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承认看错了,中国又成功了

2023年12月30日23:25:05 历史 1910


美国人承认看错了,中国又成功了 - 天天要闻

中国是有5000年历史,一个智慧的古国,思维行动都是深谋远虑,放眼未来的!美国人根本看不明白,当初中国搞中欧班列,美国人都在看笑话,认为肯定失败!

结果遭到打脸,中国靠中欧班列,扩大了贸易,广交了朋友,还赚了大钱,美国惊呼,太意外了,中欧班列的存在,对美国海运造成重大影响!

美国人承认看错了,中国又成功了 - 天天要闻

当初中国修建中欧班列时,美国人一直在冷嘲热讽,认为耗费资金太大,途经国家的太多,情况复杂,可以肯定的认为这个项目输定了!

没想到基建狂魔不是吹的,中国很快就建成了中欧班列,相较于海运,中欧班列不仅速度比海运快十几倍,而且更加安全,已经开行了超过5万列,运输了超过400万标准箱,服务范围覆盖欧亚超过70个城市,目前中欧班列的运输能力根本都无法满足亚欧国家的全部需求,可以说是供不应求。

美国看到大获成功,又玩起了老套路,认为当初的看法错了,中欧班列太受欢迎,影响了美国的海运,甚至有美国媒体呼吁应该停止这项业务!

美国人承认看错了,中国又成功了 - 天天要闻

美国人这是老毛病犯了,又夸大其词,中欧班列虽然有速度优势,但是运输量太小,只是海运的补充,根本不可能威胁到海运,目前海运仍然是贸易运输的主力军,美国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所以又提出荒唐可笑的要求。

中国人荣辱不惊,事实上中欧班列初期是亏损的,现在才渐入佳境,中国人也眼光长远,不在意一时的得失,事实证明,中国人建设的中欧班列不仅承载着欧亚的货物运输,更是将欧亚与中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相信中欧班列未来会更加辉煌!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从胯下之辱到千金一饭:看韩信如何将恩情淬炼成传奇 - 天天要闻

从胯下之辱到千金一饭:看韩信如何将恩情淬炼成传奇

秦末的淮水河畔,寒风裹挟着碎冰拍打在岸堤上。韩信蜷缩在芦苇丛里,腹中饥饿如烈火灼烧,他摸了摸腰间早已锈迹斑斑的青铜剑 —— 这是他唯一的体面,也是他最后的倔强。曾经的世家子弟,如今却要靠着钓鱼换钱果腹,若运气不好钓不到鱼,便只能在河边挨饿。
黄桥决战后,为何毛泽东预言粟裕“必成大器”? - 天天要闻

黄桥决战后,为何毛泽东预言粟裕“必成大器”?

1940年深秋的苏北平原,7000名新四军战士正面临16万国民党军的合围。指挥部里,34岁的粟裕伏在地图上,铅笔划过黄桥镇外的每一道沟壑——这个连军用地图都未标注的小镇,即将成为改写中国抗战史的关键坐标。
抗战结束后,假如不打解放战争,为何中国将走向深渊? - 天天要闻

抗战结束后,假如不打解放战争,为何中国将走向深渊?

1945年秋,重庆谈判桌上的烟灰缸里堆满烟蒂。毛泽东与蒋介石相对而坐,背后是八年抗战尚未散尽的硝烟,眼前是四万万同胞对和平的殷切期盼。当《双十协定》墨迹未干时,蒋介石却在日记中写道:“共党之要求,无异于要我自缚双手。”一年后,中原大地重燃战
名人谱:广东揭阳市历史上的十个名人 - 天天要闻

名人谱:广东揭阳市历史上的十个名人

在岭南大地的东南一隅,广东揭阳市宛如一颗镶嵌在潮汕平原上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不仅有着秀丽的山川风光,更孕育出了无数杰出的人物。他们在不同的时代,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书写着属于揭阳的传奇篇章。让我们一同走进揭
对标实战夯基础 从严从难练硬功 - 天天要闻

对标实战夯基础 从严从难练硬功

练兵如逆水行舟,懈怠则退;战备似悬梁之剑,松懈即危。近日,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南平支队福安大队以实战打赢为导向,以坚韧战斗精神为根基,以精细保障为后盾,层层推进、步步发力,让大练兵活动在队伍中持续翻涌、愈燃愈烈。此次大练兵活动紧密围绕实战需求,涵盖了多个关键领域。在体能训练方面,该大队严格遵循 “基础...
可怕的历史 揭秘14世纪最残酷的酷刑:犹大的摇篮 - 天天要闻

可怕的历史 揭秘14世纪最残酷的酷刑:犹大的摇篮

说到中世纪的欧洲,尤其是14世纪的西班牙,很多人脑海里可能会浮现出宗教裁判所那阴森森的画面。那是个信仰压倒一切的时代,教会为了维护所谓的“正统”,不惜用各种极端手段对付那些被贴上“异端”标签的人。其中,有一种刑具叫“犹大的摇篮”,光听名字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