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他们都是皇帝的兄弟,命运却各不相同。光绪帝六弟,命运为何如此不同?有的至死不得封王,有的儿子竟成为皇帝,难道都是天数注定?亦或,还有更深层的因由?
一、长兄载瀚,短暂的生命
载瀚是光绪大哥,比光绪帝大一岁。他生于同治五年(1866年),父亲奕诰当时对这个长孙喜爱有加,殊不知天妒英才,活蹦乱跳的婴儿,才两岁便夭折了。
奕诰抱着年幼的孩子大声痛哭,声嘶力竭地唤着他的名字,希望他能睁开那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再看他一眼。可惜,那双水灵灵的眼睛永远阖上了。
父亲悲痛欲绝,他本想为儿子求得一个王爵,殊不知这世间哪有那么多的不公与无常。身为道光帝的第七子,奕诰自小深受宠爱,未曾尝过悲伤的滋味。如今亲身经历了儿子离世的痛苦,这位醇亲王茫然而痴怔,再难自已。
夜半梦回,奕诰常在梦中见到长兄年幼的幻影。他追逐着那小小的身影喊叫,可转眼之间,他就消失在黄昏中。醒来后,枕头已被泪水浸透。
为慰藉哥哥的心,光绪帝还是向祖母请求,让载瀚追封了一个头品顶戴,纪念他曾在人世间存在过。头品顶戴,不过一个虚衔,并无实权。但对奕诰来说,总好过一事无成。他时时抚摸儿子的画像出神,泪眼婆娑,心中充满怅惘——我的孩子,短短两年的光景,便到头了。
二、三弟无名无分,悲哀的垂泪
1875年,奕诰迎来第三个儿子。一弯新月儿才刚刚降生,便要迎来生命的落幕。这孩子活不到一天,连名字都还没有取。奕诰抱着小小的、没有呼吸的婴儿孩子痛哭至天明,口中喃喃自语,咒骂上天对他这个皇叔太不公,连孙子都不放过。谁知刚出生的孩子就是这般脆弱不堪,三弟连哭声都未曾发出,便悄然离开了人世。
天蒙蒙亮时,奕诰哭得嗓子嘶哑,双眼浮肿。他慢慢想起还有两个儿子也同样夭折了,今生注定不能好好守护一个骨肉。这种无能为力的挫败感和悲哀,令他痛不欲生。
三弟连名字都无,更不要说封王或者追叙头衔了。皇帝兄弟,竟一无所有,奕诰的心如刀割。他在太医和道士的劝导下,勉强振作起精神,并发誓无论如何要好好照看剩下的儿子,决不让这痛苦的历史重演。
三、四弟载洸,再次失去的痛
相比长兄和三弟,四弟载洸活了五年,算是长命的了。他生于1880年,光绪帝登基那一年。出生之时便受封奉恩辅国公,有了头衔和俸禄。
奕诰欣喜若狂,总算有一个儿子奉了皇恩,将来定会封王畅饮美酒,继承他醇亲王的封号和爵位。儿子与朝廷和睦相处也是父亲的荣耀。因此,奕诰一反往日严厉的作风,对载洸极尽溺爱,寄予厚望。
岂知,好景不长。1884年,年仅四岁的载洸染病离世,奕诰悲痛欲绝。他无法相信命运的捉弄,这已是第四个早夭的孩子。他疯狂质问太医为何医术不精,还跪在载洸的灵前,泣不成声。
四弟也走了,他心如死灰,再也不敢把一个孩子看得太重要,生怕太在乎反而会失去。自此奕诰性情大变,再不似从前那般慈祥,取而代之的是严厉和残暴。他的这份伤痛,恐怕再无人能懂。
四、五弟载沣,儿子坐上龙椅
1883年,奕诰的第五个儿子载沣诞生。光绪登基已经八年,载沣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奕诰就隐隐感觉,这个儿子与其他几个不同。
果然,他一出生就受封为辅国公,五年后又提升为镇国公。奕诰开心不已,这回总算抱稳了一个儿子。他寄希望于这第五子身上,决心不再重蹈覆辙犯错。日日叮嘱太监和嬷嬷细心照顾,丝毫不敢大意。
1909年,宣统登基,载沣的儿子溥仪继承大统,成为朝鲜国王。奕诰激动万分,我心爱的孩子,终成正果啊!多年的等待与牵挂,这一刻化作巨大的喜悦与欣慰。
美中不足的是,三年后清朝灭亡,溥仪被废黜,永远失去帝国。但载沣鼓足勇气,在风雨飘摇中陪伴儿子渡过难关。直至1951年,他含笑病故,溥仪终身难忘父亲那温暖而坚毅的目光。
五、六弟载洵,爵位提升的喜悦
1885年,奕诰六弟载洵出生。他与其他弟弟一样,先后受封辅国公和镇国公。生性聪慧好学,深得父亲宠爱。后来,有一件大好事,载洵被过继给另一个叔父奕志做嗣子,承袭了贝勒爵位。这在皇室是破例的大事,等同于飞黄腾达。
奕诰先是惊讶,随即为儿子骄傲。老天有眼,六儿果然命不凡,不是我儿子,怎会有此殊荣!我这一生虽历经悲痛,也算没有白来人间一遭了。
六弟此时已比皇兄年长,他沉稳老成地向奕诰行礼,感谢父亲多年的教导。如今他终于长大成人,要面对更广阔的天地,担当起更重的责任。这一刻,父子两人紧紧相拥,泪水盈眶。
六、么儿载涛,此生无憾
1888年,已经53岁的奕诰迎来他的第七个儿子,也是老幺载涛。这一年,奕诰的头发已经灰白,脸上布满皱纹,可他仍然为再得一子欣喜不已。一出生载涛就受封为辅国公,后又被过继给其他叔父,继承了更高的爵位。
七兄弟之中,他活得最长,一直到1970年才与世长辞,享年84岁高寿。他的人生比其他哥哥更加顺遂平安,活到老死,也算圆满。临终前,载涛微笑着对孙子说:“我已无憾了。”
结语
他们都是皇帝兄弟,命运各不相同。有的虽然早逝无成,但父母眼里,他们永远是最心爱的孩子;有的荣华富贵,儿子竟成为皇帝;有的过继做嗣,也是人生奇妙。无论如何,他们都是人世间一缕幽怀,值得我们铭记与哀悼。愿逝者安息,生者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