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多年未见张宗逊,听取汇报时询问身边人:张宗逊上哪里去了

2023年01月17日21:16:04 历史 1773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张宗逊曾经是毛主席身边的贴身警卫员,1955年授衔仪式上被授予“上将”的军衔。他曾经为了保护毛主席的安全与其同吃同睡,从秋收起义时便是毛主席的老战友。

1971年,毛主席在听取报告时却不见张宗逊人影时,于是主动询问身边的人:“张宗逊上哪里去了?”

毛主席多年未见张宗逊,听取汇报时询问身边人:张宗逊上哪里去了 - 天天要闻

张宗逊是何人?毛主席又为何会专门询问他的情况?

毛主席的贴身警卫员

1908年,张宗逊出生在陕西省一个农村家庭里。但好在他的父母深知上学受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他曾经读过私塾以及小学。

那时的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满怀报国理想,18岁那年,他便如愿考入了黄埔军校

在黄埔军校进修期间,张宗逊不仅学习到了专业的军事知识,还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革命信仰。

张宗逊从黄埔军校毕业后便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连长,随后张宗逊便跟着党组织参加了秋收起义,并且担任队伍的参谋长。

毛主席多年未见张宗逊,听取汇报时询问身边人:张宗逊上哪里去了 - 天天要闻

在带领秋收起义时,组织制定的计划是由东向西进攻,最后夺取长沙。

而张宗逊为了配合完成任务,在组织向西进攻时便带领着自己的队伍冲在最前面,在队伍向东撤退时便主动跟在最后面垫后。

在秋收起义期间,张宗逊每次完成任务都十分出色,他带领的队伍也接连取得胜利,这一切都和他出色的指挥能力以及敏锐的观察与判断力有关。

很快,张宗逊的能力便被慧眼识珠的毛泽东发现了张宗逊这个出色的人才。但由于我军和敌军实力悬殊较大,即使有张宗逊这种优秀的将领也难以扭转战局。

于是在这十分危急的时刻,毛泽东马上决定暂时停止攻下长沙的计划,转而向东南方向的湘赣边区转移。

毛主席多年未见张宗逊,听取汇报时询问身边人:张宗逊上哪里去了 - 天天要闻

1927年张宗逊来到特务连做副连长。特务连是组织中执行一些特殊任务的连队,其中包括侦察、警卫、通信、工兵等等兵种。

虽然看起来干的事情很多很杂,但说到底,他们的任务便是保护毛主席以及其他领导人的安全。

而深受毛泽东欣赏的张宗逊则负责特务连的一个排队,并且专门担任毛泽东的贴身警卫。

张宗逊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就总是去听毛泽东在广东开办的演讲,所以他一直都对毛泽东怀有敬佩之心。这下竟然成为了其贴身警卫员,心里更是喜不自胜。

大革命失败后,张宗逊便跟着毛泽东一起上了井冈山,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此期间,张宗逊时刻保护着毛泽东的安全。

毛主席多年未见张宗逊,听取汇报时询问身边人:张宗逊上哪里去了 - 天天要闻

当看到毛泽东的脚磨破时,便主动提出要抬着他走,甚至睡觉时也会在毛泽东旁边打地铺,为了保护他的安全。

而后张宗逊还多次担任红军队伍的队长,参加了多次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战役,为红军突破国民党的围堵做出了重大贡献。

并且在长征期间,张宗逊还指挥手下的队伍参加了娄山关以及攻打遵义城的战役。

并且因为他又有护送毛泽东的经验,于是组织上便给了他一个十分特殊且艰巨的任务,那便是当“休养连”的连长。

休养连中大多是在长征中负了伤的战士,其中不乏一些例如林伯渠、邓颖超等重要人物,所以落在张宗逊肩上的任务很重。

毛主席多年未见张宗逊,听取汇报时询问身边人:张宗逊上哪里去了 - 天天要闻

面对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张宗逊为了确保这些人的安全,每次都会先派人前去打探情况再出发。

并且在途中为了平复大家的情绪,他还会讲一些故事激励大家,就这样他带领全部伤员走完了长征路,做到了不让一个人掉队。

不仅如此,张宗逊还有着旁人没有的智慧。

当红军部队将要走到彝族地区时,张宗逊根据先前行进经验便建议可以先给彝族人民提前准备一些零钱和礼物,这样可以使红军在此地区行进的更加顺利。

红军队伍也采纳了张宗逊的建议,此举不仅保证了行进顺利,还和彝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可谓是一举两得。

