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2023年12月13日17:07:10 历史 1805

文|地理研究所

编辑|地理研究所

前言:

俄罗斯乌克兰,这两个同宗同族,原本生活在一起的好兄弟,为何会在2022年2月24日这一天,彻底撕破脸皮刀兵相向呢?有人说是司机倒向了西方成了“叛徒”;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有人说是老美与战斗民族的大国博弈;还有人说,这是俄乌的历史恩怨造成的。怎么说呢?都对,也都不全对,最起码在我看来,都没说到根上。

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知道乌克兰这个国家是怎么来的吗?

肯定有人要拿“基辅罗斯”说事了,说这是个伟大的帝国,不仅公元9世纪叱咤欧洲大陆,还搞掉了俄国不少地盘。是,基辅罗斯确实厉害,可建立基辅罗斯的人和现在的乌克兰人压根不是一波,人家是北欧人,不是斯拉夫人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17世纪到18世纪,乌克兰复兴主义才开始抬头,本着“一家人一起过”的原则,乌克兰人愿意投靠俄国人,于是公元1654年“第一次俄乌融合”开始。此时真正意义上属于乌克兰人的土地非常小,位于第聂伯河左岸,是乌克兰民族和文化的核心地带,可即便如此,乌克兰人仍然先后饱受了来自波兰-立陶宛联邦瑞典人和鞑靼人的入侵和压迫,日子并不好过。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18世纪到19世纪,俄国先后完成了对波兰的两次瓜分,又从鞑靼汗国以及奥斯曼帝国手中拿到了大量地盘,其中包括“右岸乌克兰”地区以及黑海北岸和亚速海北岸的“新俄罗斯”地区。鉴于乌克兰投靠了自己,同时也需要与西欧之间存在战略缓冲区,沙皇大手一挥,直接把这些新打下来的地盘全部赏赐给了乌克兰,由此,乌克兰领土大幅增加,由于这些地区内的种族繁多,文化差异巨大,也进而出现了乌克兰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时间来到1917年,苏维埃推翻了沙皇统治,枪毙了老皇帝一家,1922年,苏俄正式成立,乌克兰随之向红色大家庭交了投名状,作为回报,苏俄把一战时从奥匈帝国手里分出来的,“西乌克兰”和“外喀尔巴阡”两个地区划给了乌克兰。说个冷知识:苏维埃的导师列宁同志就是乌克兰人,这次切割地盘就是列宁主持的。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二战爆发后,乌克兰作为苏联大家庭的一份子,可谓出钱又出名,为赢得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同盟国赢得胜利后,苏联以战胜国的身份迅速崛起为超级大国,成为世界两极中的一极。

此时乌克兰作为苏联与西方地缘上的天然缓冲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让优势变得更明显,斯大林再次将大片领土分割给乌克兰,其中包括原本属于罗马尼亚的北布科维纳、北比萨拉比亚以及南贝萨拉比亚。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当然没有,因为俄乌战争最重要的导火索——克里米亚半岛此时还没在乌克兰手中。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1954年,斯大林的时代已经结束,赫鲁晓夫带领下的苏联已经不复当年之勇,然而他依旧没有慢待乌克兰,把克里米亚送了过去。至此,经过沙皇、列宁、斯大林和赫鲁晓夫的多次慷慨解囊,才有了一个地缘复杂,民族众多,文化迥异的现代乌克兰,换句话说,和其他靠着征服、掠夺扩大地盘的国家不同,乌克兰完全是被送出来的,是自己躺出来的。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现代乌克兰是缺少历史的,也缺乏实践和历练的年轻国家。从苏联解体后独立到今天,其作为主权国家的时间仅有短短三十余年。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苏联的解体对于几乎所有东欧国家的历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包括俄罗斯和乌克兰。前者继承了前苏联7成的遗产,后者分到了剩下的3成,就像一个没有了家长的大家庭,大家都不愿意吃大锅饭,觉得分出去才能混得更好,于是开始分家,可房子谁多拿一间,钱谁多要一分,欠的债又怎么去还,就成了大问题,从这一点看,国家和小家其实没什么区别。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克拉夫丘克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辩论,甚至一度演变为激烈的争吵,他们谁都不愿意多让一步,叶利钦表示,如果乌克兰让俄罗斯的利益受到损害,就拒绝输送石油和天然气,而克拉夫丘克作则以不为俄罗斯提供粮食和钢铁作为反击,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手里都拿捏着对方的命脉,只不过王牌不打出去,是时机未到而已。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当时不管是俄罗斯民众还是乌克兰民众,看着两个领导人为了自己的人民,不顾面子,拼了命的博取利益,都笑得合不拢嘴,只是他们都没想到,短短三十年后,从争吵变成了刀兵相向,让前苏联的荣光彻底黯淡。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当然了,俄乌因为分家已经产生了嫌隙,但还不至于到火拼的地步,真正让两国注定一战的直接原因,来自美西方的欺骗,或者说战斗民族轻易的相信了西方的所谓“契约精神”,而乌克兰,则是最后的底线。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当年老美为了防止和苏联爆发直接冲突,采用了“缓兵之计”,承诺,只要苏联将东德驻扎的40万苏军撤离,并且促成两德合并,那么北约将不会东扩,以便让苏联与欧洲之间有足够的安全空间,为了让苏联安心,还在地图上标出了一条所谓“安全线”。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咱就说这话让咱们小老百姓都不能信,可当时的苏联信了,以为美西方一定会恪守“契约精神”。老美一句话,戈尔巴乔夫就把40万军队,原封不动的拉回了国,这相当于直接放弃了二战后苏联在欧洲获得的所有利益。老美成功完成了“一两拨千金”,堪称奇迹。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可北约是怎么回报的呢?1999年,第一次东扩,反俄情绪高涨的波兰、捷克匈牙利三国加入北约;2004年,第二次东扩,包括波罗的海三国在内的总计七个国家加入北约;2009年,第三次东扩,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加入;2017年,第四次东扩,黑山宣布加入北约;2020年,第五次东扩,北马其顿加入北约;2022年,第六次东扩,芬兰和瑞典成为北约成员国。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其中第一次东扩是克林顿在任期间完成的,第二次是小布什主导的,第三次是奥巴马的手笔,第四次和第五次是川普主持的,最后一次则发生在拜登上任之后。什么意思?原本老美承诺给苏联的“北约绝不东扩”的承诺,完全无效,那份文件就是一堆垃圾,冷战结束后的历任美国总统,全部食言。当年不向东走一公里,变成了如今分六步走了1000多公里,直接干到了俄罗斯的家门口。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大块的战略缓冲区被北约蚕食殆尽,仅剩乌克兰与白俄罗斯两个国家,而乌克兰国内在爆发了两次“颜色革命”后,亲西方派强势上台,全国上下弥漫着反俄情绪,加入欧盟或北约更被提上议程。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乌东是距离俄罗斯本土最近的地方,差不多相当于北京到山海关的距离,如果乌克兰在下一轮北约东扩中如愿以偿,这无疑是把大炮架在了俄罗斯家门口,试想当年鬼子打到了山海关,你听到了急不急?这是一个道理,不是俄罗斯理不理性,爱不爱好和平的问题,是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你国家最后的防线即将被突破。

