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箴言 | 为官勿与民争利

2024年12月23日23:52:03 历史 1986

渭源廉政关注我们!

清风箴言 | 为官勿与民争利 - 天天要闻清风箴言 | 为官勿与民争利 - 天天要闻

夫伐冰之家,不利鸡豚之息;委积之臣,不操市井之利。况历位食禄二十余年,而财产益狭,居处益贫。惟夫君子之仕,行其道也。虑时务者不能兴其德,为身求者不能成其功。

——东汉·冯衍显志赋

清风箴言 | 为官勿与民争利 - 天天要闻

冯衍,西汉末东汉初人。王莽时冯衍辞不肯仕,东汉时当过县令,后来获罪,潦倒而死。

他这里说的意思是,为官做宦的人家,不要养鸡养猪,经营商业,赚取利润。君子当官,是要实施自己的抱负,如果过于考虑自身的利益得失,就不可能成功。

伐冰之家这个说法,来自春秋时期的孟献子。孟献子是鲁国孟孙氏第五代宗主,时称贤大夫。他曾说:“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

“畜马乘”,是说士人初试为大夫,“伐冰之家”,是说卿大夫以上丧祭可以用冰,这里代指做大官的人家。“百乘之家”,是指有封地的贵族之家。意思是说,刚刚入仕进入官场的小官员,就不用操心家里的鸡鸭之类;丧祭时有资格使用冰块的高级官员,就不要养牛养羊了;而那些拥有封地、百辆战车的显贵,就更不应该蓄养聚敛之臣,给自家谋私利了。这里总的意思是说,当官有当官的事情要办,不应再斤斤计较利益得失,与老百姓抢夺利益。

古代没有制冷设备和技术,夏天天气炎热,如果遇到有人在此时去世,按照古代的礼仪,人死后不能立即下葬,怎么能保证尸体不腐烂?所以,如果能把冬天的冰块保存到夏天,来解决这一问题,那就是非常了不得了。

古代专门有一种人,叫作凌人,在冬天储藏冰块,到夏天的时候,进贡给朝廷,由朝廷赐予有资格的人使用。后来有冰户,也是专门给朝廷生产和提供冰块的。朝廷得到进贡的冰块后,除了保证三宫六院和高级衙门在夏日消暑降温,以及宫廷制造特殊冰镇食品外,还会向拥有某种级别的官员和贵族颁冰、赐冰。

夏天能够得到朝廷冰块的人,当然是非常有面子的。所以,只有拥有特殊身份地位的人,才可以在夏天获得冰块的福利,才能从皇帝那里得到冰块的赏赐,才有资格、有能力在葬礼和祭祀中使用冰块。

这样的人家就是伐冰之家。

伐冰之家后来也泛指官宦人家。既然身份已经那么特殊,为官做宦能够从国家得到俸禄甚至封地等报酬,这样的人家已经与普通百姓完全不一样了,养家糊口是没有问题的。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斤斤计较个人利益,还养鸡养鸭、养牛养羊,与民争利就不应该了。至于达官显贵豢养聚敛之臣,盘剥百姓这样的事情,就更不应该了。

为官做宦不与民争利,把有利可图的农业商业之类,交给农民工匠商人去做,官员专心做自己的事情,这在古代也是一种为官伦理。春秋时期鲁国国相公仪休拔掉自家种植的冬葵,撤掉老婆的织布机,以身作则,不与民争利,把有利可图的事情,交给百姓,是伐冰之家不与民争利的典范。

梁发芾

清风箴言 | 为官勿与民争利 - 天天要闻

清风箴言 | 为官勿与民争利 - 天天要闻

名称:长花天门冬

分布:兰州、白银定西甘南天水武威张掖平凉庆阳

简介:

长花天门冬,草本。花期5-6月,果期8-9月。植株形态美观,可作园林观赏植物,用于庭院、花坛等绿化布置。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

来源丨啄木鸟

渭源廉政

编辑/李 斐

审核/邓胜晖

@渭源廉政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陈后主:摆烂界的祖师爷,凭啥比隋文帝杨坚活得还滋润? - 天天要闻

陈后主:摆烂界的祖师爷,凭啥比隋文帝杨坚活得还滋润?

前言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堪称“史上最强躺平学大师”——南陈后主陈叔宝。要说这位爷,那可真是把“摆烂”这门艺术玩到了极致,凭一己之力,硬生生把一个本就摇摇欲坠的王朝,加速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但最骚的操作是啥?是他亡国之后,居然比雄才大略的隋文帝
抗战影像记忆|正义的审判 - 天天要闻

抗战影像记忆|正义的审判

1956年6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在沈阳首次开庭,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审判了36名日本侵华战犯。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由中国人担任审判官,独立地审判外国侵略者。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爱结拜。那结拜靠谱吗? - 天天要闻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爱结拜。那结拜靠谱吗?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很多种。比如亲属关系、结拜兄弟、同学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关系、邻里关系等等等等。在这些关系中最亲的就是血缘关系。这种关系是与生俱来的,也是最亲密的。那么除了血缘关系,什么关系最亲近呢?在古代,结拜兄弟是仅次于血缘的一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