毛主席多年未见张宗逊,听取汇报时询问身边人:张宗逊上哪里去了 - 天天要闻

1936年,张宗逊顺利带着部队和毛泽东在陕北汇合。

毛泽东见到张宗逊后,便笑着对他说:“你倒好,革命把你带回了家乡!”。随后又毛泽东便安排张宗逊在总部机关工作,并且担任中央军委第一局局长一职。

这个职位责任重大,毛泽东愿意将局长的位置交给张宗逊,可见他对张宗逊的信任以及器重。

张宗逊成为第一局的局长后,毛泽东给他的第一个任务便是把组织的军委机关从保安迁往延安。

张宗逊接到任务后马上快马加鞭赶到了延安,然后和部下们十分认真地部署了各单位的工作,并且划了警戒。

毛主席多年未见张宗逊,听取汇报时询问身边人:张宗逊上哪里去了 - 天天要闻

安顿好延安的事宜后张宗逊又返回保安给毛泽东汇报工作,丝毫不敢马虎。

在张宗逊和毛泽东一起从保安前往延安的路上,毛泽东看着眼前的张宗逊十分欣慰。

此时二人已经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毛泽东也不禁想起了十年前也是张宗逊护送自己上井冈山的,然而经过不断的历练,张宗逊已经从一个卫士长成为了一个高级指挥员。

张宗逊在任此职之间,因为和毛泽东接触的越来越多,并且因为工作原因总能看到毛泽东亲自写的电文,并且还经常能听到他的言论以及对一些事情的评价。

在这种每天的耳濡目染下,张宗逊也开阔了自己的眼界,跟着毛主席还学到了不少军事本领。其实,张宗逊如今的这一切,与他的过往经历是分不开的。

毛主席多年未见张宗逊,听取汇报时询问身边人:张宗逊上哪里去了 - 天天要闻

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终身

张宗逊少年时期在学校中就已经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并于1924年9月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此后,张宗逊还协助党组织建立了“平民教育服务团”,来到附近农村向村民们普及革命思想,建立农民协会。

长征期间,由于红4师在新丰境内竟然再次遭到国民党部队的包围攻击,师长洪超也不幸牺牲,整个部队瞬间没了主心骨,顿时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

就在这危急的一刻,彭德怀将军突然想到了之前在广昌战役中奋勇杀敌的张宗逊,便马上决定派遣他去抵御国民党部队。

张宗逊虽临危受命,但表现却不负众望。他带领着士兵以及与其他将领相协作,很快就对国民党部队做出了反击。

毛主席多年未见张宗逊,听取汇报时询问身边人:张宗逊上哪里去了 - 天天要闻

他突破了敌人的包围圈,为红军队伍创造了很好的转移条件。不仅如此,撕开包围圈后他仍然坚守在战场与国民党部队相抗衡。

就这样,张宗逊浴血奋战了近三天三夜,重创了国民党的力量。

此役过后,我军才可以冲出包围继续前进,张宗逊可谓是这场战役胜利的第一大功臣。

战后彭德怀也高度肯定了张宗逊的个人能力,但他反而十分谦虚地总结了自己的不足以及经验,丝毫没有拿架子。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宗逊便担任八路军358旅旅长。张宗逊于1937年9月带领着队伍来到了山西的抗日前线,并且在晋西北一带建立了许多抗日革命根据地。

毛主席多年未见张宗逊,听取汇报时询问身边人:张宗逊上哪里去了 - 天天要闻

不仅如此,张宗逊还协助国军部队在雁门关长城一带抵御日军的进攻。

张宗逊带领着358旅深入日军的后方,炸毁了为日军输送军粮的公路,彻底断了日军的补给,极大地削减了日军的攻势。

1939年,贺龙成为了张宗逊的师长,在二人共事的这段时间里,贺龙也对骁勇善战的张宗逊赞赏有加,将他视为自己的得力干将。

1940年,二人共同组织和参加的晋西北地区的夏季反“扫荡”以及百团大战,给晋西北地区的日寇带来了沉重一击。

1945年,面对国民党胡宗南对陕甘宁地区突然发起进攻,毛泽东马上派遣张宗逊作为司令,组织了爷台山反击作战指挥部,来抵御胡宗南的进攻。

毛主席多年未见张宗逊,听取汇报时询问身边人:张宗逊上哪里去了 - 天天要闻

在张宗逊的指挥下,双方经过了一个昼夜的激战,张宗逊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转换战术,将正面进攻与两翼包抄灵活地结合起来,打退了胡宗南的队伍并且收复了失地。

