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如何从越南全面撤军?达成停火到撤军花了2年,原因很"美国"

2023年12月04日07:08:04 历史 1919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通过谈判寻求越南问题的和平解决,是尼克松政府用来同施加军事压力的做法相配合,以求实现“越南化”计刘的重要手段,也是为了平息国内舆论不满而不得不采取的办法。

为此,尼克松政府始终未放松和谈的努力。


1、和平谈判的分歧


然而,政府内部在谈判态度上存在分歧。以国务卿罗杰斯为代表的一些人对谈判抱很大期望,并且不主张在谈判中采取过分强硬的方针,以免引起舆论和国会的指责。

美国如何从越南全面撤军?达成停火到撤军花了2年,原因很"美国" - 天天要闻


尼克松本人对谈判持怀疑态度,他不相信在军事形势根本改变之前,谈判会有任何结果。

尽管如此,巴黎谈判从1969年3月22日开始,第一次进入了实质性会谈。

5月8日,在巴黎谈判的第16次全体会议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提出了一项包括10点内容的和平方案。方案要求美国无条件地从南越撤走,解散南越傀儡政权,并由美国赔偿战争损失。

方案还建议由南越所有主张和平、独立和中立的社会各阶层以及各种政治倾向的人士组成联合政府。

5月14日,尼克松发表电视讲话,提出了一项八点建议的和平计划。计划放弃了要求河内在美国之前六个月撤退的主张,建议双方在协议签订后一年内同时撤军。计划还建议建立一个国际机构,负责监督停火、撤军以及在南越举行自由选举。

但是,美国的计划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方面,关于美军无条件撤退和解散傀儡政权的要求相去甚远。

8月14日,基辛格北越代表春水在巴黎开始举行秘密会谈。但会谈未能使双方立场有任何实质性的接近。

1970年2月21日,基辛格在巴黎同越南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黎德寿,开始举行秘密会谈。黎德寿是作为春水的特别顾问来参加谈判的。至4月4日,会谈共举行三次。由于双方在谈判中,均不放弃各自的立场,秘密会谈未能取得任何结果。

1970年下半年,美国加紧了和谈的步伐。7月份,白宫任命戴维·布鲁斯为新的和谈代表。7月5日,基辛格向越南北方建议再次举行谈判。9月7日,基辛格与春水在巴黎会晤。基辛格向春水提交了一份12个月的撤军时间表,并表示美军将在战后全部撤退,不留留守部队、基地或顾问,但仍坚持“共同撤军”的原则。

美国如何从越南全面撤军?达成停火到撤军花了2年,原因很"美国" - 天天要闻


9月17日,越南南方临时革命政府外交部长阮氏萍,在巴黎公布了一项新的八点和平纲领,要求美军在1971年6月30日之前全部无条件地撤退,并建议在南越成立不包括阮文绍政权主要头目组成的临时联合政府。纲领排除了与阮文绍和阮高其的任何南越政权举行谈判的可能性。但是这一纲领遭到美方的拒绝。


2、谈判的突破性进展


针对阮氏萍提出的和平纲领,1970年10月7日,尼克松提出了一个新的全面纲领。在这个纲领中,尼克松建议就地停火,包括在整个印支停止轰炸。他还建议举行一次和平会议,以结束印支各国的战争,并表示愿就美军全部撤退的时间表进行谈判。

但他仍坚持共同撤军,并拒绝对方关于政治解决的方案。次日,春水在巴黎发表声明,拒绝了尼克松的建议。

整个1970年,越南问题的谈判未能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双方都作出了某些让步的姿态,但在撤军、联合政府的组成和释俘等关键问题上,仍然存在根本的立场分歧。

1971年5月31日,美国又提出了一项七点纲领。迫于国会要求规定撤军期限的压力,纲领提出愿规定一个全部撤军的期限,并放弃共同撤军的要求。纲领的实质是把撤军、停火、释俘等军事问题与政治问题分开解决。

7月1日,阮氏萍又发表一个新的方案,提出以撤军换取释俘的建议。在7月12日的会谈中,将双方的建议逐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多数问题上(包括全部撤出美军的原则、释俘、重新确认1954年和1962年日内瓦协议、以及实现国际监督下的停火等),双方的立场是接近的,有可能达成一致协议,但在越南问题的政治解决和战争赔偿两个问题上,仍存在基本分歧。

美国如何从越南全面撤军?达成停火到撤军花了2年,原因很"美国" - 天天要闻


最后,双方的分歧,实际上已缩小到一个问题,即关于南越的政治安排。政治解决方案成了双方在谈判中斗争的焦点。越南北方坚持以撤换阮文绍作为政治解决的先决条件,而美国则重申不能以牺牲南越政权为代价。

