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锐评 | 忍了一百天,赖清德终于对它下手了

2024年09月01日13:30:23 历史 3811

民进党当局近日宣布,“台湾台语语言能力认证考试”正式生效,并同步公告了两个在线辞典“台湾台语语料库应用检索系统”及“台湾台语常用词辞典”。

海峡锐评 | 忍了一百天,赖清德终于对它下手了 - 天天要闻

图源:台媒

这三个东西其实早就有了,只不过它们原本名称里的“闽南语”,如今都被替换成了“台湾台语”。三两个字的改动,但味道一下全变了。

在惯用的“正名”操弄下,民进党将闽南语偷换成“台语”,再在前面缀上“台湾”,显然是想剥离闽南语作为地方方言的“中国”属性,意图从语言文化方面割裂台湾与大陆的联结。

为了这几个字的变动,民进党已经三代接力、明里暗里铺垫很久了。陈水扁时期,操弄过所谓的“语言平等法”草案,抛出将闽南语改称“台语”的议题;蔡英文任内,以“发扬台湾本土文化”为由,提出将闽南语“正名”为“台语”的计划;赖清德就更急切了,执掌台行政机构时曾强制要求公文使用“台湾台语”替换闽南语,上台刚满百日,就把闽南语认证考试和两个方言典改头换面,启动了“台湾台语”社会化、日常化的“正名”操弄。

海峡锐评 | 忍了一百天,赖清德终于对它下手了 - 天天要闻

图源台媒

在赖清德被称为“文化台独3.0”的“8项文化主张”里,以“多元语言”包装的“台语正名”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主要的操作,就是通过所谓“语言发展法”将汉语改称“华语”,把普通话与闽南话、客家话、少数民族语言并列为“官方语言”,打着“复振台湾语言,促进多元文化社会共融”的旗号,强行塑造“台湾台语”的主体性,压制普通话在岛内的影响力。

“台独”分子很清楚,语言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文化认同的基石。民进党大搞“台语正名”,说穿了就是语言上的“去中化”。将闽南语强行赋予“台独”意涵,把语言划分为“本土”和“外来”,与当年划分“本省人”与“外省人”一样,就是要在台湾内部制造对立撕裂,让岛内民众从一步步失去语言认同,到对中华文化逐渐疏离。语言“正名”,跟修改课纲、删除古文、篡改历史是配套的,都是赖清德“改造社会,洗涤人心”的一环,通过刨根、抽骨、断魂的“文化台独”,切断文化认同,改变身份认同。

当然,民进党“去中”计划看上去丝丝入扣,但执行起来就“笑果”十足了。就拿所谓的“台湾台语常用词辞典”来说吧,赖当局大概是想传达“台湾台语”生命力十足吧,最近大肆宣传其一次新增了300笔词目。但打开一看,很多都是“死好”“老风骚”“袂见众”“慢死趖”之类,非常“生活化”,因为都是骂人的话。比如“死好”,意思是“活该、该死”,辞典例句是“骂人玩股票输甲褪裤(输到内裤都没了),让人不禁骂‘死好啦!’”;再如“老风骚”是形容“年老且好拈花惹草的人”,“袂见众”指“见不得人、上不了台面”,这些词其实连例句都可以省了。毕竟台湾民众每天看到民进党,就能想起郑文灿、柯建铭、罗致政、陈宗彦等各色“风流人物”,很容易脱口而出,“实在是老风骚,实在袂见众啦”!

四处搜罗“台湾台语”的民进党,就跟他们每年的募兵闹剧一样,没有标准,没有下限,“捡到篮里就是菜”。

说白了,民进党再包装,也改变不了闽南语作为汉语地域性分支的本质,“台语”跑不出闽南话的圈,更逃不出中国话的范畴。台湾文化本就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为了“去中”拼命去其精华,可不就只能在糟粕里打滚吗?

海峡锐评 | 忍了一百天,赖清德终于对它下手了 - 天天要闻

图源:网络

再举个《黑神话:悟空》的例子。有在线直播的台湾游戏博主,在开局的《火照黑云》章节,竟然认不出“火”字,念成“大照黑云”也不觉有异,在后面的游戏环节里也不了解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唐三藏与“金蝉子”的由来。让不少看直播的网友留言感慨:“这就是修改课纲后的台湾年轻一代”。还有对该游戏打零分的绿营网军,大喇喇写道“(这样的剧情)施耐庵应该会吐血而亡”,连《西游记》跟《水浒传》都分不清。

就这种“一国两智”的文化传承水平,好意思幻想台湾学“黑神话”赚世界的钱?老祖宗愿意赏饭吃,你们好歹也要认得祖宗吧?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以色列学者发出警示: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极有可能是美国 - 天天要闻

以色列学者发出警示: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极有可能是美国

前言说到犹太人,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二战时期德国纳粹的暴行,以及现在正在中东到处点燃战火的犹太人国家,以色列。而就在2025年初,以色列的学者在电视访谈中,谈起了犹太人被屠杀一事。只不过他所说的并非是二战时期德国对犹太人的屠杀,而是
史记.丁继超传 - 天天要闻

史记.丁继超传

《史记.丁继超传》文/卷风丁继超生前戎装照丁公继超,字冠群,生于民国十六年,山东峄县六区丁庄村人,乃运河支队之英勇战士也。少时家贫,祖父丁文庭父亲丁广友皆目不识丁,生计维艰。年六岁,常随祖母母亲放牛割草拾柴,时有荒年,掘野菜以充饥。
专访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解码商代“龙图腾” - 天天要闻

专访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解码商代“龙图腾”

6月28日,一场关于“龙腾大邑商”的学术沙龙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举办。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以考古学家的严谨与美术史家的敏锐,带领观众穿越时空,解码青铜器与玉器上的龙纹密码,揭开商代龙形象的神秘面纱。活动间隙,韩鼎教授接受了正观新闻记者专访,从龙与饕餮共存的礼制密码,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段勇被查 - 天天要闻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段勇被查

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段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段勇简历段勇,男,汉族,1976年12月生,四川蓬溪人,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1996年9月参加工作,199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9月至2001年12月,先后在蓬溪县蓬南镇政府、遂宁市纪委监察局工作;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历任...
中国东极“鱼经济” - 天天要闻

中国东极“鱼经济”

新华社哈尔滨7月2日电 题:中国东极“鱼经济”新华社记者 戴锦镕在中国大陆最东端的抚远市,东极鱼市里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唤醒了城市的清晨。抚远原名“伊力噶”,赫哲语意为“金色的鱼滩”,这里地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两大水系交汇处。这座被誉为“华夏东极”的边境小城,正书写着中国“鱼经济”的生动样本。绿色无污染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