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多嚼不烂!沙俄侵略了这么多邻居,苏联解体后终于遭到了反噬

2024年01月23日13:21:08 历史 5770

俄国是一个拥有194个民族的国家,但俄族人是其中绝对的主体,占了俄国总人口77%以上。而且,无论是沙俄时代、苏联时代还是现在的俄罗斯,俄族人一直都是俄国的主体民族。

所以说,沙俄、苏联、俄罗斯,只是俄国改朝换代的不同称呼罢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他们实力强盛,野心勃勃,曾经创造过版图巅峰。

沙俄时期俄国坐拥228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苏联时期,也有2240万平方公里。现代俄罗斯,虽然只剩下了1709万平方公里,但依旧是世界版图最大的一个国家。

拥有这么多地盘,俄国真的能消化得了吗?其实也有消化不良的现象,那么俄国是怎么处理的呢?有没有遭到反噬呢?

贪多嚼不烂!沙俄侵略了这么多邻居,苏联解体后终于遭到了反噬 - 天天要闻

沙俄时期贪多嚼不烂

沙俄在17世纪之前,除了靠近北冰洋以外,其实就是一个正经的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从17世纪开始,逐步开疆拓土,成为了一个拥有沿海地区的国家。

17世纪中叶,沙俄占领广袤的西伯利亚后,一路挺进到了鄂霍次克海。这里虽然每年都有8个月以上的冰封期,但好歹是远东的一个出海口。

17世纪末,沙俄开始向远东南部挺进,妄图占领黑龙江流域。结果与清廷打了一仗,在1689年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从而得到了外兴安岭以北的大片地盘。

1721年,沙俄击败瑞典王国,夺取了波罗的海沿岸,在这里拥有了正儿八经的出海口。圣彼得堡也就是那时候建立的。这里不得不提一嘴,普大爷说,当年俄国攻占圣彼得堡的时候,西欧各国也不承认这里是俄国的地盘,可现在呢?言下之意就是说,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会和当年的圣彼得堡一样。

1789年,沙俄击败了奥斯曼土耳其,夺取了克里米亚,自此正式挺进黑海地区,开始与土耳其人争霸黑海。

1860年,沙俄又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在远东继续向南挺进,夺取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外东北。自此,他们在远东拥有了每年只有4个月冰封期的港口城市海参崴,他们称之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征服东方。

除此以外,18到19世纪的沙俄,还夺取了清朝外西北5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亚4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外高加索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芬兰3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波兰4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短短200年的扩张,沙俄正式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巨无霸。

奈何,吃下去速度快,但是消化起来就没那么顺利了。

比如说,波罗的海地区,一直都有人在反抗沙俄的统治,等到1917年沙俄覆灭的时候,波罗的海三国率先脱离了沙俄的统治。芬兰的情况也很类似,沙俄一崩盘,芬兰就在当年宣布自立了。

高加索地区的车臣、印古什、达吉斯坦等伊斯兰文化为主的地区,也纷纷在沙俄覆灭时,打算出来单干。

由此可见,沙俄吃地盘的速度很快,但贪多嚼不烂,压根就没消化好这些地盘,自己就崩了。换句话说,沙俄崩盘如此之快,与这些地区的人不断反抗,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贪多嚼不烂!沙俄侵略了这么多邻居,苏联解体后终于遭到了反噬 - 天天要闻

苏联时期达到俄族人的巅峰状态

改朝换代以后,俄国进入了苏联时代。苏联也是一个以俄族人为主体的国家,其中苏俄是占地面积最广、继承遗产最多的联邦成员,其他联邦成员实际上都是苏俄的小弟。

刚成立的苏联,虽然版图依旧很大,但他们依旧不满意。这是基因里携带的东西,很难改变。什么都是假的,只有土地才能带给他们安全感。

为此,苏联向东,将成立2年不到的远东共和国纳入了自己麾下,恢复了沙俄在远东地区的势力范围。其实远东共和国就是苏俄授意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赶走趁火打劫的日军。

此后苏联又把目光看向了西方,过去西部的领土,在沙俄覆灭后纷纷取得了独立,这让苏联很不爽。

为此,趁着德国开疆拓土之际,苏联也开始了恢复祖业的计划。当然了,他们给该计划起了个很特别的名字:东方战线。

1939年9月,苏联和德国同时瓜分了波兰,苏联得到了波兰东部的大片领土。现如今乌克兰、白俄有不少领土都来自这里。

1939年年底,苏联与芬兰打了一架,史称冬季战争,抢走了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不过没能吞并芬兰。这成了俄国人心里的一根刺。