1972年10月,美国和越南北方的谈判进入了关键性阶段,对尼克松来说,谈判将决定越南问题能否在11月7日总统选举前获得解决。

据尼克松政府的分析,鉴于美国在1972年实现了同中国的和解并同其建立了缓和,以及鉴于尼克松竞选获胜的形势日趋明朗,谈判的形势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有利。

10月8日起,谈判终于取得重要进展。越南北方提出了一项新的建议,同意把军事问题和政治问题分开解决,并放弃了原先关于建立联合政府的要求,代之以建立一个由三方同等人数组成的“民族和解与和睦全国委员会”,从而在解决政治问题上作出了关键性的让步。

双方就协议达成基本一致后,同意于10月31日在巴黎签署协定。

与此同时,尼克松政府又加紧向阮文绍政权施压。尼克松在致阮文绍的信中表示,除接受协议外,“我们别无其他合理办法可供选择”。

在另一封措辞强硬的电报中,尼克松向阮文绍指出:

“如果我们之间显而易见地走向分歧的趋势继续下去,美国对你和你的政府提供支持的必要基础势必遭到破坏。”

会谈的突破性进展,使基辛格在10月26日的记者会上匆匆宣称:

“我们相信和平在望。我们相信很快就会缔结一项协定。”

基辛格的“和平在望”的说法引起了大量的猜测,使尼克松在大选前夕处于非常微妙的地位。为不让越南北方利用大选机会,在达成最后协议时得到好处,同时避免被国内反对派指责为利用协议达到竟选目的,尼克松在他竞选获胜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决定推迟协议签署的日期。

美国如何从越南全面撤军?达成停火到撤军花了2年,原因很"美国" - 天天要闻


这一拖延行动遭到越南北方的激烈抨击。


3、停火的达成


11月7日,尼克松在选举中取得了压倒优势的胜利。11月20日,巴黎和谈继续进行。然而,由于谈判不再受美国大选的影响,双方的立场又变得强硬起来,谈判再次陷入僵局。

尼克松决定施加新的军事压力。12月17日,美国在海防港重新布雷,并出动大批B-52飞机对越南北方进行狂轰滥炸。

圣诞节前一周恢复的轰炸引起了舆论和国会的强烈反应,迫使尼克松不得不实行圣诞节24小时停火。

在越南北方同意于1973年1月8日重开谈判后,尼克松决定从12月29日起暂停轰炸。

双方又起草好协定的全部文本,包括有关签字的条款。

1月15日,美国无限期地停止了对越南北方的轰炸和布雷。1月16日,尼克松在给阮文绍的信中表示,他已决定签署协定。

1月18日,华盛顿与河内共同宣布,巴黎谈判将于1月23日复会,“以便完成协定的文本”。1月23日,尼克松向全国发表讲话,宣布巴黎和谈达成协议,越南停火将于1月27日开始。


4、巴黎协定的达成


1973年1月27日,参加巴黎会议的越南民主共和国、美国、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和西贡政权四方,在巴黎正式签订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

协定规定:

美国和其他国家,尊重1954年关于越南问题的日内瓦协议,所承认的越南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美国承担义务,在协定签字后60天内,从越南南方撤出全部美军及其同盟者的军队和军事人员,不再继续对越南南方的军事卷入,不干涉越南南方的内政,保证尊重越南南方人民的自决权;越南南方人民将通过普选决定越南南方的政治前途,由阮文绍的代表和民族解放阵线代表,共同组成的民族和解与协调全国委员会,将在国内执行各项协议,并在国际监督下组织选举;一个由加拿大匈牙利印度尼西亚波兰组成的国际管制监督委员会将对停火实行监督。

1月27日午夜,停火生效。至此,美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历时12年零26天的战争告终。

美国为这场战争付出了1360亿美元和46000条生命的代价。美国在这个亚洲小国投下的炸弹远远超过了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各个战场的投弹总数。

美国如何从越南全面撤军?达成停火到撤军花了2年,原因很"美国" - 天天要闻


战争杀伤了几百万越南人,造成了成千上万的难民,并且几乎毁灭了这个国家的文明。在许多美国人看来,这场战争违背了美国的理想与道德准则。战争的结局表明,先进的武器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无法对付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斗争,美国尽管是一个超级大国并非“无所不能”。

为担当起“世界警察”的角色,它不得不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战争使美国的国际形象黯然失色,影响锐减,失去了世界的信任。

战争严重地削弱了美国的力量,使这个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始终担任“世界警察”、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的超级大国面临从顶峰走向相对衰落的历史转折。

