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评”军阀主动抗战,带出40万铁血川军,遗言被官兵广为传诵

2023年05月09日20:35:03 历史 1316

一名背负了19年“差评”帽子的旧军阀,以及他的队伍,是如何在一年之内成功摘帽的?


在49岁之前,刘湘的生平一直是不怎么光彩的。

出身于四川陆军学堂的刘湘,在二次革命以及护国战争中,一直都是袁世凯的忠实拥趸,并且曾经为其屡立战功。

所以,在29岁的时候,他就已经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在这之后的15年,刘湘则开始热衷于四川的内斗,在与熊克武、刘存厚、杨森等人的大小恶斗中,几经起落,最终凭借过人的头脑和实力,成功拿下“四川王”的宝座。

“差评”军阀主动抗战,带出40万铁血川军,遗言被官兵广为传诵 - 天天要闻

刘湘


然而,江山刚定的刘湘,却又不得不听从于蒋介石的命令,开始了为期四年(1933-1937)的“剿共”。

像他这样只会打内战的军阀及其所带领的队伍,如何能够不让国人纷纷给予“差评”?

然而,1937年,刘湘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举动......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

仅仅三天后,刘湘就主动致电蒋介石,请缨抗战——这是全国第一个要求抗战的军阀!

在南京8月7日的国防会议上,刘湘又是第一个站出来表态的:四川愿出30万军队、500万壮丁(用于抗日)......

说到做到,回川之后,刘湘立马开始做起了全面参加抗战的总动员;在他的感染下,手下那些在内战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得力将领们,也纷纷公开表态支持抗战。

9月5日,成都少城公园内外,数万人现场聆听川军各将领的抗战动员;无数百姓现场即将亲人送进了参军队伍,甚至还有不少人提前就写好了遗书......

一位名叫王者成的老人,因超龄无法参军,就让儿子王建堂去参了军。

集合的时候,王者成送给儿子一面旗,上面的字让旁人无不肃然起敬:

“差评”军阀主动抗战,带出40万铁血川军,遗言被官兵广为传诵 - 天天要闻

王者成送给儿子的“死”字旗


“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份上尽忠......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对于刘湘及其川军的出川,蒋介石是极其欢迎、却又是极其“不支持”的。

欢迎是因为“淞沪会战”中,他消耗了太多的主力,急需补充兵员;

而“不支持”则体现在军备军饷方面——一方面,对于川军出川需要的军费,蒋介石的命令是“本省自筹”;而对于其出川之后的军饷及待遇,则只以中央军的一半对待。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如同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雕像那样的一群人——戴着斗笠帽、背着大砍刀,身穿短裤、脚踩草鞋,手握简陋的步枪......

这是当时川军出川时的真实写照!

“差评”军阀主动抗战,带出40万铁血川军,遗言被官兵广为传诵 - 天天要闻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尽管蒋介石“边攘外、边安内”的意图十分明显,急于奔赴抗日战场的刘湘也顾不得了——不仅拿出了川军的全部家底,更是带头捐了10万军费,加上其他将领以及四川政府、民众的捐款,终于凑足了川军出川所需要的经费。

接下来的,就只有靠自己证明自己了!


装备最差的川军一出川,就迎来了最硬的一仗——淞沪会战。

装备差到什么地步?以二十军第二十六师为例:一个八九十人的连队,只有一挺轻机枪和五六十支步枪,有的步枪还用麻绳系着枪托、以防脱落。

他们面临的日军,其装备连蒋介石的德械中央军也不能完全匹敌!

上海大场阵地上,很多川军士兵都是第一次见到自己这辈子从没见到过的巨大火力;

当然了,对很多人来说,也是最后一次——日军一轮炮火攻击,很多川军整个排都被炸死了......

“差评”军阀主动抗战,带出40万铁血川军,遗言被官兵广为传诵 - 天天要闻

被称为“绞肉机”的淞沪会战


深约两米的战壕里,打到最后,死尸堆积的比战壕还要高,活着的人只能用战友的尸体做掩体......

第二十军一二四师第八零五团参战数千人,最后只剩下150人......

第二十六师,四名团长阵亡两个,14个营长伤亡13人;全师4000多人,打完仗仅剩600多人......


1938年1月,日本最顽强的部队(板垣、矶谷两师团)与中国最烂的部队,在山西藤县相遇。

面对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川军将士凭借着手中的简陋武器,硬是牢牢守了三天,为之后的台儿庄大捷创造了有利的先决条件。

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在知道援军无望到达之后,依然坚守到城破的最后一刻、继续指挥巷战,直至身中数弹而亡......

“差评”军阀主动抗战,带出40万铁血川军,遗言被官兵广为传诵 - 天天要闻

王铭章


一二二师全师5000余人,除少数突围之外,其余全部殉城;最后,数百名川军誓死不降,拉响手榴弹与敌军同归于尽......

