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取益州的方略是否行得通?他后来举荐鲁肃的原因又是啥?

2023年06月24日20:59:10 历史 1457

周瑜取益州的方略是否行得通?他后来举荐鲁肃的原因又是啥? - 天天要闻

周瑜这个谋略看似宏大,可操作性却极难,3点原因

1、江东的人力、物资无法给他的入川计划提供强有力支持!单刀赴会的真正原型既不是关羽也不是鲁肃,而是咱们最熟悉的他,这篇咱们曾分析过,

周瑜取益州的方略是否行得通?他后来举荐鲁肃的原因又是啥? - 天天要闻

仅凭残缺的南郡江夏郡是无法给入川的军队补给粮草,需要江东本土千里运粮,对国力是一个很大的消耗。

2、江陵战区有被拦腰截断的风险。

周瑜取益州的方略是否行得通?他后来举荐鲁肃的原因又是啥? - 天天要闻

周瑜如果入川,一定会带走大批精兵良将,曹操一旦从襄阳南下,江东挡得住嘛?

3、即使占领益州,孙瑜能不能守住益州又是一个问题,转年曹操就在潼关大败马超的西凉军团,会不会顺手接收益州这份大礼?

周瑜的计划最终的得益者是谁呢?

刘备

以周瑜在江东的地位,只要他不死,即便孙权同意,刘备也得不到江陵。

但是只要上面2、3出现任一情况,孙权都不得不求助刘备,届时江东必然付出极大的代价来换取刘备的出兵。

对于周瑜这个激进的计划,孙权的反应是啥呢?

权许之。

孙权也很无奈,周瑜连续打赢赤壁、江陵两场战争,本就是辅政大臣的他在江东的威望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更何况,周瑜准确捕捉了孙权的心思,他当然知道功高震主的危害,孙权也不会放心一个重臣到千里之外的益州做刺史。主动邀请孙瑜一同入蜀就是为了打消孙权的疑虑。

孙瑜是孙静次子。

周瑜取益州的方略是否行得通?他后来举荐鲁肃的原因又是啥? - 天天要闻

孙静长子孙暠在孙策死后,一度想据会稽自立(整顿兵甲,乘时自立,遂兵向会稽),详见这篇,孙策死后,江东最先叛乱的居然是他们!选孙权上位的原因是啥?孙暠这一支后来被孙权严密监管。

周瑜取益州的方略是否行得通?他后来举荐鲁肃的原因又是啥? - 天天要闻

孙瑜为人较为谦和(瑜虚心绥抚,得其欢心),之前征讨麻屯和保屯时曾与周瑜并肩作战,两人私交不错,孙瑜此时领丹杨太守,手里有一万多人(为众所附,至万馀人)

宗室身份、有实力、私交好,这就是周瑜推荐孙瑜的原因。

得到孙权同意后,周瑜当即返回南郡,准备征益州的事宜,然而行至巴丘周瑜就死了(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

周瑜的这个病可能还是与他在江陵城下的负伤有关,瑜亲跨马擽陈,会流矢中右胁,疮甚,便还。

临死前,不忘国事的周瑜向孙权推荐鲁肃来替代自己:当今天下,正值混乱多事,这正是我日夜忧心的事,愿陛下预先考虑尚未发生的事,然后才想到安逸享受。现在既然与曹操作对,刘备近在公安,边境附近的百姓尚未归附,应当用良将前往驻守镇抚。鲁肃的智谋才略足以胜任,请求起用他来接替我。我死之日,也就没有牵挂的事了(当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心夙夜所忧,原至尊先虑未然,然后康乐。今既与曹操为敌,刘备近在公安,边境密迩,百姓未附,宜得良将以镇抚之。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瑜陨踣之日,所怀尽矣)

周瑜知道,随着他的孙策周瑜这对江东双壁的相继离去,江东基本上无力再对外扩张了,不是说底下没有能打的人,江东十二虎臣此时都健在,老中青三个梯队的人才队伍也很合理,但前提是得有一个极具攻击型、能打硬仗、有谋略的统帅(陆逊谋略不错,就是攻击性弱了一点)来指挥他们,换一般人没用,所谓将熊熊一窝 兵熊熊一个。

江陵、合肥两役已经说明一切,周瑜就敢于在曹操的地盘下与曹军死磕,而孙权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不仅拿不下没有曹魏名将镇守的合肥,最后居然中计仓皇撤走!

