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赏赐10车肉,霍去病却置之不理任其臭掉,26年后方知此举高明

2024年03月28日23:55:31 历史 1301

公元前116年,茫茫戈壁中,外出征战的大汉士兵听说了一个令人费解的消息,他们的将领霍去病,竟然把皇上赏赐的10大车肉给放坏了。

他们普遍对此感到难以置信,爱兵如子的霍去病将军,为何不给将士们分食,虽然他深得皇帝宠信,又怎敢做出这种对皇帝不敬的举动?

皇帝赏赐10车肉,霍去病却置之不理任其臭掉,26年后方知此举高明 - 天天要闻

霍去病是抗击匈奴西汉名将。

都说英雄不问出身,霍去病也是如此,他出身平凡,并非将门虎子。

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出生的他,父亲霍仲孺是个普通人,没有多大本事,是平阳县衙担任跑腿的,类似于今天的办事员。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常在官场混,霍仲孺学了一身坏毛病,包括沾花惹草。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到平阳侯府去,看到了一个女仆长得漂亮,便上前撩拨。

霍仲孺在县衙上班,练就了好口才,能说会道,很快就将这个女仆撩到了手。趁着外出的机会,这个女孩跟老霍在外开房,秘密做起了情人。

皇帝赏赐10车肉,霍去病却置之不理任其臭掉,26年后方知此举高明 - 天天要闻

不久之后,女仆竟然有了爱情的果实——怀孕了。她哭哭啼啼地问霍仲孺:“人家还是个姑娘啊,现在却有了娃,你说该怎么办?”

霍仲孺正在为爱痴狂投入,当时也没有经过大脑,拍着胸脯说:“生下来,我和家里那口子离婚,咱们在一起。”

女孩被情人对爱的忠贞感动,勇敢地把孩子生了下来。可是,到了后来,霍仲孺却违背了诺言,再也没有回来。

原因很简单,老婆死活不同意离婚,还搬来娘家人阻挠。娘家人威胁说,如果你老霍闹离婚,就到县衙举报你违纪。到时候,给你个开除公职的处分,砸了你的饭碗,让你永世不得翻身。

皇帝赏赐10车肉,霍去病却置之不理任其臭掉,26年后方知此举高明 - 天天要闻

这一来,霍仲孺彻底蔫了,在爱情和前途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当了负心汉。

女孩苦苦等待,不见郎君身影,当时也没有流产药物,只能硬着头皮打算把孩子生下送人。十个月之后,婴儿呱呱坠地,是个大胖小子。女仆一看这孩子非常可爱,打消了送人的念头,将孩子一把屎一把尿养大。

谁知道,这孩子一不小心竟然成为国家栋梁。

这个女仆,名叫卫少儿,生下的孩子,就是霍去病。

对于这个负心汉,卫少儿恨透了他,她始终没有告诉孩子生父是谁。因此,霍去病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直到后来成为骠骑将军后,才知道真相,与父亲相认。

皇帝赏赐10车肉,霍去病却置之不理任其臭掉,26年后方知此举高明 - 天天要闻

在汉朝,寒门子弟是无法出头的,当时没有科举制,人才选拔的唯一渠道是由地方官向朝廷举荐。地方官举荐的人选,当然都是自己人。这样的话,只有官二代、官三代、官四代才有可能到朝廷做官,这就是臭名昭著的门阀现象。

老百姓的孩子无论你多么优秀,也不可能会被举荐。霍去病之所以有出头之日,是因为自己有个了不起的姨妈——卫子夫

他的母亲(即那个女仆)卫少儿的妹妹名叫卫子夫,是平阳公主的一个歌伎。平阳公主是汉武帝的姐姐,当时已经出嫁,是平阳侯曹时(曹寿)的夫人。

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18岁的汉武帝去霸上祭祀先祖,回宫时心血来潮,想要去看望姐姐平阳公主。

这时候的汉武帝即位一年有余,已经娶了表姐陈阿娇,但是结婚多年没有生下一男半女。

皇帝赏赐10车肉,霍去病却置之不理任其臭掉,26年后方知此举高明 - 天天要闻

当姐姐的平阳公主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想到了一个妙招。看到弟弟前来,她便让经过精心挑选的女佣们出来,诱惑弟弟。奈何汉武帝看了很久,没有一个能让他满意。