毛泽东对于此次张宗逊的表现十分满意,并在不久后的延安干部大会上再次着重表扬了张宗逊以及他的部下,称赞其收复了爷台山,打击了国民党的力量,保证了党中央的安全。

抗日战争结束后,张宗逊继续随党组织参加了解放战争。

1948年1月,为了与其他战场相配合进攻,张宗逊率队伍转入外线作战,并且相继参与了宜川战役、陇东战役等等。

毛主席多年未见张宗逊,听取汇报时询问身边人:张宗逊上哪里去了 - 天天要闻

他将胡宗南的兵力全部牵制在西北战场,这样十分有利于我军专心于在山东和东北地区的决战。

新中国成立后,张宗逊担任第一野战军区以及西北军区的副司令员。1955年,张宗逊被授予开国上将的军衔,并且排名十分靠前。

建国后张宗逊便开始着手军队的训练工作,并且担任训练总监副部长。并且张宗逊还兼顾一些院校的建设工作,参加教材以及院校条令的编写。

1971年,军委办事组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时,毛主席更是主动询问起了自己曾经的警卫员。

毛主席多年未见张宗逊,听取汇报时询问身边人:张宗逊上哪里去了 - 天天要闻

当时黄永胜也在场,黄永胜当时是总参谋长兼军委办事组组长,也是开国上将的一员。于是毛主席便问问黄永胜:“张宗逊上哪里去了?”

面对毛泽东的询问,黄永胜便回答:“张宗逊此时正在济南军区,暂时没能赶过来”。

后来张宗逊知道毛主席主动询问自己的消息,更是十分感动,他没想到,毛主席还记得自己。其实不仅毛主席记得他,广大人民群众也记得他。

在战争时期他尽心尽力,不论做什么都是冲在一线,更是指挥了不少战斗。在和平年代,他也在尽自己的力量,为国家做事。

毛主席多年未见张宗逊,听取汇报时询问身边人:张宗逊上哪里去了 - 天天要闻

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发光发热

自从张宗逊退居二线后,他便一直保持着战争年代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在生活上十分勤俭节约。

张宗逊深知以前生活的艰苦,便往往会觉得如今的生活有些“奢侈”,他将“节约”二字刻在了心上,更是时时做到。

在冬天燃煤时,他会将没有燃尽的煤炭重新放回炉子中使用,就是怕浪费。虽然张宗逊一生节俭,但在国家有难时他便会“大方”起来,尽自己的全力去帮助国家度过难关。

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张宗逊亲自和中央救灾指挥部一起到达了地震现场,并且调动全军各大单位以及阻止积极参加抗震救灾工作。并且在各个方面为受灾人员提供支持。

不仅如此,地震发生的很长时间后,张宗逊仍然十分关心灾区恢复工作。他经常为灾区捐钱捐物,修建小学和修路等等。

毛主席多年未见张宗逊,听取汇报时询问身边人:张宗逊上哪里去了 - 天天要闻

1978年2月,张宗逊光荣离休,虽然他已经离开工作岗位,但并不代表着他就不关心国家的发展了。

离休后的他并没有停下来,而是依旧靠着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便将自己的积蓄拿出来一些,捐献给希望小学。

在他看来,只有有文化有知识,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做贡献。而年轻一代的学生们,正式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1998年9月14日,张宗逊走完了这波澜壮阔的一生,享年91岁。

回顾张宗逊这一生,在红军期间他参加了多次战役,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并且一直尽自己全力保护毛泽东以及整个党中央的安全。

毛主席多年未见张宗逊,听取汇报时询问身边人:张宗逊上哪里去了 - 天天要闻

抗日战争期间更是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歼灭的日军数不胜数。他与毛主席也培养了十分深厚的情谊,毛主席也时刻挂念着这个曾经并肩作战的老战友。

就算暮年他仍着手新中国的建设,为地震灾区的群众送去温暖,可以说他将自己一生的热血都奉献给了中国共产党以及广大百姓。

谨以此文,向张宗逊将军致敬!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 天天要闻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尽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美民众的反对浪潮,但他依旧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在空军一号上,特朗普更是声称“原本Tik Tok的协议已经很接近达成了,但由于在关税政策中国突然改变了主意,但这并不要紧,自己能够在15分钟内让中国同意这笔交易,只要自己降税的话”。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兄弟们,就在中国对美国加了 50% 的关税之后,特朗普再次对我们加了 21% 的关税,现在整体关税已经达到 125%。同时,特朗普暂停了对除中国之外其他所有国家的加征关税政策,而且要把对其他国家加征关税的税点降到 10%。这进一步证明我昨天视频里的分析完全正确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