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从曹操的唯才是举,到曹丕的重用士族,究竟经历了什么?

2024年02月27日14:55:11 历史 1582

前言

时值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局势动荡。曹操平定黄巾之乱,扶汉安民。他勇猛无畏,雄才大略,打破士族禁锢,实行“唯才是举”,让社会风气为之一变。曹丕则温文儒雅,笼络士族,恢复其特权,被视为汉魏政治的重要转折点。

父子两代魏帝用人政策究竟有何异同?他们如何应对士族压力?其政治运筹又蕴含何种内在逻辑?这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历史话题。

曹魏从曹操的唯才是举,到曹丕的重用士族,究竟经历了什么? - 天天要闻

唯才独断晋身扶汉 曹操敢斩伐名士德行

建安元年(196年),在荀彧建议下,曹操接纳流落洛阳的汉献帝,将其迁到许昌,收为自己麾下。此举标志着曹操正式控制汉朝政权。当时汉室已是风雨飘摇,礼崩乐坏,曹操接手大局,使人心稍定。

曹操起家时家境贫寒,他的祖父曹腾是汉桓帝时的权倾朝野的宦官。正因为如此,名门世族向来瞧不起他的出身。曹操历经波折终得志,但那些仗势欺人的士族名流仍然不放过任何机会攻击他的身世门第。

曹魏从曹操的唯才是举,到曹丕的重用士族,究竟经历了什么? - 天天要闻

曹操深刻认识到,这些虚有其表、标榜清高的士人,多是一群忘恩负义、结党营私的投机分子。中原大乱,正是他们内部无能腐朽,自取灭亡的结果。如今还要在言语上讥讽嘲笑,简直可恨至极。

曹操见识过那些空有满腹经纶、一事无成的名士,深知实事求是,恃才不恃貌的重要。于是他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不问门第,只问才干,实行全新的人才选拔机制,让真正有用之能得以施展拳脚,英名远播。

然而士族惯于优越感,仍抱残余傲气,常有微词。比如在朝会上见曹操举止,就怀疑他别有用心。对于曹操,士族忌惮交加,既为其功成名就所动摇,又为其打破旧有格局而不满。两者关系日趋紧张。曹操对那些空有虚名的势利小人更加深恶痛绝,誓要实行猛药去疴的疗法。

曹魏从曹操的唯才是举,到曹丕的重用士族,究竟经历了什么? - 天天要闻

魏武帝严厉应对 士族不满难消

建安二年(197年),汉献帝东迁许昌不久,曹操就与名士杨彪发生矛盾,一度想置其于死地。当时在场的孔融挺身而出,慷慨陈词,劝谏曹操不可杀无辜。

杨彪世代清白,素有好名声。曹操本就不爽他在朝中的态度,一旦兴师问罪,必定大批士人挞伐,自己声名难保。再者,孔融虽然同为士族,却向来与杨彪平日不睦,帮助曹操化解危机,可以收买人心,利用矛盾。曹操权衡利弊,决定暂时手下留情。

曹魏从曹操的唯才是举,到曹丕的重用士族,究竟经历了什么? - 天天要闻

然而此事牵涉士族体制改革中的敏感神经。曹操素知士人虚名难撼,又顾全大局,只得作罢。但他明白,这群人往往口是心非,今后必然道阻且长。若任由这些人肆意妄为,自己大权早晚难以稳固。

曹操将士族视为心腹大患,决心要加以严密监视。他在许昌设置多处耳目,密报士族动向。并派心腹曹丕进场搅局,收买离间,制造内讧。

曹魏从曹操的唯才是举,到曹丕的重用士族,究竟经历了什么? - 天天要闻

曹操不容异己 两杰惨遭杀戮

时至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终于找到机会,在军中诱杀了异议领袖孔融。当日,孔融受邀入帐谈话,酒过数巡后神智不清,被参军于场外杀害,伪装成病死。

