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北溪’管道爆炸事件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2023年11月14日15:15:31 历史 5366

美国《华盛顿邮报》和德国《明镜》周刊11日发表联合调查报道,称一名乌克兰军官“协调”参与了“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

“他在‘北溪’管道爆炸事件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 天天要闻

罗曼·切尔文斯基今年10月10日在基辅法院受审。(华盛顿邮报网站)

据该报道,这个名为罗曼·切尔文斯基的乌克兰特种作战部队上校在此次行动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但并非行动的策划人,而是“奉命行事”,其上司直接听命于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报道同时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被排除在该行动计划之外,对此并不知情;美国提前得知该计划,但曾要求乌方停止实施行动。这一报道引发广泛关注,也遭到不少质疑。俄罗斯学者认为,切尔文斯基只是个替罪羊,乌克兰不具备实施这次行动的能力,真正的幕后黑手是美国。美国企业家、亿万富翁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用一个词评论该报道:有趣。

昔日特工已沦为阶下囚

2022年9月26日,铺设在波罗的海海底、从俄罗斯通往德国的“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发生爆炸,出现多处泄漏点。事发海域的瑞典和芬兰政府初步调查认为,管道是被蓄意炸毁的,但没有说明谁应对此负责。之后,瑞典、芬兰和德国分别宣布对此事进行调查,但一直未公布关键结果。


《华盛顿邮报》和《明镜》周刊称,据乌克兰和欧洲多国官员以及了解该事件详情的人士透露,切尔文斯基在“北溪”管道爆炸事件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他曾在乌克兰特种作战部队服役,主要负责被占领地区的抵抗活动;他还在乌克兰军事情报机构和国家安全局担任高级职务,且在专业和个人方面与主要军事和安全领导人关系密切,非常适合帮助执行这项旨在掩盖乌克兰责任的秘密任务。报道称,这名48 岁的上校是“北溪”行动的“协调员”,负责管理后勤和支持一个6人小组,该小组使用虚假身份租用了一艘帆船,并使用深海潜水设备在天然气管道上放置了炸药。


“切尔文斯基并非单独行动,也不是这次行动的策划人”,《华盛顿邮报》引述知情人士的话称,切尔文斯基向乌克兰少将维克多·哈努什查克汇报,后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军官,直接向扎卢日内报告。因为该事件敏感,所有人士均以匿名方式参与讨论。


据报道,切尔文斯基目前被关押在基辅监狱,罪名是他在2022 年7月试图引诱一名俄罗斯飞行员叛逃到乌克兰时滥用职权。乌克兰政府称,切尔文斯基未经许可就采取了这次行动,且此次行动泄露了乌克兰机场的坐标,引发俄罗斯火箭弹袭击,造成一名士兵死亡,另有17人受伤。但切尔文斯基表示,他对俄罗斯的袭击不负有责任,且在实施行动时是按照命令行事,这次行动得到了扎卢日内的批准。他称,自己被逮捕和起诉是因为遭到报复,他曾公开表示,他怀疑泽连斯基最亲密的顾问之一、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为俄罗斯从事间谍活动。


关于“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切尔文斯基通过他的律师否认与之有任何关系。他在给《华盛顿邮报》和《明镜》周刊的一份书面声明中表示:“所有关于我参与北溪袭击事件的猜测都是俄罗斯的宣传,没有任何根据。”报道称,乌克兰政府发言人没有回应有关切尔文斯基参与袭击的一系列问题。

美媒:泽连斯基不知情,美国曾阻止


《华盛顿邮报》和《明镜》周刊并不相信切尔文斯基的否认。前者列举了他参与的多次秘密行动,包括2020年试图将俄罗斯的瓦格纳雇佣军战士引诱到白俄罗斯,逮捕他们并带到乌克兰接受审判,但这一行动也失败了。《明镜》周刊称,切尔文斯基以手段残暴闻名。


《华盛顿邮报》评论称,切尔文斯基在“北溪”管道爆炸事件中的角色,显示了基辅战时政府的复杂动态和内部竞争,乌克兰的情报和军事机构经常与其政治领导层关系紧张。报道称,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获得的报告,“所有参与和执行计划的人员都直接向扎卢日内报告,因此泽连斯基不会知道这件事”。知情人士称,乌克兰针对俄军的其他秘密行动也绕过了泽连斯基。


《华盛顿邮报》完全撇除了美方在此次事件中的责任。报道称,2022年6月,荷兰军事情报机构获得情报称,乌克兰可能计划袭击“北溪”管道。据知情人士透露,CIA官员通过中间人向扎卢日内转达态度,称美国反对此类行动。美国官员认为袭击已被取消。但事实证明,袭击只是推迟到了3个月后,除了出发点与原计划不同,该计划的关键要素,包括爆炸小组的人数,以及租用船只、潜水设备和假身份的使用,均保持不变。


泽连斯基和扎卢日内都曾公开否认乌克兰政府或自己和“北溪”爆炸案有关。《明镜》周刊称,安全界人士表示,很难想象至少乌克兰武装部队参谋部事先不知道“北溪”袭击事件。一位德国高级官员表示,他们知道的远多于公众所知。

马斯克评论:有趣


美国国务院前官员迈克·本茨12日在社交平台X(原推特)上发文评论《华盛顿邮报》的报道称:“在对着我们不明不白地说了一年谎话之后,《华盛顿邮报》终于投降了。”马斯克回应本茨的帖子称:“有趣。”


德国《世界报》的相关报道引起网民热议,12日已有700多条评论。不少网民要求“惩罚乌克兰”,不再为其提供任何形式的帮助,拒绝其加入欧盟。也有不少网友质疑美德媒体的报道,称这名乌克兰前特工已沦为阶下囚,看起来很瘦弱,如果他真的是主谋,为什么他没有从这一事件中得到好处?还有网友认为,新的报道可能又是一种“掩盖”,乌克兰特勤局不具备执行这次袭击的技术和后勤条件。▲

环球时报驻美国、德国特约记者 郑可 青木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于文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听到岳飞遇害,李清照做了什么? - 天天要闻

听到岳飞遇害,李清照做了什么?

绍兴十一年,岳飞在一天之内被十二道金牌紧急召回至临安。随即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但这只是一个幌子,是个缓兵之计,不久就被诬陷谋反,下了大狱。一时间朝野大骇!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 :“你们诬告岳鹏举谋反,究竟有何真凭实据?”秦桧奸笑一声:“其事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两岸关系一直是个敏感话题,尤其是“统一”这事儿一提起来,大家的耳朵都竖得老高。对此,台湾省84岁的前“监察院长”王建煊跳出来,抛出了一些关于统一后台湾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网上网下议论纷纷。历史咋回事儿?台湾跟中国大陆的关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闻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开放后,商鞅、秦国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发明了“秦制”这个概念。在他们看来,中国落后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导致了落后,商鞅罪大恶极,竟然还写了个《商君书》,提出“驭民术”,教君主们怎么进行愚民,简直十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 天天要闻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据法新社5月1日报道,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纳巴罗·卢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岁。美国老年医学研究组织和“追求长寿”组织称,现在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是115岁的英国萨里居民埃塞尔·卡特勒姆。“活到100岁,健康又长寿”,这是许多人向往的目标。长寿不仅取决于基因,更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大量研究已...
曹县莘冢集村 - 天天要闻

曹县莘冢集村

宣统二年地图莘冢集村位于曹县城西北8.2公里处。聚落呈正方形,东西、南北长约500米。全村总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3公顷,总人口6000余人。属青菏办事处。莘冢集村有夏莘国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