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党内有三个绰号,病倒休养时,毛主席:亲笔书信并送红鱼一群

2022年10月14日09:18:16 历史 1978

他在党内有三个绰号,病倒休养时,毛主席:亲笔书信并送红鱼一群 - 天天要闻

香山来青轩旧影

在中央“五大书记”中,45岁的任弼时虽是最年轻的,但身体状况也是最差的。长期繁重的工作和操劳,严重透支了他的健康。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一齐袭来,压垮了党的这匹忠诚的“骆驼”。

在延安时,任弼时就成为毛泽东的得力助手之一。

在延安召开七大前,任弼时负责细致而高度机密的工作:凡是从共产国际发来的绝密的和“万万火急”电报,都由他亲自翻译。毛泽东发出的电报,翻译成俄文后,也必须经过他的校审定稿后,才能拍发。

任弼时兢兢业业地处理了中共中央和书记处的大量工作,这让毛泽东得以从日常事务中抽出身来,集中精力考虑军政大计。

他在党内有三个绰号,病倒休养时,毛主席:亲笔书信并送红鱼一群 - 天天要闻

1949年12月,毛泽东在苏联访问时看望任弼时

抗战胜利后,苏联医生阿洛夫为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全面检查身体。阿洛夫医生将检查结果如实地向毛泽东作了汇报说:“多数领导同志都还算健康,唯有任弼时一人的身体状况不行。他的脑血管硬化,都影响到了双目视力,这是非常不好的兆头,这表明他的病情己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毛泽东听话,非常关心任弼时的病情,多次催促他赶紧治疗。但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任弼时,总是要求自己“能走一百步,就不要走九十九步”。

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任弼时,在这时已拥有了三个人人共知的绰号:“骆驼”“被子”“党内妈妈”。

“骆驼”是忍辱负责的意思。“被子”是因为任弼时为人厚道、公道,对待干部就像冬天盖一床棉被,让人感到暖和、舒服,可以安安心心、踏踏实实地度过寒夜。“党内妈妈”称谓,是指他虽是中共最高层领导成员之一,年龄不大,但始终像“妈妈”那样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人, 即使细小的小事,对同志也是呵护有加。

他在党内有三个绰号,病倒休养时,毛主席:亲笔书信并送红鱼一群 - 天天要闻

1949年4月11日任弼时抱病作报告

任弼时入住香山后,首先忙于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从会议筹备、文件准备,他都亲体力行。4月11日,大会如期召开。任弼时在这次大会上,代表中共中央抱病向大会作长篇政治报告。这对于病中的任弼时来说,是一项体力上的超负荷。在大会上,他将报告作完第一部分时,出现了头晕、心悸和气短。在这种情况下,报告稿只能由其他同志代为宣读。

病倒后的任弼时,住进了玉泉山干体所。

毛泽东和任弼时是志同道合的校友;是通力合作的同志;是默契的主帅和助手;是情深谊重的战友。

离开香山来青轩,也远离了香山双清别墅的毛泽东和其他战友的住地,这让毛泽东和中央各位领导人,都十分惦记这位忠实的一同从战火中走来的战友。

毛泽东认真听了周恩来和医生的关于任弼时病情的报告后,特别指示要精心治疗,加强护理。

6月9日这一天,毛主席在双清别墅批阅完文件后,抬头看到了友人送来的七八尾鲜红的北京金鱼。这金鱼的灵动,给毛泽东的心身带来了愉悦。毛泽东曾对工作人员说:“鱼都和我熟了,认识我呢!只要我一起身,这鱼儿就朝着我游来呢。”

的确,毛泽东批阅文件或读书疲惫时,就会走到近前观赏,有时还拿点鱼虫喂喂它们。所以毛主席一靠近,它们便争先恐后围拢来,做好抢鱼食的准备。

而此时,毛泽东想到了病中的任弼时,想到躺在病床上的任弼时,一定是很寂寞的。想到这儿,毛泽东叫进警卫战士说:“快把这北京金鱼,给弼时同志送去。”

他在党内有三个绰号,病倒休养时,毛主席:亲笔书信并送红鱼一群 - 天天要闻

毛泽东写给任弼时的友情和关爱

毛泽东一边说一边来到书桌旁,提笔给任弼时写上了一句话:

弼时同志:送上红鱼一群,以供观览。敬祝健康!

毛泽东六月九日

任弼时接到毛泽东送来的“大礼”,深致谢意!并对警卫战士说:“主席这么忙,还这样挂念我,谢谢毛主席,向他致敬!”

这是毛主席一生中第一次以一群水中红鱼为礼,送给他亲密的战友,并附上书信一封。

这是毛主席对战友寄托的无限深情。

他在党内有三个绰号,病倒休养时,毛主席:亲笔书信并送红鱼一群 - 天天要闻

任弼时在玉泉山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得知长子被捕,斯大林:我不会用一个敌军元帅去交换一名士兵 - 天天要闻

得知长子被捕,斯大林:我不会用一个敌军元帅去交换一名士兵

在历史书里,斯大林的形象是复杂的。他是苏联的强人,是二战的胜利者之一,是让国家走向工业化的推手。但他同时也是大清洗的发动者,是冷酷决绝的政治领袖,甚至,在一些人眼里,是一个对自己儿子都毫不留情的“铁石心肠”。他那句“我不会用一个敌军元帅去交
千古第一贤后:马秀英——她用大爱温暖了一个暴戾的王朝 - 天天要闻

千古第一贤后:马秀英——她用大爱温暖了一个暴戾的王朝

(一)乱世孤女,遇一生挚爱时间: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 地点:濠州(今安徽凤阳) 人物:马秀英、朱元璋、郭子兴 宿州富商之女马秀英,自幼丧母,父亲因仇杀逃亡,临行前将她托付给红巾军领袖郭子兴。郭子兴视她如己出,教她读书明理,但她拒绝缠足
湛江为什么叫湛江?这事儿得从头说起!》 - 天天要闻

湛江为什么叫湛江?这事儿得从头说起!》

今天咱来唠唠湛江这名字的来历。别看现在湛江是个滨海大都市,无敌海景刷爆朋友圈,但它的名字居然跟“江”没啥直接关系!是不是觉得离谱?别急,听我慢慢给你捋清楚。一、名字的由来先说个冷知识,湛江这个地方,在古代并不叫“湛江”,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武则天墓前61个石人都无头,千年来难解,1971年2位农民提供线索 - 天天要闻

武则天墓前61个石人都无头,千年来难解,1971年2位农民提供线索

1971年,陕西乾县两位普通村民在田间劳作时无意间挖出一个奇异石像头像。而这不起眼的一锄,竟成为破解千年未解之谜的关键线索——武则天陵墓前六十一尊无头石像的秘密。乾陵,一座合葬唐高宗与武则天的皇陵,历经千年风雨与盗墓者轮番“进攻”,却始终无
逃台国民党高级将领:大多晚景凄凉,穷苦潦倒 - 天天要闻

逃台国民党高级将领:大多晚景凄凉,穷苦潦倒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让国民党政权彻底失去了大陆的控制权,随之而来的,是大批国民党高级将领跟随蒋介石撤往台湾。那时候,谁也没想到,这个岛屿会成为他们后半生的舞台,更没想到,许多曾经风光无限的将领,到了晚年却过得那么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