孔融素来清高,留心朝政,多有议论。他讥讽曹操远征乌桓一无所得,意在显示魏室威信不足。曹操恼羞成怒,对这个“掣肘自己的绊脚石”咬牙切齿,决心除之而后快。

密谋之下,曹操又找人在孔融住处周围散布谣言,诬陷他与敌对势力勾结。于是朝野舆论一边倒,对孔融遇害毫无怨言。曹操得意洋洋,心想这下子他们总该老实了。

曹魏从曹操的唯才是举,到曹丕的重用士族,究竟经历了什么? - 天天要闻

五年后,曹操又设计谋杀心腹荀彧。荀彧生前曾建议曹操效仿周公,助汉室复兴。殊不知,曹操心中早有自己的打算,这番话正中下怀,加速了他的死期。

当时荀彧生了场大病,曹操命人在他取餐的饭菜中下毒,又派亲信郭淮前去探视,趁机迫使荀彧服毒自尽。郭淮威逼利诱,荀彧终无奈接受,含恨离世。

一时间,士林为之震憾。名流们丧失组织纪律,也失去言论自由,只能噤声以对。曹操得意洋洋,心想这下子他们总该老实了。权力核心终于可以不受干扰地运转。

曹魏从曹操的唯才是举,到曹丕的重用士族,究竟经历了什么? - 天天要闻

曹丕登基伺机拉拢 士族重新崛起

黄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篡汉自立,建国伊始便面临士族余波未平的隐患。他明白,想要稳固政权,必须笼络人心。

曹丕生性温文尔雅,从小便与名士来往甚密,深谙士大夫喜好。他决定扭转父亲武断专行的作风,来场温水煮青蛙,通过权宜之计慢慢收服士族。

次年正月,曹丕颁布九品官人法,授权士族主导官吏选拔考核。他还下诏恢复汉制旧名,沿用汉室传统,以示自己崇德修业。这些举措立竿见影,很快赢得士人欢心。他们终于在魏朝拥有发言权和特权,重新崛起掌权者。

曹魏从曹操的唯才是举,到曹丕的重用士族,究竟经历了什么? - 天天要闻

与此同时,曹丕还礼遇汉室遗老,严厉惩处唆使过去迫害的奸佞,以示自己传承汉风。杨彪、卫子夫等老臣重新获得重用,深受感动。朝野舆论一片叫好声。

曹丕运筹帷幄,心中窃喜:这些虚饰文人最看重的就是些名誉头衔和表面的恩典,自己算是成功收买了他们的忠心。有了士族助力,新朝基业可得很牢靠!

曹魏从曹操的唯才是举,到曹丕的重用士族,究竟经历了什么? - 天天要闻

结语

回望两代,我们不难发现,曹操与曹丕联手收拾了士族的傲气,使其从漫天要价的议论群体沦为受制于权力中心的精英阶层。

曹操具武断,他大刀阔斧地改革僵硬的选官制度,严惩顽固分子,务求让魏国政治体系为他所用。曹丕则温文尔雅,明白父辈强硬作风会激起反弹,上台后及时转向,通过妥协笼络、权宜利用的策略,逐步化解士族成见,将其纳入自己麾下。

曹魏从曹操的唯才是举,到曹丕的重用士族,究竟经历了什么? - 天天要闻

我们还可以看到,两位君主都对自己最信任的心腹下手了结,因为这些人要不就政见不合,言语中透着异己倾向;要不就暗生野心,妄谈禅让之举。为了权力斗争中的胜利,曹操与曹丕都可以舍弃寸草春心,大义灭亲。

可以说,魏武帝开路,魏文帝得到人心。两者为一体两面,最终达成统治集团的高度凝聚。这种辩证的世代更迭策略,使魏国基业得以长治久安。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 天天要闻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标题: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犹如璀璨的星辰,不仅照亮了当时的天空,更成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 天天要闻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一、引言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不仅拥有广袤的陆地疆域,还拥有着漫长的海岸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 天天要闻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只要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罗瑞卿却是个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他为“罗长子”。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 天天要闻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陈水扁,但是,她一定会为特赦陈水扁创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为陈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碍,这一点蔡英文在这8年里早都在做,现在基本也比较成熟了,蔡英文办任何事情都是比较稳妥的,陈水扁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陈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