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真的是黄帝的后代吗?

2023年08月30日08:32:04 历史 1559

最近日本人将核污水倒入太平洋,闹得整个世界沸沸扬扬,其中反对声音最大就是中国人了,自古以来,中日两国在文化、经济、技术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渊源非常深厚,关于日本皇族与春秋时期吴国王族的关系,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本文将从历史文献、考古发掘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日本皇族与春秋时期吴国王族之间的关系。

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建立者周文王姬昌的爷爷周太王公亶父,是黄帝的第17代后人,周国本来是商朝的一个小诸侯国,后来西边少数民族老是过来侵犯商朝,于是商朝国君派遣公亶父,率领周国族人迁到了西岐之地,帮助商朝抵抗西边少数民族的进攻。

公亶父生了3个儿子,大儿子就是太伯,二儿子仲雍,三儿子季历,太伯跟仲雍都觉得自己才能不够,割发明志,主动让出王位给能力比较强的弟弟季历,两兄弟离家出走跑到江苏地区建立了吴国,史称“太伯奔吴”,太伯后来被称为吴太伯,公亶父去世后,三弟季历继承了周国王位,季历就是周文王姬昌的老爸。

太伯没有儿子,去世了之后,弟弟仲雍继承了吴国的王位,后来周武王灭掉商朝,寻找太伯跟仲雍后人,得知他们建立了吴国,已经传到了第5代国君周章了,于是正式册封周章为吴王,后来吴国国君都是出自仲雍一脉,尊称太伯为吴国先祖。

周章是仲雍的孙子,按辈分算跟周武王是同一辈的兄弟,本来叫章,他不忘自己是周国后人,所以叫周章,他还有个弟弟虞仲,是虞国的建立者,所以吴国王室成员跟周天子家族,其实是同一个祖先的后代。

春秋后期战国初期,公元前473年,吴国被越国彻底灭亡,越王勾践本来不想杀吴王夫差的,要将他流放到海边地区,吴王夫差觉得自己愧对伍子胥,没脸活下去了,于是自刎身亡,夫差的庶子公子忌性格刚烈坚韧,不肯投降,带着家人跟手下直接逃跑了,准备效法先祖去其他地方建立国家,以后卷土重来。

越国人一直紧追不舍,公子忌不得已带着家人跟部下乘坐大船逃到了日本,当时的日本,还是原始社会时期,吴国人带去了中国的农耕之法以及养蚕纺织技术,还有青铜器和铁器的冶炼技术,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全面进步,公子忌到了日本后,日本就渐渐统一了。

现在日本九州西部的福江岛,岛屿的西北侧有一条井乐小巷,这条小巷子西侧有一个小山坡,据说就是当年吴国人登陆日本的地点,被称为日本人的“望乡遗址”。现在日本人的和服,据说就是当年春秋时期吴国人的服饰,日语发音跟古代吴语发音,也有很多相同之处。

日本天皇真的是黄帝的后代吗? - 天天要闻

这些事情在中国历代史书以及日本的史书中都有详细记载的,比如《晋书·倭人传》就有记录,晋朝时期,日本国有7万户,曾经在东汉光武帝时期访问过中国,使者自称是吴太伯的后代,因为古代吴国的“吴”跟“倭”读音相似,于是光武帝册封日本天皇为“汉倭奴国王”,钦赐一枚黄金印刻,后来的南北朝史书以及北宋的《资治通鉴》都有过类似的记载。

公元815年,日本官方编著的《新撰姓氏录》中记载:“松野,吴王夫差之后也,此吴人来我亡始也。”意思就是说日本大家族松野家族是吴王夫差的后代,这是吴国人到达日本的开始。元朝时期有个前往中国留学的日本和尚中岸圆月,写了一本《日本记》,认为日本天皇是吴太伯的后代,朝鲜国史书《东国通鉴》也有类似的记载:“吴国之庶渡海入倭”。

日本19世纪的学者鹤峰戊申写了一本《袭国伪僭考》,认为吴国王族到了日本后,建立了熊袭国,熊袭国就是后来的邪马台国,也就是倭国,从此日本国吸收中国文化技术,渐渐进入封建社会。

民国时期的大军阀吴佩孚,是个清朝的秀才出身,学识也比较渊博,他根据史书记载,考证说自己是吴太伯的第121代传人,吴太伯本来姓姬,吴国灭亡后,吴国王族成员以氏为姓,就成了姓吴的了,跟日本明治天皇是同一祖先同一辈分的,按照辈分算,当时的裕仁天皇得叫他叔爷爷,吴佩孚曾经在一次跟日本人的聚会上说了这件事,日本人被说得无言以对。