1940年,苏联开始大刀阔斧,先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后染指罗马尼亚的地盘,吃下了比萨拉比亚、北布科维纳。

这么一来,苏联便夺取了4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获取了2200万人民。将国土面积扩张到了2240万平方公里,虽不及沙俄巅峰,但已经基本持平了。

除此以外,苏联的国际影响力是远超沙俄的,他们在东欧有一大帮小弟,罗马尼亚、波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等。

这还没完,苏联还在海外拥有30多个军事港口,在全球和老美针锋相对,成为了势均力敌的对手。是当时全世界唯二的超级大国。

吃下这么多地盘,会不会遭到反噬呢?这是很明显的事情,毕竟文化和民族融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苏联和沙俄一样,都操之过急了。

贪多嚼不烂!沙俄侵略了这么多邻居,苏联解体后终于遭到了反噬 - 天天要闻

苏联解体前后,出现了同室操戈的现象

苏联在招揽小弟的过程中,其实并不顺利。有些小弟发现,西欧那帮国家,在得到老美的马歇尔计划支持后,逐渐走上了富裕之路,他们眼馋啊。

想想也是,一墙之隔,只是因为跟着的老大不同,就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差距,这谁看了都会不舒服。

为此,苏联的小弟们,纷纷开始闹情绪,打算脱离苏联的摆布,跟着西欧国家一起捞钱。结果苏联老大哥不舒服了:兄弟们,苦日子只是暂时的,熬一熬,你们会发现,习惯就不觉得苦了。

小弟们哪里听劝,先是波兰打算脱苏,结果被摁住了。后是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小弟打算脱苏,苏联直接把坦克开到了人家首都,同样摁住了。阿尔巴尼亚被吓了一跳,大哥就是这么对待小弟的?仗着自己距离远,阿尔巴尼亚索性退出了华约。

人心一旦散了,想要靠蛮力摁住是不可能的。东欧剧变后,一众小弟集体脱离了苏联的束缚,华约就此解散。不久之后,苏联也解体了。

贪多嚼不烂!沙俄侵略了这么多邻居,苏联解体后终于遭到了反噬 - 天天要闻

苏联解体以后,把个烂摊子留给了俄联邦,也就是现代俄罗斯。俄罗斯是俄国的另一个朝代,他们当然也想着恢复祖业。

奈何前10年俄国兜里没钱,能自保就不错了。千禧年以后,俄罗斯才真正靠贩卖资源慢慢强大了起来。这个国家一旦强大,就会想着开疆拓土,至少得考虑恢复祖业,这是刻在基因里的东西,很难改变。

所以说,俄罗斯曾经在2002年搞出了一个集安组织,打算拉上苏联旧部,重新整合成一个集团。奈何这个集团一直不愠不火,没能成气候。

干啥都得靠自己啊,为此,俄罗斯改变策略,开始单干。第一步自然是收复失地,拿下克里米亚,重回黑海,就成了重中之重。

没想到2014年俄罗斯能轻轻松松从乌克兰手里夺取克里米亚,西方世界也没什么动静,尝到甜头以后,便有了后来的俄乌战争。

这次如果俄罗斯能稳稳地拿下乌东四州,那他们距离恢复祖业又近了一步,而且就更加自信了。但如果败了,估计要面临一战后的局面了。

贪多嚼不烂!沙俄侵略了这么多邻居,苏联解体后终于遭到了反噬 - 天天要闻

俄国为什么没有汉族

俄罗斯与我国紧密接壤,且有194个民族,但唯独没有一个民族是汉族。这可真是奇了怪了,该国内有鞑靼人、阿拉伯人、犹太人,可以说是一个兼容并包的国家。但没有汉族,这事儿该怎么解释?

要知道,我们国内还有1万多俄族人,他们跟我们靠这么近,且占领了我国15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为什么没有汉族人呢?