事实就是,周瑜死后,孙吴再也没在正式的攻坚战上,打下并守住哪怕一座像样的城池!更别提铁闸合肥了。

既然如此,交给鲁肃无疑是最合适的。

1、鲁肃大局观强,既然江东一方打不动,交好刘备,合力去打曹操无疑是最优的选择。

2、鲁肃是孙权自己人、经过了赤壁大战的考验,是绝对的心腹。推荐他,孙权不会拒绝。

果如周瑜所料,孙权全盘了采纳周瑜的建议,任命鲁肃为奋武校尉,接替周瑜统领部队。周瑜私属部队四千多人,以及原来的奉邑四县,全都转归鲁肃所有(即拜肃奋武校尉,代瑜领兵。瑜士众四千馀人,奉邑四县,皆属焉)

​鲁肃一直奉行联刘抗曹的战略,现在最强硬的周瑜已死,鲁肃重提旧案(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

孙权本就和刘备达成了相关协议,鲁肃提出后,孙权爽快地把江陵借给刘备,让后者去应对襄阳的曹军。

鲁肃随后根据协约退至陆口(令程普领南郡太守。肃初住江陵,后下屯陆口,威恩大行,众增万馀人,拜汉昌太守、偏将军)

周瑜取益州的方略是否行得通?他后来举荐鲁肃的原因又是啥? - 天天要闻

刘备借得南郡之后,即让关羽入驻江陵,遥邻襄阳太守;张飞屯驻秭归,为南郡太守。

鲁肃的这个做法效果如何呢?咱们看曹操的反应,正在写信的曹操听到孙权同意借江陵给刘备后,震惊的连笔都掉地上了(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对于孙刘联盟,曹操初始并不以为意,时间一场,双方必然会产生摩擦,到时候他坐山观虎斗,静观其变。

现在孙权把南郡借出,等于给两家划出了一条清晰的分割线,意味着孙刘两方可以集中精力去突破襄阳、合肥两个战略要点。曹操看到这种局面出现,焉能不震惊。

​曹操将从独自面对江东,变成面对孙、刘两线作战,刘备这方的陆战实力自然不是江东可以比拟的,有关羽、张飞这样的虎狼之将,再加上丞相运筹帷幄,​很难说,刘备就不能在襄阳打开局面。

襄阳失手,曹操自然会倾全国之兵来堵漏洞,孙权万一在淮南也打开了局面呢?

如果局势演变到此,其实取不取益州都无关重要了!

孙刘北上的关键就在于襄阳与合肥这两座重镇,只要打下其中之一,曹操可能全面崩盘!

​只是根据盟约,江陵是暂借给刘备,这也为后来孙刘关系的破裂埋下了伏笔。

东西如果不是凭自己本身拿来的,总是要被别人惦记,重新拿回去的。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534|从1.0到4.0,草原与中原关系的四次升级 - 天天要闻

534|从1.0到4.0,草原与中原关系的四次升级

矛盾的双方,要么战争,要么吸引,要么形势统一,要么彻底融合。这就是建立在大历史观上的营养精华。2024年6月17日 第534篇几千年的中他民族史,其中一条主线便是草原民族与中原民族的斗争史。
系统解读《毛选》第一卷,1《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天天要闻

系统解读《毛选》第一卷,1《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文章中提到的名言“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不仅是主席对于当时中国社会各阶级关系分析的重要出发点,也是主席思想中革命理论的核心观点之一。这句话直接指出了在复杂的阶级社会中,正确区分敌我关系的重要性,是革命成功的关键。
烈士紧握82年女子照片被网友认亲,DNA比对结果出来了…… - 天天要闻

烈士紧握82年女子照片被网友认亲,DNA比对结果出来了……

今年4月,一张被烈士紧握82年的年轻女子照片牵动着全国网友的心。为了帮助烈士后人寻亲,全国多家媒体为82年前怀抱照片的烈士寻亲。6月14日,记者就烈士身份认定等有关工作,向复旦大学分子考古实验室了解了最新进展。复旦大学分子考古实验室负责人文少卿副教授表示,之前有山西网友声称31号烈士及烈士手中照片上的年轻女子...
美国以强凌弱,联大上演罕见一幕,中方见义勇为,团结全世界抵制 - 天天要闻

美国以强凌弱,联大上演罕见一幕,中方见义勇为,团结全世界抵制

6月13号,联合国大会以“消除以单边治外强制性经济措施作为政治和经济胁迫手段”为议题,就美国等部分国家的制裁问题举行会议。在当前西方国家动辄以经济封锁、打压制裁为手段恃强凌弱的背景下,联大举行相关会议十分应景,体现了联合国作为最具权威性的多边政府间组织,应发挥
宁夏中卫:“绿进沙退”背后的科技之变 - 天天要闻

宁夏中卫:“绿进沙退”背后的科技之变

走进位于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的腾格里锁边固沙示范性项目现场,工人们正推着一台台像拖拉机车头一样的“扎草车”铺设沙障,两片代替车轮的圆形压草刀滚过,麦草就被整齐地扎进沙地里,一个个草方格雏形渐显。  “这片示范区有8000亩,今年我们上了30台机器固沙,一台机器一天就能扎50亩草方格,比过去纯人工效率提高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