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蒙古领土被中俄包围,与美国关系的紧密程度,刷新我们的认知

2024年04月19日23:55:22 历史 1831

苏联解体后,蒙古脱离了苏俄的控制,开始进行西方式的民主转型,只是碍于外蒙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它必须首先发展与南北两大邻居的关系,对华、对俄睦邻友好成为了蒙古贯穿始终的外交优先事项。

可外蒙并不想一辈子都处在被邻居“保护”的框架中,也想走出国门,实现与外界的自由接触,在这种背景下,外蒙遂提出了“不结盟、等距离、全方位、多支点”的对外战略,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第三邻国”战略。

在“第三邻国”战略刚出炉时,一度认为美国就是中俄之外的第三邻国,后来逐渐演变成对外蒙有帮助的域外大国为第三邻国,不再单指某一个国家。

别看蒙古领土被中俄包围,与美国关系的紧密程度,刷新我们的认知 - 天天要闻

不过,在所有被蒙古视为“第三邻国”的国家中,最核心的当然还是美国,包括临近的日本、韩国,以及比较发达的德国、法国,它们与外蒙的关系跟美蒙关系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即使是蒙古与中俄的关系,甚至还赶不上美国与蒙古的紧密程度。

早在1987年苏联解体前夕,美国就盯上了外蒙,并与蒙古正式建交。当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自顾不暇,曾作为苏联卫星国的外蒙开始学东欧剧变的国家,进行民主转型,走上西化道路,在这一过程中,美国见缝插针,及时联系蒙古,并给予大力支持。

美国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把蒙古改造成亚洲的“西式榜样”,以此填补苏联解体后留下的真空,在俄罗斯的大后方培养亲美势力。

为了达到拉拢蒙古的目的,几十年来,美国耗费了大量的物力、财力、精力,对蒙古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农业等领域的全方位援助式渗透。

具体是怎么做的呢?我可以分为四个角度以具体案例来剖析。

别看蒙古领土被中俄包围,与美国关系的紧密程度,刷新我们的认知 - 天天要闻

首先是政治层面。在美蒙建交后,两国关系迅速升温,2005年小布什成为首位访问蒙古国的在任美国总统,2019年蒙古巴特图勒嘎总统访问美国和特朗普总统见面,一致同意把美蒙双边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

自此,美国成为蒙古继俄罗斯、日本、中国、印度之后的第5个战略伙伴国,而比美国更早与外蒙建交的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土耳其等区域大国都没能获得外蒙的战略伙伴地位。同时,蒙古也成为美国第17个战略伙伴国,而美国在国际社会有几十个盟国,外蒙还能排在前列,成为美国的战略伙伴,着实令人意外。

美国曾多次说过,加强和培育蒙古国的“民主制度”对于成功实施“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极为重要,而且美国国防部的《印太战略报告》曾17次提到蒙古,并将外蒙列入仅次于盟友的“加强的伙伴关系”之中,这都凸显了美蒙政治关系的亲密程度。

其次是文化层面。美国通过拨付专项资金给外蒙资助建造学校,向外蒙派驻教育志愿者或向蒙古学者、学生提供教育资金的方式赴美交流,最大限度地让更多的蒙古人接受美式教育,比如在过去的30年时间里,美国向外蒙派出了近1500名教育志愿者,重点实施英语语言培训和医疗教育项目,同时每年邀请约120名蒙古国人士赴美参加教育和文化交流项目,使得现在外蒙的国家大呼拉尔(议会)中有约三分之一的议员都有在美国留学的经历,美国成功在蒙古境内奠定了亲美根基。

再次是经济层面。美国利用非政府组织,包括但不限于亚洲基金会、国际共和研究所、索罗斯基金会、和平队志愿者、美国文化信息中心等机构,以资金援助的方式,在外蒙境内宣扬西方式民主价值观,来推动项目落地,比较典型的便是美国在外蒙开展的“千年挑战计划”(MCC)项目,已经实施了二期,涵盖矿产、交通、能源、教育和卫生等领域。比如外蒙严重依赖化石能源、又面临环境污染困境,美国就帮助外蒙发展可再生能源项目;看见外蒙矿石、纺织产业是重要支柱,就扩大进口,以此让外蒙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转而形成对美国的经济依赖……

某种程度上说,美国在外蒙的所谓教育和经济援助,实际上是它对外蒙进行价值观渗透的一种手段。

最后是军事层面。在美蒙建交没多久,双方就开启了军事交流,比如1996年6月美蒙签订了《蒙美军事部门交流和互访协定》,规定双方可互派军队到对方国家以加强维和交流,必要时美军可以临时进驻蒙古。当年8月,美蒙又签订了《蒙美安全保障合作协定》,规定当缔约一方的安全因战争或自然灾害受到现实威胁时,另一方有义务提供帮助或人道主义救援,这两项协定可视为美蒙军事合作的开端,为此美国不惜砸重金帮助外蒙建立国际维和训练中心,给蒙古军队提供英语教育、军事培训的机会,给外蒙军队培养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军事骨干力量。

不过,美蒙军事合作的前期仅仅处于维和与灾害救援的层面,实战性的意味比较淡,直到2003年美国以反恐为幌子,拉外蒙举行了代号为“可汗探索”的双边军演,这属于蒙美举行的规模最大的联合军演,突破了以往美蒙“贝克·猿狐”系列演习的民防与救援性质,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实弹军演,意味着美蒙双边军事合作走向深水区,至此一发不可收拾。

外蒙在美国的安排下,参加了由北约主导的一系列行动,包括向阿富汗战场、伊拉克战场、科索沃战场派兵反恐,跟美国控制下的北约建立全球伙伴关系,接受北约协助建立蒙古国防部和武装力量总参谋部网络事件响应能力中心、允许美国在外蒙境内设立雷达测控和电子监控站点……现今的美蒙关系已成为事实上的准同盟关系。

别看蒙古领土被中俄包围,与美国关系的紧密程度,刷新我们的认知 - 天天要闻

美国之所以会不遗余力地全方位拉拢外蒙,就是看中了外蒙处于中俄间的特殊战略位置,使得美国主导的北约在欧亚大陆的军事扩张中,蒙古有了特殊地缘价值,那便是依靠与外蒙的“准同盟”关系在中俄“后院”埋下一颗钉子,实现制衡中俄的目的。

所以,面对美国的献媚,外蒙能否经受得住诱惑,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至关重要,一旦天平滑向了美国一边,对外蒙都是致命的伤害。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 天天要闻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特朗普所发起的全球贸易战,打了全世界所有国家一个措手不及,特别是由他本人所规定的所谓“基准税”更是离了大谱,因为如果叠加美国先前向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来算,总关税已经超过了70%。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特朗普的“关税武器化”较之于他的第一个任期,变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 天天要闻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日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有关事项如下:一、对原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 天天要闻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记者爆料美政府高层作战计划群聊泄密事件后,英国、加拿大、奥地利近日均对此作出回应。CNN称,奥地利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表示,“美国的局势再次说明,我们必须考虑(建立)一个强大、自信的欧洲,走自己的路,通过自身力量从战略上确保欧洲的和平。”英国首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 天天要闻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何亚东:中美双方经贸部门一直通过各种形式保持沟通,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