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王识破了丞相私心,感叹差点误了大事·老烟枪读《史记》12

2022年12月14日23:27:04 历史 1740

公元前334年,秦惠文君决意东出逐鹿天下。他效法先君重用六国人才,拜名臣公孙衍为大良造。正当他感到秦国事业顺风顺水,决心发兵解决西边的义渠国之时,一个人的一句话,让他如梦初醒——原来咱家的大良造(相当于丞相,虽然秦国也有相邦)是有私心的啊!

秦惠文王识破了丞相私心,感叹差点误了大事·老烟枪读《史记》12 - 天天要闻

话说惠文君登位后,杀了商鞅,平息了老爷子孝公去世前掀起的新法风暴。恰在此时,魏、齐两国国君合计着一起称王了!士可忍孰不可忍!齐魏的举动一下子刺激了秦惠文君。

秦惠文王识破了丞相私心,感叹差点误了大事·老烟枪读《史记》12 - 天天要闻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收复了河西大部分土地,国力大增。江河日下的魏国感到如芒在背,终于决定放下曾经的战国第一强国架子,主动去拉拢东边的齐国,搞了个齐魏相王:嘿嘿嘿,我认你是王了,你也认我是王了,以后有什么事,咱们好商量啊

秦惠文王一眼就看穿了老魏王的打算:不就是拉拢齐国帮自己撑腰,好重整霸业么!齐国我够不着,那就专打你魏国吧!

秦惠文王识破了丞相私心,感叹差点误了大事·老烟枪读《史记》12 - 天天要闻

惠文君在河西积极备战,但他也有苦恼之处:秦国没有拿得出手的大将!秦孝公时代,商鞅是个文武全才,又会变法又会领兵。现在商鞅已死,将领青黄不接。没有大将,空有虎狼之师,总不能找个羊来带虎群吧!

惠文君遍查军册,挑中了一个人。这人叫公孙衍,魏国阴晋人,早年曾在魏军中任职,但不被重用(魏国浪费人才的事干得也太频繁了),于是在公元前342年投了秦军(注意这个地方和《大秦帝国》又不一样),混口饭吃。

秦惠文王识破了丞相私心,感叹差点误了大事·老烟枪读《史记》12 - 天天要闻

敢于跳槽的人,往往不是无能之辈。

这公孙衍还真不简单,跳槽以后,凭着军功,硬是当上了将军。当然这个将军离统帅还差得比较远。

史料对公孙衍的记载很少,只在《秦本纪》和《张仪列传》中提了几句。不过从公孙衍弃魏投秦这个事儿,咱们能看出秦魏两国的不同。

人才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资源,底层人才的上升通道是否畅通,往往决定了一国是否昌盛。泱泱大国岂无人才,可惜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而一个国家不仅需要人去当伯乐,更需要设计出制度来当伯乐

商鞅变法,无功者不能显贵。要想在秦军中升官,必须要有军功。在当时,明显是个好制度。所以秦国在这场人才大战中又赢了。

秦惠文王识破了丞相私心,感叹差点误了大事·老烟枪读《史记》12 - 天天要闻

惠文君点兵点将,选中了公孙衍。于是任命公孙衍为大良造,发兵攻魏。

一番大战,魏惠王急了:丫丫的,齐魏相王,光打我魏国!

打不过,那就求和吧!于是割让了阴晋给秦国。

秦国已经打开了东出的大门,哪里就愿意就此收手。于是,第二年,惠文君找了个借口,让公子卬(一说这一仗也是公孙衍打的)领兵攻魏。

此时的魏国,颇有点被邻居家大孩子欺负的样子。明知道打不过,但总是处于一会儿认怂,一会儿急眼奋起一战的状态。魏王大怒,拿出了家底,与秦国火拼。

河西大战,斩首八万!秦军俘虏魏将龙贾!魏国家底被败了个精光。

秦惠文王识破了丞相私心,感叹差点误了大事·老烟枪读《史记》12 - 天天要闻

打不过,魏国又认怂。

秦惠文君登位的前十年,魏国便是在认怂和急眼之间自然切换。中国古代史,欠魏惠王一个影帝。

恰在如此顺风顺水之时。大良造公孙衍找到秦惠文君:君上啊!你看东出如此顺利,老魏王已经是秋后的蚂蚱了。咱们为何不趁此良机,西进攻取义渠,解决咱们背面的威胁呢!

