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元是“四人帮”的主要成员,早年时期,他得到张春桥的欣赏,曾担任上海市革委会第一副主任等职务。1970年,陈伯达在九届二中全会被审查之后,姚文元被调到北京,接替了陈伯达的职务,主管“宣传口”的工作。
然而,在北京工作期间,姚文元却与王洪文等人结成了“四人帮”,做了很多祸国殃民的坏事。1976年,华国锋等领导人雷霆出击,抓捕了姚文元等人,粉碎了“四人帮”。值得一提的是,姚文元被关押后,竭力表现出一副与“四人帮”划清界限的样子,每天认真写反省材料,也因为这个原因,他成为“四人帮”主要成员中量刑最轻的一个人。
其实,在“四人帮”被捕之前,姚文元就与王洪文等人有不同的想法,比如1976年,他曾经收到过两封奇怪的信,经过思考后,他没有交给王洪文等人。姚文元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害怕如果交给王洪文等人,他们会追究这两封信,将来对自己不利。那么,姚文元收到的这两封信都是什么信呢?
第一封奇怪的信与《人民日报》有关。1976年4月12日,《人民日报》编辑部收到了一封匿名信,这封信的信封上面写着《人民日报》总编辑收,背面则写着“请戈培尔编辑收”。工作人员打开这封匿名信后,发现里面是一张4月8日出版的《人民日报》,报纸上还用大黑字写着“打倒张春桥、江青、姚文元”。
负责人看后大吃一惊,赶紧把这封匿名信交给了《人民日报》的负责人鲁瑛,鲁瑛看后也大吃一惊,他经过仔细思考后决定把匿名信交给姚文元。姚文元当时主管“宣传口”的工作,《人民日报》也归姚文元管。姚文元看到这封匿名信的反应与鲁瑛一样,他要求鲁瑛以及另一个看过匿名信的人对这件事保密。此后姚文元经过思考后便把这封信锁在了自己的抽屉中,没有交给王洪文等人。
1976年7月,姚文元又收到了一封奇怪的信,这封信是新华社负责人谢力夫转交给姚文元的,信是新华社河南分社的一名记者写的。在这封信中,这个记者写了一些自己听到的传闻,这些传闻主要围绕毛主席去世后的一些事情做了猜测,其中有宣布张春桥是叛徒这样的话。
看到这封信的内容后,姚文元的吃惊程度不亚于上一封奇怪的信,他首先考虑的是要不要把这封信交给毛主席?考虑到当时毛主席已经病重,姚文元放弃了这种想法,此后他又考虑是否交给王洪文等人,经过一番思考后,姚文元也放弃了这种想法,没有把这封信交给王洪文等人,而是继续锁了起来。
1976年10月6日,姚文元被捕后,审查人员问他为何不把这两封信交给王洪文等人?姚文元的答复是这样的:如果把信交给王洪文等人,就相当于把自己与王洪文等人捆绑到一起,而未来王洪文等人大概率会受到清算,自己不想与他们一起冒险。
另外,姚文元还想,如果王洪文等人垮台了,他就把这两封信交给华国锋,这样华国锋就会把他与王洪文等人区分开。只是姚文元的想法是他自己一厢情愿,他过去与“四人帮”勾结在一起时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1976年10月6日,姚文元与王洪文等人同一天被捕,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