介书生,邹文熙。”此话一出,哭红双眼的姑娘破涕为笑,城中谁人不知邹家公子不爱读书,到如今也没读过多少,还说自己是个书生。
此时,一位老伯从远处跑来:“小姐,可算找到了你,一切都已打点妥当,随我去就行。”
姑娘看着邹文熙有些不舍:“公子可一定记着,我叫刘婕,有缘我们再见。”之后老伯谢过邹文熙,两辆马车同时起步,一辆往城外,一辆进城。
马车里的邹文熙看着眼前的物件有些不悦,第一次萌生想保护别人的欲望:“田伯,我想习武。”
“少爷,老爷希望你用功读书,你却是要习武,若是让他知道定饶不了你。”
邹文熙说道:“这事我们偷偷来就行,每日除了读书一个时辰外,其余时间都用来练武,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转眼,邹文熙已长到十八有余,可以说是高大魁梧,一表人才,虽然还有些吊儿郎当,但已是满腹诗书,身手敏捷。
此时可算要文有文,要武有武,就连邹父都不知他如何学的武术,心里那叫一个窃喜,其实谁都不知,他的改变源于儿时的那个清晨。
光是家境就无话可说,如今的邹文熙又是如此优秀,媒婆怎会不喜,一时间,邹家门槛都给踏平。
邹文熙却是平淡如水,不管是貌若天仙还是风情万种,一律避而不见,原因则是自己还有心愿未了,不想过早成亲。
日子久了,媒婆也没了兴趣,慢慢将目光转到他人身上。
又是一个大雨纷纷的早晨,远处传来邹文熙的喊声:“王大婶,今日家里还需要些菜,你的菜我全买了。赵大伯,我要给远房亲戚写信,你的信纸我全买了。”
其实,邹文熙哪需要这些,只不过是这大雨天气不忍心看他们挨冻罢了,城中之人大都受过邹文熙的帮助。
他们心中,邹文熙虽然吊儿郎当,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善人。
这天中午,烈日当空,邹文熙在街上闲逛,突然被眼前卖艺的中年夫妇给吸引。
夫妇俩正卖力的耍着把戏,由于天气过热,一旁的孩儿睡得满脸通红,汗流浃背。
“唉,你们夫妇俩如此厉害的话,给我变个貌若天仙的姑娘如何,只要能变,大爷我赏钱不少。”
说话的男子正是城中李家少爷,他才是个真正的纨绔子弟,整日吃喝玩乐,到处闲逛。
戏子夫妇就算再厉害也不可能大变活人,而且还得是个貌美如花的姑娘,李少爷一气之下将他们的物件全给掀了,之后扬长而去。
戏子夫妇爬在地上收拾着撒了一地的道具,妇人已泪流满面:“看来今晚孩子又没吃的,这可如何是好?”
邹文熙蹲下身将一百两银子递过去:“孩子那幺小,好好照顾着吧,钱可慢慢再赚。”
男人说什么也不肯平白无故收下银子,邹文熙干脆直接将其扔了过去:“别磨叽,赶快收下,这银子是我给孩子的,本少爷还有要事,不能与你在这干耗。”
邹文熙能有何事着急要办,只不过早就看李公子不爽,今日刚好在此碰到他欺负他人,当下便决定出了心中这口气。
放下银子,邹文熙一路随着李公子追过去,在一个转角处将他按倒就打,李公子被打得鼻青脸肿,跪在地上直求饶。
“若是今后再让我看到你欺负别人的话,出手定会比这重,好自为之。”随即身后传来李公子的哀嚎:“邹爷,小的下次再也不敢。”
邹文熙恶气已除心里极为舒畅,看看天色,也该回家了。
眼看就要到家门口,王大婶突然冲出来用一只竹篮将邹文熙头给套住,赵大伯趁其不备一脚将他踢到菜堆里。
几个乡亲趁乱将地上的菜及邹文熙一起就往推车里塞,菜叶将他严严实实给盖住。
邹文熙不知所以然,用力将挡在眼前的菜叶给扒开,只见几队官兵匆匆朝家里去,家门口被已围了起来。
邹文熙瞬间明白过来,家里出事了,就如当年隔壁刘家一样,受朝中族人牵连。
事情的确如此,乡亲们看到官兵往邹家去时就知大事不妙,邹父及邹文熙平日对大家极好。
邹家就邹文熙一根独苗,这么好的人家乡亲们怎忍心让他绝了后,于是不约而同等在邹文熙回家必经之路。
大家一辈子都生活在城里,只要诚心藏个人那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官兵在城里搜查几天几夜,就是不见邹文熙身影。
殊不知,邹文熙早就被乡亲送到城外,如今,城中再无邹家,邹文熙带着乡亲们凑的银两离开家乡,只身到了杭州府。
乡亲们能力有限,能给的银两并不多,为了养活自己,邹文熙夜里住在城边破屋里,白天路边摆个摊位帮别人代写书信。
曾经拿着银子到处救助别人,如今却眼巴巴地盼着他人来写书信,可以说当初有多潇洒,今日就有多落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
这日,邹文熙刚摆上摊位不久,来了一位小姐和一个丫环,小姐身材高挑,肤白貌美,一双眼睛就如天上的星星,明亮动人,整个人就如画中走出的仙子一般。
有生意上门,邹文熙急忙招呼:“小姐,可是有书信要写?”
