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短视地放弃完善的养马政策,给北宋灭亡埋下了伏笔。
寇准敢“绑架”宋真宗去前线和辽国硬刚,不只因为河北名将李继隆、高琼、杨延昭等名将,家底的殷实也是他的勇气,除了军队质量和数量、粮草、各类战备物资非常充足外,连北宋最缺的战马,在宋真宗时也达到了巅峰。
北宋初期经过军事家太祖赵匡胤和军事爱好者太宗赵光义两代人的努力,到宋真宗时,战马规模已达最大。
当时仅都城开封就有养马院二个,叫做左右骐骥;四个养马监,叫做左右天驷第一、第二;两个养马坊,叫做左右天厩。在外面各地还有养马监十四个。
孳(zi)生马的地方也有七个,专门挑选优质的马种进行培育。
不但开发工作做得好,维护工作也到位,专门设置牧养上下监,用来给疗养兵马。可以说是从选苗到饲养再到养护,形成全方位的养马工程项目。
这也是当年宋太宗两次北伐失败,损失惨重,也不缺马的原因。
宋真宗时单单养马的士兵就有一万六千多人,军马有二十万左右。
如此家底,虽然比辽国的马数量有差距,但澶渊之盟是主场作战,局部区域就连战马方面也都占优。
目光短浅的宋真宗在澶渊之盟后居然觉得天下太平,养马太费钱,要废黜两代皇帝努力建立的马政。
尼玛,愿意每年辽国钱,都不愿意为了国防花钱养马,宋真宗在北宋九帝能力也只比亡国那俩废柴宋徽宗和宋钦宗强一点。
此时,倒是当年鼓捣宋真宗逃跑的陈尧叟站出来阻止这件事,还放出了深深的讽刺:让当兵的回家种地不得了!
既然皇帝不支持,北宋的马政从澶渊之盟后开始崩坏。
到宋真宗天禧元年,军马已经开始向民间贩卖,从此之后,各类养马监相继废除。
一直到神宗时,由于要对外用兵,马匹急缺,神宗开始恢复马政,然而混乱的北宋中后期,新旧党争是全方位的,从朝堂到外交到用兵再到养马,新党在旧党眼里是全错,旧党在新党眼里也是一无是处。
所以,新旧党对各种马政废来废去,循环往复,北宋再也没有像太祖太宗朝建立起系统的养马政策。
这种养马政策的失败,也是北宋后期宋军面对辽金大规模骑兵冲击却无法组织成建制的骑兵进行对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