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对越作战,我军班长黄招强掩护伤兵撤退,却发现队伍里多了几张生面孔,他端着枪向那几人询问:“口令?”没想到,他这一提问,竟拯救了整个队伍。
面对提问,其中一人急忙对黄招强说:“我说同志,你莫要紧张,我们是从前线撤下来的伤员,跟队伍走散了,看到你们就想一起走。”
警惕性高的黄招强根本不吃这一套,枪口没有移动半分。他明白这一带越军又多又狡猾,从外貌上难辨敌我,这几个人虽然穿了我军军装,但证明不了是我军战士。
随后,黄招强又问出一个问题,没想到这个问题不仅让这几个人现了原形,还救了几十个伤兵,这是怎么回事呢?
1958年,黄招强出生于广东河源,生在和平年代的他从小就听老一辈讲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故事,由此萌生了参军报国的志向。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20岁的黄招强随41军121师奔赴前线对越作战。而此时,黄招强才刚刚入伍一年,由于各方面都比较优秀,他已成为361团4连7班的班长。
2月18日,4连接到任务,对809高地进行穿插作战,破坏越军在此高地上放置的火炮。作战开始后,4连的战友们在枪林弹雨中艰难前进着。
眼看连队弟兄们负伤的越来越多,连长意识到必须要把伤兵转移到后方治疗。此时,团部给连长下命令让找一名战士引导指挥所转移。
这是两个任务,需要找一个可靠的人来执行。这时,连长想到了年轻机警的黄招强。连长将两个任务清楚地传达给他,黄招强敬了一个礼,坚定地回应道:“保证完成任务!”
黄招强带着一众伤员出发了,他一个人走在队伍前方,警惕地看着四周,生怕中越军埋伏。正在这时,黄招强看到前方草丛中有几团黑影在动。他马上示意大家蹲下来,小声说道:“前方有情况,把伤兵往中间靠拢,其余人准备战斗。”
过了一会,见草丛没了动静,黄招强大着胆子向前走了几步。确认周边安全后,他命令队伍继续前进。
经过这一事件后,黄招强更加警惕起来。但这一路未免太过平静,黄招强看到许多可能埋伏伏兵的地方,但诡异的是,这些地方一个伏兵都没有。
此时大家也都走累了,黄招强考虑到有伤兵,他命令队伍原地休息一会儿。黄招强从腰间拿出一个水壶,打算喝口水,仰头时他不经意瞥了一眼伤员。
这一看,竟发现了在队伍中多了几个陌生面孔!黄招强水也不喝了,迅速端起枪,对准这几个人:“你们是谁?哪个部队的?为什么在我们队伍里?”
一个个子较高的“伤兵”说道:“同志不要紧张,我们也是伤兵,从前线撤下来的,打算跟你们一起走。”
他们几个“伤兵”穿着我军军装,虽然从外貌上分辨不出来是否为我军战士,但黄招强看到他们虽已受伤,但脸色还很红润,这不禁让他怀疑对方身份的真实性。
黄招强的枪口没有放下来,那个高个子“伤兵”又说:“我是四连的。”听到这里,黄招强心头一紧,四连的每个战士即使不熟也都和他打过照面,但在他印象中却没有这几个人。
黄招强又想到一招,问道:“那我们四连的口令是什么?”“伤兵”们慌了,支支吾吾半天都打不上来,他们当中有人已经按捺不住想要掏枪了。
见此情形,黄招强果断朝他们开枪,瞬间解决掉三四个越军。其余几人立刻向草丛中逃窜而去,黄招强命令队伍保护伤兵,又组织几个战士继续阻击越军。
后来,据一名被活捉的越军说,他们收到的任务是穿上解放军的衣服,伪装成伤员,先混进伤兵队伍解决掉伤兵,再到解放军后方继续搞破坏。
将伤兵安全送到后方之后,黄招强又完成了接应指挥所的任务。黄招强凭借一己之力,果断出击,直接救了几十个伤兵的性命,又间接保护了后方指挥所的安全。
两个任务顺利完成后,黄招强又投入到紧张的作战中。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黄招强受了伤,被一发子弹打射穿了大腿,但他仍然不下火线,英勇地和敌人战斗,直到战斗结束。
在整场战役、两次任务中,黄招强共击杀17个敌人。回国后,他被授予一等功和“战斗英雄”称号。
后来,黄招强升任副师长,2003年又调任解放军驻港部队副参谋长。2007年,黄招强因胰腺癌病逝,享年4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