对于川军在此次会战中的表现,时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李宗仁写下了如下评语:

“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也!”


整个抗战期间,川军一共牺牲了24名少将以上的将领。

其中,有14名将领牺牲于1938年之前——也就是说,出川仅仅一年,就有14名川军将领牺牲于抗日战场!

“差评”军阀主动抗战,带出40万铁血川军,遗言被官兵广为传诵 - 天天要闻

川军出川,川人夹道欢送


刘湘是病死的,出川之前,他就患有严重的胃溃疡,经常吐血。

德国医生要他开刀之后再动身,他却直接把医生也带出了四川。

1937年11月,蒋介石要求病情加重、吐血不止的刘湘出外治疗,被其拒绝;27日,陷入昏迷的刘湘被送入焊口万国医院。

次年1月17日,因病危需要输血的刘湘,血管萎缩到血都输不进去,自知将不久于人世的他,决定开始写遗书。

遗书中,他留下了那句“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的遗言,被川军在日后的升旗仪式中反复传诵......

1938年1月20日,在带领川军出川参加抗战的一年后,刘湘病逝,享年50岁。

@史者蜗牛

不管刘湘在49岁前都做过些什么,他和他所带领的川军,在抗日这方面,确实是实打实的!

从1937年到1945年那段时间,全国累计征兵1400万,其中四川贡献了320万兵员,占全国总兵员的五分之一。

在这320万人中,有40万川军是出川抗日,参加了抗日正面战场的每一场战役;而其中,有26万川军将士将热血洒在了他乡,再也没有回到故乡......

这些,还不够刘湘和他的川军,摘掉“差评”的帽子吗?

文字远不如现场来的真实与残酷:也许我们无法想象,那支穿着草鞋、带着斗笠,肩扛大刀、手握“老套筒”的川军队伍,在飞机大炮的重重“洗礼”下,是怎样一副悲壮的场景。

我们只需要记住:在中华民族崛起的道路上,也曾经有过这样一群值得被记住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川军。

#头条创作挑战赛#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有市民宣传电影《731》,女童自发留言“爱我中国” - 天天要闻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有市民宣传电影《731》,女童自发留言“爱我中国”

极目新闻记者 王柳钦5月4日,极目新闻记者在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现场看到,虽然天空飘起了小雨,但门口还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长队,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铭记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游客在雨中排起长队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入口处,有市民携带电影《731》海报进行自发宣传。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龚...
探秘秦皇陵百戏俑与青铜水禽 - 天天要闻

探秘秦皇陵百戏俑与青铜水禽

考古实证,秦始皇帝陵根据“若都邑”的理念来营建,都邑里有政治、军事,也有宫廷生活、文化娱乐。秦朝的休闲生活会是怎样的景象?5月4日,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寻古中国·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戏水禽》带你通过考古研究新成果,对秦朝文化娱乐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么人?秦始皇帝陵东南部...
一查吓一跳,李嘉诚资产大揭秘:英国才是他的“金库” - 天天要闻

一查吓一跳,李嘉诚资产大揭秘:英国才是他的“金库”

如果说全世界最会赚钱的人是谁?李嘉诚绝对排得上号。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前阵子那桩港口交易闹得人尽皆知,一边是国家利益,一边是家族资产,李嘉诚站哪边,大家其实心里都有点数。港口本来要卖给美国财团,还好有关部门及时叫停。
琉璃河考古队节日在岗:当“90后”遇上“3000后” - 天天要闻

琉璃河考古队节日在岗:当“90后”遇上“3000后”

房山区琉璃河镇,开满野花的草丛上,挖开了深浅不一的坑,每个都有专属的数字加字母编号。这处小型发掘现场,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东段一部分。五四青年节,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后”考古人员面朝黄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刮去层层覆土,专心致志地在“护城河”底搜寻古人留下的蛛丝马迹。安妮娜在发掘现场复核...
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 天天要闻

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新华社南京5月4日电 题: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新华社记者郑冬睿、张晨光、陆华东摇开档案柜,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开一册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资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工作人员缪磊开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闻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还原历史背后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为美国这个超级霸主来说,为何总是喜欢将苦难和威胁强加于其他国家。所以动不动就是开两艘航母战斗群过去威胁,或者极限施压,或者就是直接的战
【前沿精选】技术官僚、民粹主义和国际组织的(去)合法化 - 天天要闻

【前沿精选】技术官僚、民粹主义和国际组织的(去)合法化

前沿精选 学刊简介《国际关系前沿》是国政学人学术共同体发起创办的电子刊物,旨在述介国际关系领域具有开创性、前沿性、学理性、实证性、思辨性的研究成果,梳理国际关系领域主要期刊新近发表的学术成果,以此搭建了解国际学术前沿的便捷窗口。目前已更新至2025年第2期(总第20期)。 获取本期《国际关系前沿》全文渠道1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