我认为这是一种文化不自信的体现,俄文化十分强势,所到之处必须让殖民地上的人学习俄文化。但是在入侵到我国领土后,他们变得不自信了。

因为汉文化的融合能力,并不比俄文化差,甚至更强。汉文化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以及非常顽强的生命力和融合力。如果在不靠武力威胁的情况下,俄族人和中国人生活在一起,俄族人大概率会被汉化。

历史上北方游牧、渔猎民族汉化的现象实在是太多了。

五胡乱华的时候,匈奴族就已经是一个高度汉化的民族了。

南北朝时代的北魏,更是在北魏孝文帝时期,进行了汉化改革,不仅把都城从北方的平城,迁到了洛阳,连皇族的姓氏,都从拓跋氏改成了元氏。

唐朝以后,契丹、女真、党项等民族,纵然拓地千里,拥有很强的军事能力,但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汉化改革,没办法,汉文化比他们的文化,更有优越性。

强盛如元朝,也有过一段汉化的过程。只不过他们存在时间太短,没来得及汉化完成,就被赶出了中原。

清军入关以后,清廷从上到下都开始了一波汉化,尤其是皇族,不学习汉文化,基本都没法成为继承人。康熙、乾隆更是汉文化的推崇者。

由此可见,汉文化的融合能力实在是太强了,在其他文化面前,具有很强的优势。俄文化原本十分自信,可遇上汉文化以后,有点儿害怕了,万一被融合了,那他们就失去原有的独特性了。再说了,俄国与中国接壤,成立一个汉族自治地,万一哪天他们思乡心切,连人带地一股脑回去了,那该咋整?

与其备受担忧,倒不如彻底与之隔绝。可境内那么多深受汉文化影响的中国人该怎么处理呢?要么处理掉,要么赶走,反正俄国境内不能出现汉文化传承者的聚居地。当然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使得远东地区慢慢被他们给消化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有市民宣传电影《731》,女童自发留言“爱我中国” - 天天要闻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有市民宣传电影《731》,女童自发留言“爱我中国”

极目新闻记者 王柳钦5月4日,极目新闻记者在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现场看到,虽然天空飘起了小雨,但门口还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长队,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铭记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游客在雨中排起长队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入口处,有市民携带电影《731》海报进行自发宣传。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龚...
探秘秦皇陵百戏俑与青铜水禽 - 天天要闻

探秘秦皇陵百戏俑与青铜水禽

考古实证,秦始皇帝陵根据“若都邑”的理念来营建,都邑里有政治、军事,也有宫廷生活、文化娱乐。秦朝的休闲生活会是怎样的景象?5月4日,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寻古中国·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戏水禽》带你通过考古研究新成果,对秦朝文化娱乐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么人?秦始皇帝陵东南部...
一查吓一跳,李嘉诚资产大揭秘:英国才是他的“金库” - 天天要闻

一查吓一跳,李嘉诚资产大揭秘:英国才是他的“金库”

如果说全世界最会赚钱的人是谁?李嘉诚绝对排得上号。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前阵子那桩港口交易闹得人尽皆知,一边是国家利益,一边是家族资产,李嘉诚站哪边,大家其实心里都有点数。港口本来要卖给美国财团,还好有关部门及时叫停。
琉璃河考古队节日在岗:当“90后”遇上“3000后” - 天天要闻

琉璃河考古队节日在岗:当“90后”遇上“3000后”

房山区琉璃河镇,开满野花的草丛上,挖开了深浅不一的坑,每个都有专属的数字加字母编号。这处小型发掘现场,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东段一部分。五四青年节,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后”考古人员面朝黄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刮去层层覆土,专心致志地在“护城河”底搜寻古人留下的蛛丝马迹。安妮娜在发掘现场复核...
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 天天要闻

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新华社南京5月4日电 题: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新华社记者郑冬睿、张晨光、陆华东摇开档案柜,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开一册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资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工作人员缪磊开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闻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还原历史背后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为美国这个超级霸主来说,为何总是喜欢将苦难和威胁强加于其他国家。所以动不动就是开两艘航母战斗群过去威胁,或者极限施压,或者就是直接的战
【前沿精选】技术官僚、民粹主义和国际组织的(去)合法化 - 天天要闻

【前沿精选】技术官僚、民粹主义和国际组织的(去)合法化

前沿精选 学刊简介《国际关系前沿》是国政学人学术共同体发起创办的电子刊物,旨在述介国际关系领域具有开创性、前沿性、学理性、实证性、思辨性的研究成果,梳理国际关系领域主要期刊新近发表的学术成果,以此搭建了解国际学术前沿的便捷窗口。目前已更新至2025年第2期(总第20期)。 获取本期《国际关系前沿》全文渠道1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