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方大师胡希恕,又名胡禧绪,他出生在1898年,是辽宁沈阳人。终其一生都在从事着对仲景学说的研究工作,因其擅用经方,虽然每每用药只有寥寥几味,也少用贵重药材,但却能取得非一般的效果,因此被世人尊称为“经方大师”。
胡希恕在奉天省立第一中学读中学时,最是喜欢踢足球,无论四季寒暑,每次都要踢到大汗淋漓,精疲力尽方休。
他的国文老师经常会在场边观看,当他们踢累了时就会到国文老师的房间喝茶休息,国文老师尤其喜欢胡希恕等四个孩子,有一天就对这四个孩子说要教他们学中医,没想到孩子们听后都异口同声发问,学中医干什么?
这位国文老师可不一般,他名叫王祥征,是清末国子监出身的进士,当时在国子监学习时恰与一位太医同室,这位太医也是经常劝他学中医。
他都是以一句“学中医干啥呀”回复,后来太医说“不学医是不忠君”,这才让他开始学起了中医,有着国文根底学起中医来非常快,他慢慢也对中医有了兴趣。
以后有病人求治,这位太医都会让王祥征来看,增长临床经验。
后来王祥征考中了进士,到了湖南长沙当上了县长,但没多久辛亥革命革命爆发,他无奈只好来到沈阳当了名中学国文老师,但他利用业余时间行医,在当地名气也是非常大的。
他为了保中医不失传,看到胡希恕这四个孩子精力充沛,便有了教他们中医的想法,后来在他多次劝导下,胡希恕等四人终于拜师于他学起了中医。
因为王祥征所讲《伤寒论》,结合了近代科学,脱离脏腑之说,还兼有唐容川、陈修园等大家的学术观点,教授效果非常好,又吸引了不少学生来学。
在众多学生当中属胡希恕学得最好,两年后他高中毕业顺利参加了沈阳中医考试,顺利获得了中医执行资格。
在当时高中毕业的胡希恕已经算是高学历人才了,但他并没有满足,又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学的前身北京通才商业专门学校。
学习期间恰遇一年疟疾大流行,他利用中医知识治好了不少学生,虽然声名大震,但此时的他并没有想到从医。
大学毕业后,他反而做了名英文教师,后来又改行到了哈尔滨市电业公司当上了会计股股长,因业绩突出,又任了市政局事业股股长,市政公署的营业股股长。
后来由于日军入侵,他拒绝为日本人服务,便逃难来到了北京,开启了悬壶济世之路。
解放初期,他又于陈慎吾、谢海洲等多位老中医一起办学讲课,到了1952年,还经政府批准开办了北京私立中医学校,培养出了近千名中医人,为填补这一阶段的中医教育空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胡希恕穷尽一生精力研究仲景学说,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由他所作的《伤寒的六经论治与八纲的关系》报告也被认为是历代医家缺乏论述的难题,还深受日本中医界的盛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