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三线厂,还有多少人记得

2024年04月06日09:35:04 历史 1438

许多三线厂子弟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记录逝去的故乡,三线军工厂是那个年代的痕迹,很多人都是从那里走过来的!所以,我们看到这些,也觉得很亲切!

大山里的三线厂,还有多少人记得 - 天天要闻

安徽省霍山县,当地地形多为“七山一水二分田”,非常符合“靠山、分散、隐蔽”的建造要求。从1965年起,先后在霍山县兴建起配套的三线企业和战备所需的厂、场、库、院。霍山县落儿岭镇就有一座三线军工企业。

大山里的三线厂,还有多少人记得 - 天天要闻

工厂始建于六十年代末,当时三线厂“靠山、分散、隐蔽”的选址要求,最终确定在安徽省霍山县落儿岭镇。从1965年9月起,数千名建设大军涌进这里,从此宁静的峡谷便开始喧腾热闹起来。

大山里的三线厂,还有多少人记得 - 天天要闻

儿时在这里住了11年的三线军工厂,已经废弃20年的军工厂!巨大的老三线厂!震撼时代印记满目沧桑,令人唏嘘感叹,三线工厂是那个年代的痕迹,很多人都是从那里走过来的!所以,我们看到这些,也觉得很亲切!

大山里的三线厂,还有多少人记得 - 天天要闻

生活区内则是一番热闹繁华的景象,有职工宿舍、幼儿园、子弟学校、中学、礼堂、职工俱乐部、篮球场、邮局、医院等功能齐全的配套建筑。每天的生活和工作也都有军事化的味道,三线军工厂内部的大喇叭会准时响起,革命歌曲或者广播员的声音在清水涧厂区回荡,工人们就是听着广播来安排自己一天的时间。

大山里的三线厂,还有多少人记得 - 天天要闻

儿时的记忆里最难忘的就是放学回家时楼道里飘逸着各种饭菜香。吃饭就像作游戏,端着小碗,哪家有肉就往哪家窜。

大山里的三线厂,还有多少人记得 - 天天要闻

三线军工厂的孩子们都识五谷,他们一定不会把麦苗认成韭菜,一定知道什么样的藤子下长的是地瓜,什么样的藤子下长的是红薯;也知道什么时候玉米熟了,什么时候向日葵熟了,什么时候花生熟了,因为他们都去偷过附近农民伯伯的红薯、花生,也去掰过农民伯伯的玉米和向日葵。

大山里的三线厂,还有多少人记得 - 天天要闻

七八十年代的三线军工厂给人的印象就是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白天高音喇叭声不断,工人忙个不停,晚上三线军工厂的厂区灯火通明,人来人往。那时的工人,福利待遇好,生活质量优,县城的房屋还是破旧低矮,而三线军工厂的生活区,确实楼房矗立。三线军工厂有自己的医院、食堂、影剧院、招待所、灯光球场、学校等。

大山里的三线厂,还有多少人记得 - 天天要闻

现在离开落儿岭三十余年了,而今走在这曾经熟悉的道路上,举目四望,除了多了几栋后来新修的家属楼外,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周边原住民的房屋了,他们借着灾后重建的春风,家家是别院小楼,那救灾物资所特有的安置蓝色,似乎在叙述着国家带给他们的巨大关怀和温暖。

大山里的三线厂,还有多少人记得 - 天天要闻

时光如梭,曾经属于那个激情岁月的三线建设,已经离我们远去。数百万建设者为此满目疮痍春和汗水,甚至是生命,如今还有多少人能够记得?这些结束一生丢弃在大山里的三线军工厂,其实可以更多地开发成旅游景点,影视基地,休闲游,摄影基地等等,让这些废弃的老厂房继续发挥余热。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前苏联加盟国里,又冒出了一个乌克兰?阿塞拜疆为何要和俄撕破脸 - 天天要闻

前苏联加盟国里,又冒出了一个乌克兰?阿塞拜疆为何要和俄撕破脸

这些日子,阿塞拜疆和俄罗斯之间的矛盾,直接摆到了台面上。起因是俄方抓了境内的阿塞拜疆人,甚至还造成了2人丧生的结果。俄方面表示,这些阿塞拜疆族人,是俄国国籍,且涉嫌谋杀案件。阿塞拜疆方面则表示,这是俄在针对阿塞拜疆人的暴行,因为他们有被打过的痕迹。因此,阿塞拜疆方面,也开始抓境内的俄罗斯人,同样给他...
大罢免忍受侮辱迫害!连胜文轰民进党:放任“黑熊”攻击国民党 - 天天要闻

大罢免忍受侮辱迫害!连胜文轰民进党:放任“黑熊”攻击国民党

国民党5日下午在台北市政府前,举办首场反罢造势。国民党副主席连胜文表示,台湾不准有皇帝,民进党不要想着当皇帝。他也轰民进党放任自己的禽兽攻击国民党,世上没有后悔药,如果不想后悔就出来投票。连胜文宣讲反罢,他说,台风来的前一天特别闷热,感谢大家愿意为了捍卫台湾的监督与制衡站出来,防止绝对权力绝对腐化,...
民进党发动的大罢免就是大恶罢!戴锡钦批:他们与恶的距离是零 - 天天要闻

民进党发动的大罢免就是大恶罢!戴锡钦批:他们与恶的距离是零

国民党一系列反罢免大型造势活动中的首场宣讲,5日下午在台北市政府前广场登场。台北市党部代理主委、议长戴锡钦上台助讲表示,这次民进党所发起的大罢免,是台湾自由法治推动三四十年来面对的最大人祸,还批所谓的大恶罢“民进党与恶的距离是零”,他们就是恶的代表!戴锡钦指出,7月5日没有发生大地震,也希望刚形成的台...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 天天要闻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104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或许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却是从苦难到辉煌的一部奋斗史。在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 天天要闻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提到焦裕禄,你脑海里浮现的,是不是那个拄着拐杖、在兰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着麦穗、望着泡桐的慈祥面容?没错,他是“县委书记的榜样”,是在和平年代里为百姓谋生计、与风沙较劲的“老黄牛”。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传奇—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 天天要闻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来源:解放军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要抓党性、严党纪习主席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要学习陈云同志的丰富领导经验”。陈云同志关于改革开放条件下加强执政党建设的许多前瞻性、战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当年,陈云同志针对“不吃不喝,经济不活”“经济要搞活,纪律要松绑”等错误观...
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表扬!广东这支队伍上榜 - 天天要闻

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表扬!广东这支队伍上榜

日前,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表扬了一批“四强”党支部。记者留意到,驻守在深港边界的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皇岗边检站执勤十五队获评2025年度国移民管理机构“四强”党支部。皇岗边检站执勤十五队担负着福田口岸出境旅客边防检查任务,自2019年成立以来,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获评广东省青年文明号、深圳边检总站“先进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