小姐与邹文熙说话的同时,不经意看到了他左眉中间的黑痣,脸上一惊:“不知公子尊姓大名?”
“苏州府邹家书生,邹文熙。”
此话一出,小姐满脸激动:“邹公子可还记得,我是那日清晨你送出城外的刘婕。”
当年,管家带着钱财及刘婕到了杭州府,与奶娘一起用心将刘婕抚养长大,刘婕自小聪明,虽是个女子,但对生意之事特别感兴趣。
长大后的刘婕在管家的帮助下做起了丝绸生意,身为女子的刘婕对那些富家太太的需要特别了解,每次进的丝绸都被抢购一空。
不到两年时间,刘婕便赚了许多银子,如今可算得上城中有名的人物,只是这些年她一直在等机会,等回苏州府寻找邹文熙的机会。
或许是她的真城把上天给感动,还没等来这机会,就意外在此遇上邹文熙,刘婕那肯放过这机会。
“邹公子,若不是你当年好心相助,定没有今日的刘婕,我等了那么多年,只为嫁你为妻。”
说实话,邹文熙这些年一直未娶全是因为当年的刘婕,是刘婕让他第一次有了想要保护别人的欲望,再说现在的刘婕又是如此美丽,怎会不想。
不过,如今就连自己都难以养活,早就不是当年出手阔绰的邹公子,拿什么来让心爱之人过上好日子。
一番挣扎过后,邹文熙将自己情况说了出来,刘婕却不在乎:“邹公子,不管你家境如何,在我心中就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若今生不能嫁你为妻,那我便孤独终老。”
自己苦等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当年那个姑娘吗?如果不是今日遇到,或许这辈子亦会终生不娶,终于,邹文熙答应娶刘婕为妻。
刘婕将邹文熙带回家中,并与他成了亲,两人成亲后夫妻恩爱,日子过得蜜里调油。
如今,刘婕已等到心爱之人,再加两人身份特殊,生怕哪天不小心被人给发现,于是便让管家在百里之外的县城买好宅子,时机成熟便搬到县里。
再说,刘婕在城中一直都是青年才俊的追求对象,如今却听说她突然嫁个外来男子,且还是个吃软饭的。
多少都为此感到惋惜,更多的却是不解,为何刘婕这样貌美多财的女子会嫁给一无是处的邹文熙。
其他人或许想想就过,富家少爷王公子却是不甘心,自己如此优秀,为何刘婕偏偏会选中帮人代写书信的邹文熙。
一番调查之后,王公子发现了邹文熙的身份,他连夜将这消息放了出去,收到消息的官兵火速赶到,将刘婕家围个水泄不通。
两人都知道这天迟早会来,所以一点不慌,邹文熙背起刘婕,用布袋紧紧勒上:“娘子,今天让我来保护你。”
邹文熙背着刘婕杀出重围,身上被砍出数个口子,刘婕却是毫发无损,或许自己学武多年,为的就是今日。
两人一路朝县城逃去,无奈邹文熙受伤过多体力严重不支,只好躲到一座破庙暂做休息。
两人一路劳累,刚进破庙不久便睡着了,迷迷糊糊中,邹文熙看到庙中的观音菩萨说道:“邹文熙,你助人无数,年纪轻轻但却是世间少有的善人,今日见你有难,特来助你一把。
记着,醒后千万不可外出,屋外都是官兵,想活命快躲到我身下,那里有个暗道,足够你夫妻两人藏身,待贵人出现方可外出,切记切记……”
邹文熙瞬间惊醒过来,一刻不敢犹豫,马上带着刘婕走到观音后面,仔细翻找,地上果然有个暗道。
刚进去片刻,庙里来了几个官兵,一番寻找,其中一个官兵说道:“看来刚才到过这庙里,现在已不在此地,肯定已经逃走,我们赶快去追。”
听着脚步声远去,邹文熙及刘婕这才放下心来,神经放松了,不由一阵困意袭来,两人沉沉睡了过去。
醒来后,庙里已没任何声音,两人搀扶着走出暗道,刚坐一会儿,外面进来一对夫妻,仔细一看,居然是街头耍把戏的夫妻两人。
两人知道邹文熙的遭遇,说道:“恩人,多谢你的帮助,我们拿着你给的银子做了些小买卖,如今即可照顾孩儿也不用到处奔波,你放心,今日我们一定助你们渡过难关。”
戏子夫妇早年走南闯北,曾与一位高人学过易容术,现在轻松将邹文熙及刘婕易容成他人模样,最终,两人通过盘查,顺利到了县里早买好的宅子。
彼时,管家带着几个忠实可靠的家仆丫环早已在此等候。
从此两人改名换姓,重新在城里做起生意,一年后,刘婕生下一对龙凤胎,一家人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