越南战争对美国的影响是深远的。它给美国人民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创伤,给美国社会带来的严重的后遗症在战争结束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消除。


5、越南形势的反转


1973年1月27日,《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在巴黎正式签订。美国历史上在海外从事的最长的一次战争告终。

但是,越南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并未停止,越南南北方之间的军事冲突仍在继续。南越阮文绍政权在巴黎协定签订后,一直拒绝履行协议的条款。它的顽固态度排除了南北方之间在巴黎协定的基础上实施妥协的可能。

据一些西方军事家估计,停战初期,越南北方还不具备在军事上打败阮文绍政权的条件,南越政权在军事力量上占有优势。它的军队继续扩大,后备力量充足。

美国对南越的军事援助在停战后有所减少,但数额仍然巨大,而且南越军队还拥有美军撤退时移交的大量武器装备。南越政权依仗着它的军事优势,拒绝认真实施和平协定,并不断向越南南方解放区发动蚕食进攻,妄图在整个南方建立统治。

然而,南越政权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正面临新的困难。

由于阮文绍政权不断破坏和平协定的实施,并在军事上发动进攻,它在广大厌战的人民群众中陷于孤立。

美国如何从越南全面撤军?达成停火到撤军花了2年,原因很"美国" - 天天要闻


与此同时,南越政权内部的权力斗争愈演愈烈,各派政治力量相互倾轧,以致许多政界要人对美国撤退后的前景丧失信心,巴黎协定签订前,美国在越南驻军曾经刺激了南越经济的发展。它为南越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成为南越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美军的撤退和当时世界性的能源危机使南越财政收入锐减,并使物价大幅度上涨。与此同时,政府官吏的贪污腐败日益严重。

这一切都激起了南越广大群众的不满,加深了傀儡政权的危机与不稳。

巴黎协定签订后,美国为能从越南撤军,从而在军事上卸掉了一个沉重的包袱而感到庆幸。基辛格承认,“我们并没有在确保永久和平方面取得成功。我们取得的成功是把由我们作出决定变成了由越南人去作出决定”。

但是,美国要想在撤军之后,继续维护它在印支的利益并非易事。

首先,由于“水门事件”的困扰,美国政府已无法在越南问题上采取坚决果断的行动。

其次,国会对继续卷入印支采取种种阻挠办法。它对南越当局永远无法满足的依赖也感到厌烦,不再愿意为它提供大量的援助。

尽管福特政府重申美国对南越承担的义务,并保证将向西贡政权提供“充足的”援助,美国总统权力的削弱以及国会的反战情绪,使福特政府难以对越南形势的变化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

1974年,南越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解放武装力量的数量不断扩大,装备得到补充与改善。

他们挫败了西贡政权的“蚕食”进攻,重新控制了许多被夺走的地区。而南越政权的军队尽管在数量上和装备上占据优势,在战略上却暴露出致命的弱点。它的战线太长,兵力分散,缺乏灵活性与机动性,加上军队士气低落美援减少,形势逐渐有利于解放武装力量。

1974年底,越南北方制订了一项计划,设想用两年时间,通过发动连续的进攻,为1976年实行总攻与起义铺平道路。

越南北方还对美国重新在军事上干涉越南的前景作了比较准确的估计。

早在1973年4月,它就认为由于面临经济衰退石油危机和“水门事件”,美国在撤退后不会再回到越南来。

美国如何从越南全面撤军?达成停火到撤军花了2年,原因很"美国" - 天天要闻


1974年10月,越南北方得出结论,认为“美帝国主义将难以直接干涉”,“如果傀儡政权处于完全崩溃的危险境地,我们必须警惕美国用空军或海军进行干涉,这不是要扩大战争而是为了拯救西贡政权。他们使用步兵的可能性很小,但我们必须继续监视其阴谋,保持警惕,并准备进行回击。不论他们如何干涉,都无法拯救西贡政权,使其免于崩溃”。

从1975年年初起,整个印支形势的发展要比人们预料的快得多。

1月初,解放武装力量攻下了西贡以北的一个省及其首府,这是自越南战争爆发以来,解放武装力量在南越控制的第一个省。

3月26日,美国宣布开始从南越第二大城市岘港撤退,3月29日,解放武装力量进驻岘港市。3月底,解放武装力量在没有遭遇多大抵抗的情况下又夺取了13个省。

西贡政权损失了35%的军队和40%的武器装备。至此,解放武装力量在军事上已完全占有优势。


6、美军从南越的仓皇撤退


在这种情况下,福特敦促国会增加援助。他表示,美国“不能不顾那些正在战斗的国家”,如果美国不采取“坚定态度”,它将在世界上失去信誉。

但是,他向南越和柬埔寨傀儡政权,提供军援的要求在国会遭到强烈的反对。人们普遍认为,在南越局势已无法挽回的情况下,福特的请求不过是为了把南越最终丢失的责任推给国会罢了。

