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总设计师,忽必烈背后的男人,一生都在开挂

2022年10月10日22:35:58 历史 1843

元朝为什么叫元朝?因为他;北京城的雏形是谁缔造的?还是他。

他年少就得志,一生都在开挂,他就是号称元朝总设计师的刘秉忠

元朝总设计师,忽必烈背后的男人,一生都在开挂 - 天天要闻

▲传说刘秉忠的画像,看看就好,不太准


八岁在今天,已经上过幼儿园、学前班,正处在小学二年级。在普遍成熟的古代则上学更早,但大牛刘秉忠才刚开始接受最基础的教育。

十七岁在今天,可能高中还没毕业,但大牛刘秉忠已经当上“公务员”,成为邢台节度使府担任令史。

元朝总设计师,忽必烈背后的男人,一生都在开挂 - 天天要闻

▲元朝有好多重臣都是邢台的


你以为他会在官场一步步爬上去,不,那可不是大牛的剧本。刘秉忠觉得这么干特没劲,然后就把老板炒了鱿鱼,在武安山整了套公寓当宅男,隐居了。

几年后,大牛厌倦了不挣钱只啃老的日子,就换了一种玩法,到天宁寺出个家……

元朝总设计师,忽必烈背后的男人,一生都在开挂 - 天天要闻

当然,大牛出家和别人也不太一样,别人找的是师父,他找的可是机会,于是新收了个非常有前途的师父虚照禅师。

虚照禅师可不得了,他不仅仅是天宁寺的住持,更是能和忽必烈搭上关系的人。

元朝总设计师,忽必烈背后的男人,一生都在开挂 - 天天要闻

▲全国“最粗的大腿”


在虚照禅师托关系的情况下,刘秉忠也见到了当时全国“最粗的大腿”:忽必烈,刘秉忠一套才艺展示,掰弯了,不是征服了忽必烈。于是刘秉忠就留在了忽必烈的身边,这一留就是三十多年。

忽必烈对他极为仰仗,可以说几乎是言听计从,而刘秉忠也没有浪费这些好机会,干了无数个能吹一辈子的大事儿:

元朝总设计师,忽必烈背后的男人,一生都在开挂 - 天天要闻

首先,元朝的名字就是他起的。忽必烈越混越大,已经不仅仅是蒙古的老大,亚欧大陆差不多都听他的,就想着把“大蒙古国”的名号换一换,这个重任就交给了刘秉忠。

刘秉忠从《易经》取“大哉乾元”(可以简单理解为“伟大的开始”的意思)的前后两字“大元”,忽必烈听从了他的建议,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

元朝总设计师,忽必烈背后的男人,一生都在开挂 - 天天要闻

第二,刘秉忠主持设计了元朝的首都元大都、陪都元上都,元大都是今天的北京,北四环的元大都遗址还能看到当年的荣光。

北京城之所以有如此浓重的“中轴线”概念,就是从元大都开始的,而老北京的北城发展比南城好,也是从元大都开始的,沿续至今。

元朝总设计师,忽必烈背后的男人,一生都在开挂 - 天天要闻

▲北京城今天的水系分布,奠基者就是刘秉忠和郭守敬


刘秉忠接手北京城的时候,由于多年战乱,城内处处是废墟,河道淤积,刘秉忠完全是靠绝顶的才智,硬建出一座都城。所以,他也是北京城“雏形”的缔造者。

开发出积水潭,疏通大运河的郭守敬,就是当年他从邢台带出来的“小弟”。今天在北京积水潭地铁站旁边的汇通祠,里面就详细地展示了刘秉忠和郭守敬的一生。

元朝总设计师,忽必烈背后的男人,一生都在开挂 - 天天要闻

第三,设计了元朝整套的官员体系、皇帝礼节、百官俸禄等,这才是最牛的。

元朝疆域面积之广,可以说前无古人。如何统治一个如此庞大的国家,元朝的统治者们并不擅长。刘秉忠从零开始,硬是让这些草原大汉们,接受了中原地区的官员体系。

以上。还想听哪位牛人的故事,欢迎大家留言。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玄武门之变:性格决定命运 - 天天要闻

玄武门之变:性格决定命运

作者:灵犀一墨提到唐史,我们就不得不提下“玄武门之变”,因为此次之后唐代真正进入了它的典盛一期,一位杰出政治家由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用自己的雄才大略,为盛唐的到来做好了最坚实的铺垫。
罗白桦:蒋介石贵池阅兵见闻 - 天天要闻

罗白桦:蒋介石贵池阅兵见闻

引子#本文摘自《贵池文史资料》第三辑(1987年11月),罗白桦口述(原注:政协办公室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原标题《蒋介石贵池阅兵简介》图文无关,仅作示意正文1927年,蒋介石悍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嗣后,又收买了汪精卫,致宁、汉政府
三问工行“金条掺假”事件/女子闯红灯撞车受伤被交警定全责/苏联时代航天器坠落印度洋 - 天天要闻

三问工行“金条掺假”事件/女子闯红灯撞车受伤被交警定全责/苏联时代航天器坠落印度洋

⊙胖东来怕影响居民出行承包周边小区物业费?多方回应近日,一则关于胖东来超市为解决客流引发的交通拥堵问题,主动承担周边小区物业费的消息在网络引发关注。5月11日下午,经大河报《看见》记者多方核实,该传闻系不实信息。详情(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殷海涛)▼⊙河南存在重旱,西南部等地特旱中央气象台发布气象干旱黄...
解放战争中,华野名将死于三个农民之手,粟裕怒发冲冠 - 天天要闻

解放战争中,华野名将死于三个农民之手,粟裕怒发冲冠

1948年2月的一个寒夜,福建宁德大窝村的山路上,一根木棍猛然砸向一名中年男子的后脑。他踉跄倒地,三名黑影扑上,棍棒如雨点般落下。这名倒在血泊中的男子,既非国民党高官,也非日军将领,而是华东野战军第一师政委、闽东革命领袖阮英平。
人民领袖|母亲的爱 - 天天要闻

人民领袖|母亲的爱

上世纪80年代初,习近平在河北正定县工作时,就住在县委大院的办公室里。办公室是老房子,有些潮湿,他常把褥子拿出来晒太阳。
有个滨州农民,曾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 - 天天要闻

有个滨州农民,曾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参加“母亲节•母亲河,接来老妈,顺着黄河滨州“活动,头一站是邹平码头梯子坝。在那,我们发现:当地有个农民,曾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此人,叫马振西,是个治黄模范。1952年,他被毛主席接见,受邀登上天安门。他是邹平市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