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的艰辛程度远超过你的想象

2022年12月17日21:49:04 历史 1005


古代科举考试的艰辛程度远超过你的想象 - 天天要闻

古代科举考试,并不像电视剧里所拍的那样轻松潇洒,而是充满各种危险和煎熬,没有一点意志力,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一、考试的程序十分复杂

一个读书人,要想通过层层选拔,最终成为朝庭官员,先后要经过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全部通过后,才会被朝庭授予相应的官职。

院试是一种资格考试,在县、府举行,通过的称之为秀才。只有秀才才有资格参加朝庭组织的选拔考试。

古代科举考试的艰辛程度远超过你的想象 - 天天要闻

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考中的称之为举人,虽然不是正式官员,但也享受一定的政治经济待遇。

会试也是每三年举行一次,考中的称之为贡士,由于考试分三场进行,每场三天两夜,所以考期长达9天6夜,是最煎熬人的一场考试。

最后是由皇帝亲自出题进行的考试,称为殿试或廷试,前三名分别称之为状元、榜眼和探花,其余考中者,按照排名,称之为进士,正式成为朝庭官员。

古代科举考试的艰辛程度远超过你的想象 - 天天要闻

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有的人可能终其一生也走不完这个过程,所以才有了范进中举后发疯的事情发生。

二、考试的安全难以保障

以会试为例,由于参考人数众多,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往往容易发生群体性的灾难事故。

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的江南贡院,仅考试号舍就有20644间,可接纳2万多名考生同时考试。这么多考生进入考场时,由于都想抢先进场,经常发生踩踏事故和考生被挤落入路旁水中淹死的情况,后在林则徐的管理改革下,按区域顺序先后入场,这种情况才得以改观。

古代科举考试的艰辛程度远超过你的想象 - 天天要闻

但灾难还是不期而至。在1463年举行的一场考试中,贡院突然着起了大火,被锁在贡院之内的考生基本上无处可逃,当年参加会试的200多个考生,有90多人被活活烧死,伤亡极其惨重。

1864年,原本应在秋天举行的乡试,因贡院正在修缮,推迟到了十一月份才举行。但在考试的过程中,突然下起了大雪,气温急速下降。因为参加考试的都是文弱书生,有数十位考生因无法承受如此剧烈的气温变化,竟然被活活冻死在考场上。

古代科举考试的艰辛程度远超过你的想象 - 天天要闻

三、考试的过程十分煎熬

首先是吃喝问题。贡院虽然每天有两次供食,但伙食很差,一般考生都会自带一些馒头、烧饼、糕点之类的干粮,还要切成小块,以防夹带。平时的饭菜根本无法带入,而且考试时值秋天,气温尚高,饭菜极易变质。

贡院里虽然也有水井,但井口较小,防止有考生想不开投井,由于考试三年才举行一次,水井平时无人打理,井水质量极差,喝后很容易拉肚子。所以一般人都是用竹筒自带饮用水。但竹筒毕竟容量有限,到最后不得不喝井中之水,十有八九都会拉肚子。

古代科举考试的艰辛程度远超过你的想象 - 天天要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治年间,在贡院外面建了两个高台,相当于现在的水塔,然后用人将江水挑到高台,再用管子连接到各个号舍,喝水的问题才有了初步解决。

其次是大小便的问题。小便倒是问题不大,在考桌下面放个便桶就可以解决。但遇到大便就麻烦了。先要将门口挂着的“出恭”牌子交给号官,由号官带领考生去厕所解决问题,回来后在考生的卷子上盖上一个黑色的印章,被考生称为“屎戳子”,阅卷的官员看到这样的考卷时,一般都会认为不吉利,以涉嫌夹带为名,将卷子枪毙。所以,一般考生宁愿将大便拉在袜子里,也轻易不愿卷子上被盖“屎戳子”。这样一来,整个考场的气味可想而知。

古代科举考试的艰辛程度远超过你的想象 - 天天要闻

还有就是睡觉问题。因为有6个晚上要睡在贡院里,所以每名考生只有在一平米左右的号舍里,将考桌板下掉,与下面的坐板拼起来,蜷缩在上面,不仅晚上的蚊虫叮咬十分难受,而且由于号舍之间仅一墙之隔,如果碰到一个打呼噜的邻坐,那就有得罪受了。

但为了使自己的十年寒窗苦读不至于付之东流,即使面临再大的危险,经受再苦的煎熬,他们也不会轻易放弃这个唯一可以改变他们命运的机会。

古代科举考试的艰辛程度远超过你的想象 - 天天要闻

古代科举考试,考的不光是知识和学问,更是对考生的意志力的一种考验。他们必须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现在的高考与古代的科举考试相比,尽管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尽管都是改变人生命运的一次搏弈,但现在的考生要比古代的考生们幸福得太多了。

古代科举考试的艰辛程度远超过你的想象 - 天天要闻

(图源网络,若侵联删)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 天天要闻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文‬/胡铁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县城外的芦苇荡泛起金浪。四十七岁的刘备站在城楼上,望着校场上整齐列阵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脚边的蒲草,在粗粝的指间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顽皮的笑意。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 天天要闻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本文介绍《广西学生军》一书,借以反映抗战初期桂系军队组织发起的第二届广西学生军的情况...
朱学勤忆胡适 - 天天要闻

朱学勤忆胡适

【原题】朱学勤:胡适,始终以一种从容的态度批评着那个时代,不过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转自当代文学批评作者朱学勤 节选 | 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转载 | 《被遗忘与被批评的》胡适的一生是坚持自由主义的一生。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 天天要闻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说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认识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时也是影视歌三栖艺人但是你知道吗?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举办《DIVA演唱会》上海站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这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我准备多首上海...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 天天要闻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为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权威,促进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经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发布最新执行悬赏公告: 1、被执行人:朱中美,女,1990年01月19日出生,汉族,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卫楼村汪岗村民组150号,公民身份号码34011119900119 ****。 2、执...
中国男人变抢手货,边境通婚一大把,外国女人为何不顾一切? - 天天要闻

中国男人变抢手货,边境通婚一大把,外国女人为何不顾一切?

国内男同胞光棍遍地,在国外,中国男人却是抢手货。边境地带中外通婚的更是一抓一大把,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男人有什么优势,竟能让外国女人不顾一切嫁到中国呢?为什么中国男人在国内不吃香呢?一、社会地位太低说是外国女人疯抢中国汉子。但实际上,这里的“
见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举报有奖! - 天天要闻

见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举报有奖!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近日发布执行悬赏公告:为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权威,促进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经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之规定,特发布悬赏公告如下: 1、被执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