4月14日,参议院外委会成员向福特政府表达了明确而又强烈的意见,要求美国迅速撤离南越。

纽约州参议员贾维茨对福特说:“我将给你大笔款项供撤退用,但作为军事援助,我一分钱也不会给你。”

在南越,解放武装力量节节推进,向西贡进逼。美国“大使馆”眷属悄悄撤离。4月21日,阮文绍发表广播讲话。他在愤怒指贲美国抛弃了南越之后宣布辞职并逃离南越。

4月26日,解放武装力量开始执行被称作“胡志明战役”的总攻计刻。它的部队分多路向西贡进逼。

美国如何从越南全面撤军?达成停火到撤军花了2年,原因很"美国" - 天天要闻


4月30日上午,南越政权头目通过电台向南越军队下达了放下武器的命令。接着,解效武装力量先头部队进入西贡,占领了独立宫,战争遂告结束。

越南人民通过长期艰苦奋斗与牺牲,终于在民族解放与统一祖国的斗争中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对美国来说,柬埔寨的形势要比南越更糟。1975年初,柬埔寨爱国武装力量在金边周围形成了包围圈。4月1日,朗诺逃亡夏威夷。4月17日,爱国武装力量攻占金边,推翻了朗诺政权,成立了民主柬埔寨。

另一个印支国家老挝避免了最后一场军事冲突。1973年停火与建立联合政府之后,巴特寮通过选举夺取了地方政权。1975年12月2日,老挝国王退位。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宣告成立。

美国在印支战争中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它在战争中的阵亡人数为45943人,非战斗死亡为10298人,失踪2477人,总数为58718人。战争的直接耗资在1120亿至1550亿美元之间,加上非直接耗资以及其他同战争有关的损失,估计总的经济损失达到9250亿美元。

政治代价则是难以估量的,最主要的是国内民心的涣散和人民对政府的不信任。

此外,战争还使总统与国会关系的恶化,发展到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地步。美国在世界上的形象也从未如此糟糕过,美国在世界各地的盟友对它的力量提出怀疑,使它处于十分孤立的境地。

美国从印支战争中得到的教训是惨重的。大多数美国入认为,美国不应当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打一场未经正式宣战、没有明确目标和得不到公众支持的战争。

美国花费如此高昂的代价干涉印支的内部事务已远远超出了它的利益范围,不能不认为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

美国如何从越南全面撤军?达成停火到撤军花了2年,原因很"美国" - 天天要闻


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已被证明无法对付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无论是军事上的卷入或是后来实行的“尼克松主义”都无法挽救美国在印支的最终失败。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 天天要闻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曹魏后期,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掌控曹魏大权,从此时起,司马氏开始夺政专权,此举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他们分别是王凌之叛,毌丘俭文钦之叛,诸葛诞之叛。这三次叛乱都是被司马氏平定的,同时也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 天天要闻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前段时间,我们在文物普查时遇到了沙尘暴,后来安全撤到了塔中镇。”新疆和田地区文旅局文博科科长、普查队长买提卡斯木·吐米尔说。当时全队的给养只剩下两箱矿泉水,在普查队距离塔中加油站还有50公里时,汽车指示灯亮起,提示燃油即将耗尽。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 天天要闻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今天,我们说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行为和决策引发了后世无尽的争论。欣赏他的人尊他为拯救汉族于水火的民族英雄,讨厌他的人斥其为双手沾满鲜血的杀人恶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闵!冉闵,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于公元 3
鲁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鲁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联鲁慕迅同志治丧小组5月9日发布讣告,湖北省文联离休干部、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一级美术师鲁慕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8日凌晨2时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岁。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 天天要闻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文 | 极耳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不过侬晓得伐,伊原来还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举办“DIVA演唱会”的阿姐,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而这也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当天的演唱会,阿姐诚意十足,除了换造型,全程没有下场。她唱了《勇敢的...
成汤:旷古仁君的形象 - 天天要闻

成汤:旷古仁君的形象

建立一个延续五百多年的王朝,商的开国君主必定上膺天命,获得了天神授予的合法性。推翻了延续数百年的夏王朝,商的君主必然下顺民心,得到了民众拥护的正当性。而真正赢得民心的,只能是仁慈,而不是武力。在很多后代的文献中,成汤被描绘成一位体恤民众、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