于是平阳公主非常灰心,便让这十几个歌女佣退下,然后摆上宴席,同时让侯府的歌女上堂献唱流行歌曲助兴。作为歌女,卫子夫也在其中表演。

她一上台,就把汉武帝的魂勾走了。他随即向姐姐提出,让这个歌女到我车中,我要跟她探讨艺术。

汉武帝迫不及待,在自己的车中就临幸了卫子夫。之后,卫子夫的肚子也很争气,像下饺子一样为汉武帝生孩子,十年间先后为汉武帝生下了3个女孩一个男孩。

常言道“母以子贵”,十年后,不会生孩子的陈皇后命运悲惨,被无情地废黜。

皇帝赏赐10车肉,霍去病却置之不理任其臭掉,26年后方知此举高明 - 天天要闻

为汉武帝做出贡献的卫子夫,在后宫地位得到巩固,被封为皇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卫子夫的娘家人也有了出头之日,被皇上提拔到宫里做官。反正封建社会是家天下,江山是刘彻一个人的,他想安置谁无非是一句话而已。

作为汉武帝的小舅子,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哥哥卫长君都因此进入宫中,平步青云。身为卫子夫的外甥,霍去病自然也是前途无量。

这时候,卫少儿又和曲逆侯陈平的曾孙陈掌邂逅,产生感情后结婚。

如果个人没有什么能耐,即使到皇宫当了近臣侍卫,也无法做出什么贡献,更不能青史留名。但是卫青从小就喜欢读兵书,还喜欢舞枪弄棒,被皇帝提拔之后,有了用武之地,军事才能得到发挥,成为一代抗匈名将。

皇帝赏赐10车肉,霍去病却置之不理任其臭掉,26年后方知此举高明 - 天天要闻

受到舅舅的影响,霍去病也喜欢上了军事,骑射功夫一流,兵书背得滚瓜烂熟。

元光六年(也就是公元前129年),匈奴发兵南下,入侵汉境,作为马背上的民族,匈奴人能征善战,所向无敌。汉朝与之交战,虽然有人数上的优势,但是匈奴人骑术高明,四海为家,受到征讨的时候,向茫茫戈壁逃遁,碍于补给,汉兵无法对其进行致命打击。

一旦汉军返回修整,匈奴人能轻松杀回来,继续烧杀抢掠。

即便神勇如汉高祖刘邦,也拿匈奴人的战术没有一点办法。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刘邦曾经率领30万大军御驾亲征,被匈奴包围在白登山,情况万分危急,幸亏陈平用计,贿赂匈奴单于的夫人,才得以逃生。

皇帝赏赐10车肉,霍去病却置之不理任其臭掉,26年后方知此举高明 - 天天要闻

历朝历代开国皇帝都是最猛的牛人,刘邦如此,后来的皇帝对匈奴的进犯也只能忍气吞声,总体上处于守势。

汉武帝不同,他是个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对匈奴不想再惯着,决定好好教训他们。

听说匈奴来犯,汉武帝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拉开了自卫反击战的序幕。此后,卫青七次征讨匈奴,每次都取得胜利,打得匈奴找不着北。

霍去病也慢慢崭露头角,开始了自己的辉煌人生。

一看舅舅出去大获全胜,霍去病也心里痒痒,对汉武帝说:“皇上,臣也多少会点武艺,下次打仗让臣也随队出征吧。”

汉武帝一听大喜,在汉武元朔六年(前123年),年仅18岁的霍去病被任命为剽姚校尉,其随大将军卫青一起出击匈奴。

卫青命令霍去病带着800轻骑兵离开大军,隐蔽到大漠里,伏击匈奴骑兵。这一战,霍去病就消灭了三倍于自己的敌人,斩首2400多。

皇帝赏赐10车肉,霍去病却置之不理任其臭掉,26年后方知此举高明 - 天天要闻

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再次出征,大获全胜。在皋兰山下(今兰州南部),霍军与匈奴军爆发激战,将匈奴骑兵杀得哭爹喊娘。这一战,杀敌8900人,包括匈奴折兰王、卢侯王;生俘浑邪王子及相国

