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因为打不过匈奴,被迫修了长城?

2023年10月18日15:43:11 历史 1042

秦始皇明明打得过匈奴人,为什么还要修长城呢?修长城真实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我们通常以为修长城就是为了防备游牧民族的入侵。但是仔细一想又不对。秦始皇他手下的秦军打当时的匈奴人是一直打到了河套地区。秦军可是号称虎狼之秦。秦国的驰道一直修到了内蒙古包头。秦始皇对游牧民族丝毫不手软。以秦始皇当时的军力,他是有能力安定北方的游牧民族的。

秦始皇因为打不过匈奴,被迫修了长城? - 天天要闻

而且即便秦始皇修了长城,好像也没有作用。历史不止一次的证明,游牧民族依旧随时南下越过长城抢东西抢地盘。长城也挡不住游牧民族的骑兵。对秦始皇来说,长城没必要修,因为秦始皇有实力答应匈奴。对游牧民族来说,长城修了也没用,因为依旧随时越过。那如此浩大的工程,它的意义又在哪儿呢?

秦始皇因为打不过匈奴,被迫修了长城? - 天天要闻

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长城不仅是个防御系统,也是个情报传输系统。长城之上有烽火台。可是这还不是修长城最终的目的。如果只是单纯为了烽火台,各地的地方官在自己的辖区内就能把烽火台给修建起来。可是要是修长城,这就需要耗举国之力了。秦始皇修长城一定有它更深的用意。

首先修长城第一个好处,那就是节约成本。如果没有长城,中原地区面临什么问题呢?就是跟秦始皇一样,匈奴人虽然被打败了,但转身就跑得无影无踪。而如果秦始皇想要彻底消灭匈奴,就要派兵出击,消耗大量粮草。另外,即使秦始皇舍得投入大量军力粮草,可匈奴毕竟逃到了秦军不熟悉的塞外荒漠,秦军无法准确追踪。而秦军一旦撤军,游牧民族又扭头回来了,继续威胁你。

秦始皇因为打不过匈奴,被迫修了长城? - 天天要闻

所以秦始皇也算是看明白了。倒不如修一道城墙,使用物理方式把游牧民族隔绝在外。有了城墙,整个北方的战场就从原来的流动性变成了固定的战场。首先我不用再发动几十万人去草原上漫无目的地去寻找游牧民族了。我知道我的战争前线就在长城附近。这就省下了相当大的一批粮草了。

秦始皇因为打不过匈奴,被迫修了长城? - 天天要闻

其次,骑兵战马的问题也得到了缓解。因为在长城附近,打的是防御战,只需要步兵就可以。所以,修建长城等于把游牧民族骑兵的优势给削弱的同时,又放大了农耕民族的优势。而且这些士兵本就是来自农民。农民最重要的技能那就是种地。那反正游牧民族也不是天天南下。那这些士兵在闲的时候也可以种地。于是秦始皇又可以使用守军在长城以内屯田,节约军粮。

秦始皇因为打不过匈奴,被迫修了长城? - 天天要闻

还有一个角度,就是长城虽然挡不住游牧民族的军队,但是它能挡住来往的商人。有了这道墙,秦始皇就可以控制草原的经济。草原民族依赖中原地区生产制造的铁器工具根本无法运出。所以这样看来,修长城是一个一劳永逸的事儿。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感谢党接纳了我”,92岁高龄游本昌宣誓入党 - 天天要闻

“感谢党接纳了我”,92岁高龄游本昌宣誓入党

“感谢党接纳了我。终于有这样一天,我成为了预备党员。太光荣,太不容易了。感谢党,接纳了我。”七一前夕,在鲜红的党旗下,92岁的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游本昌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宣誓完毕,他用微微颤抖的手,珍重地抚摸着胸前闪亮的党员徽章,他说,“现在,我是党的一名‘老学生’了。”为这一天,等了太久出生于1...
王进喜钟南山张桂梅......上海艺术家15天“炼”成百枚劳模肖像 - 天天要闻

王进喜钟南山张桂梅......上海艺术家15天“炼”成百枚劳模肖像

昨天,“印见荣光——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全国职工篆刻作品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展览上,王进喜、钟南山、张桂梅等百位全国劳模的肖像印章引人注目,它们不仅承载着历史记忆,更展现了劳动者的精神风貌。这些肖像的背后,是上海画家刘双和他的团队在短短半个月内攻克难关、完成创作的故事。传统版画邂逅AI...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活动启动礼举行 - 天天要闻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活动启动礼举行

香港各界庆典委员会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系列活动启动礼6月30日在香港体育馆举行,为主题为“同心携手创辉煌 由治及兴谱新篇”的系列庆祝活动揭幕。 作者:阎月巧、梁嘉骏、黄茜恬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中新建交35年,新川创新科技园的新机遇 - 天天要闻

中新建交35年,新川创新科技园的新机遇

图片来源:新川创新科技园提供最近,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大会搭建全球产业合作平台,促进优质资源在蓉汇集,为产业园区“特色立园、企业满园”提供更多的增量支撑。在众多园区中,新川创新科技园有些特殊。它是中国内陆省市与新加坡合作的首个大型示范性项目,也是四川国别园区的排头兵。今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