近年来,随着中日两国考古学家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日本皇族与春秋时期吴国王族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在日本的遗址中,出土了许多春秋时期的青铜器、玉器等文物,这些文物的样式与春秋时期的吴国文物非常相似。同时,一些日本古代墓葬的墓主人的遗骸也被发现与中国春秋时期的贵族墓葬相似。

在日本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器中,有一种名为“吴戈”的武器,这种武器的形状与中国春秋时期的吴国武器非常相似。在日本出土的春秋时期玉器中,有一种名为“吴璧”的玉器,这种玉器的样式与中国春秋时期的吴国玉器非常相似。

在日本的一些古代墓葬中,发现了与中国春秋时期贵族墓葬相似的墓葬结构。例如,在日本的高松冢遗址中,发现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墓葬群,其中有一座墓葬的规模与中原地区的贵族墓葬相当,这座墓葬的主人被认为是日本皇室的祖先。

众多的考古发现表明,当时的日本皇室与春秋时期的吴国王族之间,在许多文化上是一模一样的,如果只有一两个地方相同,那可能是巧合,但是语言,服饰,玉器,武器,墓葬风格等等方面都一个样,那就可以判定为事实了。

也就是说,日本皇族可能是吴国王族逃到日本后建立的,吴国王族是黄帝的后代,也就是说日本皇族可能也是黄帝的后代,跟中国人算是同宗同缘了。

综上所述,从历史文献、考古发掘等方面来看,日本皇族与春秋时期吴国王族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不管日本皇族跟中国人是什么关系,往大海里面倒核污水都是丧心病狂的举措,会对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的,我们要坚决反对日本人的这种做法。

本文资料来源:中网传媒2023年5月15日文章《仲雍后裔东渡九州故事》,作者中网传媒副总编辑吴美福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 天天要闻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邻居的瓷盘"六十万啊,这瓷盘怎么又回到了李老头家里?"我望着邻居家墙上那熟悉的花纹,心里五味杂陈。我叫周建国,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这小县城生活了大半辈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国,多少人的命运都在那场改革浪潮中被重新书写。我们这些"国企大军",转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 天天要闻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上周,我和来自上海的好兄弟卢博士相约,一起探访了位于广东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镇,近距离接触与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车去广西、下午乘火车返回村里的“担担军”。前一天下午四点,我们抵达河唇镇北部的HW村,满眼都是番石榴,一条铁轨就在村子旁边,不时有呼啸而过的绿皮火车。这一带盛产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
明朝藩王列传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闻

明朝藩王列传之英宗篇(二)

蒋志格 英宗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废景泰帝仍为郕王,寻崩,葬祭如亲王礼。免襄王亲来朝贺。 按《明大政纪》:天顺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诰谕废景泰帝仍为郕王,归西宫。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吴氏复为宣庙贤妃,废皇后汪氏复为郕王妃。癸丑,郕王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有市民宣传电影《731》,女童自发留言“爱我中国” - 天天要闻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有市民宣传电影《731》,女童自发留言“爱我中国”

极目新闻记者 王柳钦5月4日,极目新闻记者在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现场看到,虽然天空飘起了小雨,但门口还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长队,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铭记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游客在雨中排起长队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入口处,有市民携带电影《731》海报进行自发宣传。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龚...
探秘秦皇陵百戏俑与青铜水禽 - 天天要闻

探秘秦皇陵百戏俑与青铜水禽

考古实证,秦始皇帝陵根据“若都邑”的理念来营建,都邑里有政治、军事,也有宫廷生活、文化娱乐。秦朝的休闲生活会是怎样的景象?5月4日,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寻古中国·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戏水禽》带你通过考古研究新成果,对秦朝文化娱乐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么人?秦始皇帝陵东南部...
一查吓一跳,李嘉诚资产大揭秘:英国才是他的“金库” - 天天要闻

一查吓一跳,李嘉诚资产大揭秘:英国才是他的“金库”

如果说全世界最会赚钱的人是谁?李嘉诚绝对排得上号。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前阵子那桩港口交易闹得人尽皆知,一边是国家利益,一边是家族资产,李嘉诚站哪边,大家其实心里都有点数。港口本来要卖给美国财团,还好有关部门及时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