在几个月的一次战斗中,霍军再奏凯歌,杀敌30000。他们还生擒了匈奴五王和他的母亲,匈奴单于的阏氏和王子,以及相国、将军一共百人。

此后多次交战,匈奴都没有占到便宜,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元气大伤,战斗力断崖式下降,再也没有向大汉叫板的勇气和实力。

从此,汉朝基本上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内地通往西域的道路,发展经济,奠定了基础。

皇帝赏赐10车肉,霍去病却置之不理任其臭掉,26年后方知此举高明 - 天天要闻

匈奴军队谈卫青、霍去病二人色变,他们为此痛心疾首,唉声叹气,写下了这样的歌谣:“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而霍去病也因为战功卓著,被封为大司马骠骑将军,与舅舅卫青同掌大汉军队。没曾想,这样一位军事天才,却英年早逝,年仅24岁。

回到文章开头,在一次胜仗之后,汉武帝犒劳三军,送来了十大车的肉。对于常年征战在外,一天三顿吃炒面的士兵来说,这是个大喜讯,他们翘首以盼。

然而,霍去病却迟迟不分给士兵,放任它们烂掉。对此,士兵们大惑不解。

皇帝赏赐10车肉,霍去病却置之不理任其臭掉,26年后方知此举高明 - 天天要闻

霍去病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解除汉武帝的猜忌。

皇帝都一个德性,疑心很重,尤其是对带兵打仗的将军。历史上,功勋卓著的武将,往往命运悲惨,死于非命。因此有人才总结出了这么一句话——伴君如伴虎。

一个大脑清醒的将军,始终应该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不小心,就会遭遇灭顶之灾。

那十大车肉,是皇帝赏赐给霍去病本人的。如果霍去病把这些东西给了士兵吃,皇上就会怀疑他慷他人之慨,试图笼络人心,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皇帝赏赐10车肉,霍去病却置之不理任其臭掉,26年后方知此举高明 - 天天要闻

因此,霍去病宁肯让这些赏赐的食物烂掉,也不能让皇上起疑心。

不能不说,霍去病不但是一代抗敌名将,还是出色的政治家,能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26年后,即公元前91年,太子刘据就因没有韬光养晦,被汉武帝猜忌,被迫起兵自卫,失败自杀。

霍去病的姨妈,皇后卫子夫也因为陷入宫廷斗争而落个被迫自杀的下场。

相比之下,霍去病的做法显得十分高明,如果太子刘据能像他那样做人做事,也不会下场如此悲惨。

参考资料:《史记》卷111《卫将军骠骑列传》 《汉书》卷55《卫青霍去病传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 天天要闻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报道称,普京最近向俄罗斯的一批精英通报,谈判进程还要花很多时间。这是记者法丽达·鲁斯塔莫娃和马克西姆·托夫凯洛在名为“法里日报”的电子新闻简报中报道的。该新闻简报专门报道有关克里姆林宫的消息。这两名记者曾为《纽约时报》《每日电讯报》和《福布斯》杂志等媒体供稿,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 天天要闻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不少好该公墓都建于此,光是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选择十分丰富。当然了,如果要选购的话,还是应当注意一些细节,尤其是初次购墓的客户。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 天天要闻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为了便于市民选购和来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个区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国营公墓14家,那么北仓有什么好的墓地可选吗?北仓好几家公墓已经饱和了,但是靠近北仓的两家公墓都是在售状态,这两家分别是天津憩园、西城寝园。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 天天要闻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天津是北京门户,地理位置意义重要,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错的公墓,光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那么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的当下,国营公墓的发展情况如何呢?天津这14家国营公墓不是全部都对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经饱和了,也就是不再对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紧张了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 天天要闻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你是否听闻过 “红色处女军” 的故事?这可是一支极为独特的军队,成员皆为未婚处女。9 世纪初,捷克女王丽布施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卫队,其成员均是未婚处女,“红色处女军” 就此诞生。卫队队长普拉斯妲对男人怀有极度的仇视,她只效忠于女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