惠文君听了,觉得很在理!于是,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进攻义渠的战事。

秦惠文王识破了丞相私心,感叹差点误了大事·老烟枪读《史记》12 - 天天要闻

备战之余,惠文君按惯例听斥候汇报着朝野的奇闻。

斥候:“有个油嘴滑舌的人。自称是鬼谷子的门生,在秦国游走好久了。”

惠文君:“鬼谷子!这人是谁?”惠文君一下子来了兴趣

斥候:“这人叫张仪,魏国人。”

惠文君:“快请来让我看看。”

秦惠文王识破了丞相私心,感叹差点误了大事·老烟枪读《史记》12 - 天天要闻

于是,在秦国游荡了许久的张仪,得到了惠文君的召见:“先生是鬼谷子的门生。想必有大才。来我秦国,有什么可以教我的,还请不要吝啬!”

张仪也不客气:“我听说君上想攻打义渠?”

惠文君见张仪识破,也不再遮掩:“是啊,当前魏国无力西进,我正好腾出手来了,趁此机会解决西边的后患!”

张仪哈哈大笑:“攻打义渠的主意,是谁提出来的?”

“正是我大秦的大良造公孙先生。”

张仪开始了他口若悬河的表演:“魏国曾是战国第一霸主,义渠只是西陲一群分散的部落。现在攻打义渠,一旦秦军陷入胶着,魏国有没有可能抓住机会缓过来呢?”

秦惠文王识破了丞相私心,感叹差点误了大事·老烟枪读《史记》12 - 天天要闻

惠文君明白了——此时魏国正是四面楚歌,不趁此时把魏国彻底打服了,老魏王极有可能缓过劲儿来,人家毕竟曾是战国第一强国。那时候,秦国要想东出,麻烦就大了!

话说公孙衍为什么要建议去攻打义渠呢?这里面有个缘故。老魏王连续被秦军羞辱,急得没招了,便派人找到公孙衍,又是送钱,以赔礼道歉,请公孙衍游说秦君别指着魏国这一只羊薅,先薅薅别人去。公孙衍原来是魏国人,只因在魏国发展不顺,才投的秦军。这人还是很念旧的,便答应了。

秦惠文王识破了丞相私心,感叹差点误了大事·老烟枪读《史记》12 - 天天要闻

大良造有私心,要庇护一下魏国。谁想来了个张仪,一句话将他的计谋戳破。公孙衍恨得牙痒痒。但此事之后,秦惠文君已经不再那么信任公孙衍了,转而信任张仪。公孙衍无奈,不久便逃离了秦国,去了魏国。

话说秦惠文君这边,在洞察了大良造公孙衍的私心之后,暗暗感慨:差点被误了大事!如梦方醒的他,立即挥师攻魏。可怜老魏王巴巴地盼着喘口气,结果盼来的却是秦国的虎狼之师。

打不过,又割让了上郡15个县给秦国。从此,秦惠文君不仅完全占据了河西之地,还获得了窥探河东的桥头堡,魏国时刻处在秦国的威胁之中。

秦惠文王识破了丞相私心,感叹差点误了大事·老烟枪读《史记》12 - 天天要闻

结束语

秦魏河西之争,以秦国全据河西而告终。魏国盛产人才,可惜魏王不是伯乐,让良臣公孙衍反过来帮助秦国消灭了自己8万主力,雪上加霜。秦惠文君年龄虽小,却展现出了高超的识人手法,他不仅在公孙衍失意时重用之,使公孙衍帮助秦军度过了将帅青黄不接的时刻,大破魏军,还在公孙衍有私心之时及时发现,及时调整战略,避免错过良机。所幸魏国在吃了大亏之后幡然醒悟,接纳了从秦国逃亡的公孙衍,拜为犀首。

人才的大战是根本的大战,魏国没有顺畅的底层人才上升通道,已失一局。在公孙衍与张仪在魏、秦竞相登台的时代,战国七雄又会给我们展示怎样的纵横捭阖呢?

请关注下集。

(未完)

全文请关注《老烟枪读<史记>》原创不易,请多点赞评论支持。体系阅读,更有收获喔!

一壶毛尖一包烟,一本《史记》翻半天我是老烟枪史君与使君,明天见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 天天要闻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尽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美民众的反对浪潮,但他依旧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在空军一号上,特朗普更是声称“原本Tik Tok的协议已经很接近达成了,但由于在关税政策中国突然改变了主意,但这并不要紧,自己能够在15分钟内让中国同意这笔交易,只要自己降税的话”。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兄弟们,就在中国对美国加了 50% 的关税之后,特朗普再次对我们加了 21% 的关税,现在整体关税已经达到 125%。同时,特朗普暂停了对除中国之外其他所有国家的加征关税政策,而且要把对其他国家加征关税的税点降到 10%。这进一步证明我昨天视频里的分析完全正确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