就像老美的俄罗斯问题专家米尔斯·海默说的:“是我们有错在先,没有遵守当年的契约,你可以去教训北极熊,但不能一次又一次去戳熊的眼睛,那么它肯定会反击”。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从克林顿到小布什,从奥巴马到拜登,每一任都去挑衅战斗民族,普京不是戈尔巴乔夫,也不是叶利钦,他忍不了,也没有了忍下去的余地,既然战斗无可避免,那就先下手为强,这就是普京发动“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的原则。与其说他是个“战斗狂人”,不如说是美西方步步紧逼下的无奈之举,别忘了,他也曾试图走进欧洲,融入西方。好了,今天咱们就说到这里。大家对此怎么看?认可这些观点吗?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有市民宣传电影《731》,女童自发留言“爱我中国” - 天天要闻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有市民宣传电影《731》,女童自发留言“爱我中国”

极目新闻记者 王柳钦5月4日,极目新闻记者在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现场看到,虽然天空飘起了小雨,但门口还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长队,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铭记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游客在雨中排起长队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入口处,有市民携带电影《731》海报进行自发宣传。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龚...
探秘秦皇陵百戏俑与青铜水禽 - 天天要闻

探秘秦皇陵百戏俑与青铜水禽

考古实证,秦始皇帝陵根据“若都邑”的理念来营建,都邑里有政治、军事,也有宫廷生活、文化娱乐。秦朝的休闲生活会是怎样的景象?5月4日,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寻古中国·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戏水禽》带你通过考古研究新成果,对秦朝文化娱乐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么人?秦始皇帝陵东南部...
一查吓一跳,李嘉诚资产大揭秘:英国才是他的“金库” - 天天要闻

一查吓一跳,李嘉诚资产大揭秘:英国才是他的“金库”

如果说全世界最会赚钱的人是谁?李嘉诚绝对排得上号。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前阵子那桩港口交易闹得人尽皆知,一边是国家利益,一边是家族资产,李嘉诚站哪边,大家其实心里都有点数。港口本来要卖给美国财团,还好有关部门及时叫停。
琉璃河考古队节日在岗:当“90后”遇上“3000后” - 天天要闻

琉璃河考古队节日在岗:当“90后”遇上“3000后”

房山区琉璃河镇,开满野花的草丛上,挖开了深浅不一的坑,每个都有专属的数字加字母编号。这处小型发掘现场,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东段一部分。五四青年节,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后”考古人员面朝黄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刮去层层覆土,专心致志地在“护城河”底搜寻古人留下的蛛丝马迹。安妮娜在发掘现场复核...
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 天天要闻

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新华社南京5月4日电 题: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新华社记者郑冬睿、张晨光、陆华东摇开档案柜,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开一册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资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工作人员缪磊开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闻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还原历史背后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为美国这个超级霸主来说,为何总是喜欢将苦难和威胁强加于其他国家。所以动不动就是开两艘航母战斗群过去威胁,或者极限施压,或者就是直接的战
【前沿精选】技术官僚、民粹主义和国际组织的(去)合法化 - 天天要闻

【前沿精选】技术官僚、民粹主义和国际组织的(去)合法化

前沿精选 学刊简介《国际关系前沿》是国政学人学术共同体发起创办的电子刊物,旨在述介国际关系领域具有开创性、前沿性、学理性、实证性、思辨性的研究成果,梳理国际关系领域主要期刊新近发表的学术成果,以此搭建了解国际学术前沿的便捷窗口。目前已更新至2025年第2期(总第20期)。 获取本期《国际关系前沿》全文渠道1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