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孩来华,周总理特批加入中国国籍,家里五星红旗谁都不让碰

2022年10月05日18:13:37 历史 1476

1925年,美国阿肯色州出生了一个女孩,取名为雪莉·伍德。她出身优渥,从小就接受了极好的教育,读书的学校一向是当地最好的。

雪莉的母亲道逊夫人是世界和平委员会成员,与美国著名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相交甚好。1938年,这位好友出版了《西行漫记》,并给喜欢文学的雪莉送了一本。

这是一本纪实文学,讲的是安娜走访延安的见闻。因为《西行漫记》,雪莉第一次了解到中国,知道了延安这个地方,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美国女孩来华,周总理特批加入中国国籍,家里五星红旗谁都不让碰 - 天天要闻

吴雪莉

于是在之后的几年里,雪莉又找来各种关于中国的书籍,陆续接触到关于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资料。随着了解的深入,雪莉慢慢被中国的民族精神所震撼,对那个神奇的国度越来越好奇。

并暗下决心,有机会了一定要去中国,她要亲眼看看那个神秘的国度。

17岁那年,雪莉考上密歇根州立农学院,青春靓丽的美国姑娘,在大学里邂逅了中国留学生黄元波

黄元波是广西壮族人,长得高高大大,一副明显的东方长相。初见黄元波,雪莉就觉得这个人很特别,想方设法找机会相处。

美国女孩来华,周总理特批加入中国国籍,家里五星红旗谁都不让碰 - 天天要闻

黄元波

对这个长相漂亮、活泼开朗的美国姑娘,黄元波很难不产生好感!

可那个年代很保守的,几乎没有美国人与中国人谈恋爱,因此身边各种流言蜚语满天飞。为了躲避流言,黄元波起初拒绝过。

可雪莉不放弃,在她锲而不舍的追求下,黄元波终究心动了。

两人开始一起吃饭,一起学习,一起约会。黄元波是个传统的男人,既然处对象了,那肯定是奔着结婚去的。作为男朋友,他会省吃俭用,然后攒下生活费给雪莉买礼物,或者带她去吃大餐。

美国女孩来华,周总理特批加入中国国籍,家里五星红旗谁都不让碰 - 天天要闻

1945年的美国

哪怕没钱的时候多,黄元波依旧尽己所能,逗雪莉开心。比如说,突然出现的玫瑰,各种有意思的手工制品,或者是一些小礼物。东西不贵,但心意难得。

1945年12月25日,这一天是圣诞节,美国最隆重的节日,也是雪莉终身难忘的一天。那一天,黄元波迈着深情步伐,单膝跪地,向雪莉求婚了。

雪莉是既惊讶又欣喜,紧接着就在亲友的见证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美国女孩来华,周总理特批加入中国国籍,家里五星红旗谁都不让碰 - 天天要闻

吴雪莉和黄元波

婚后的两人更是如胶似漆,每一天都过得很开心。时光飞逝,黄元波毕业了。作为公费留学生,国家出钱供他读书,他肯定要回去报效祖国的。可雪莉怎么办?

1946年的一天,黄元波欲言又止地看着雪莉。他不知道怎么开口,他必须回国,可也不愿意和雪莉分开,雪莉会和自己一起走吗?

黄元波不敢确定。最后雪莉等急了,焦急地询问,黄元波这才将压在心头已久的问题抛出来。

雪莉一听放下心来,还以为什么事呢,丈夫那么为难这个问题雪莉早就想清楚了中国不仅是丈夫的故乡,也是她向往已久的地方,她自然要一起去的。

黄元波听后感动不已,雪莉为他做的牺牲实在太大了。

美国女孩来华,周总理特批加入中国国籍,家里五星红旗谁都不让碰 - 天天要闻

1946年的中国

于是,雪莉在21岁这年,跟着黄元波的步伐,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见到了那个憧憬已久的地方。为了入乡随俗,她还给自己取了中国名——吴雪莉。

下了轮船后,夫妻俩先在上海休整几天,然后一起到西安西北农学院报到。

这个工作早就联系好了,黄元波任该校畜牧兽医系主任,雪莉这个高学历人才,工作自然也不难解决,成了该校外语系副教授。

与此同时,雪莉发现了黄元波的一个秘密,这人对自己说谎了。当初黄元波说他29岁,但因为一起工作的原因,雪莉偶然发现丈夫是35岁。

美国女孩来华,周总理特批加入中国国籍,家里五星红旗谁都不让碰 - 天天要闻

1946年的中国

隐瞒了整整六岁,雪莉顿时气愤不已。她气的不是年龄问题,而是黄元波的欺骗。黄元波自知理亏,放下身段软磨硬泡,终是让雪莉心软了,两人重归于好。

1947年5月,两人生下了爱的结晶——长子黄礼民。

孩子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去欢乐的同时,也增加了不少麻烦事。尤其当时时局混乱,两人任教的西安西北农学院,在1948年被迫关闭了。

美国女孩来华,周总理特批加入中国国籍,家里五星红旗谁都不让碰 - 天天要闻

雪莉和长子

失去工作的夫妻俩,只能带着孩子,千里迢迢地去了上海。因为有知识有文化,黄元波去了南通大学当教授。

雪莉则一边带娃,一边自由撰稿,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讲述对中国的新奇认知。

1949年,新中国要成立了。为了庆祝这场盛事,上海家家户户都开始在家门口挂五星红旗,雪莉家自然不例外。

可买东西的人多,商店库存不够啊!雪莉排队排了好久,才终于在9月30日买到国旗。

美国女孩来华,周总理特批加入中国国籍,家里五星红旗谁都不让碰 - 天天要闻

1949新中国成立

那时候的国旗做工比较粗糙,就是用一块合乎规格的红色棉布,挖五个五角星一样的洞,然后用黄色的布缝上。

然而就是这样简单的一面国旗,雪莉却保存了一辈子。每到国庆节的时候,她就挂起来。国庆节一过去,就赶紧珍藏起。

有一次记者来采访,国旗被院子里的刺玫扎了个小洞,雪莉当即心疼不已。

那么大年纪了,还拿个针一点一点地补,补了整整半天。此事过后,雪莉就很少拿这面国旗出来了,甚至连家人都不让碰。

美国女孩来华,周总理特批加入中国国籍,家里五星红旗谁都不让碰 - 天天要闻

雪莉和她的国旗

1950年,黄元波带着筹建生物制药厂的任务,携妻儿来到河南开封。开封是一座古城,有很多中国传统建筑

雪莉一到这里,就被与众不同的建筑风格迷住了。尤其是她即将任教的河南大学,有着回廊、庭院、青砖、绿瓦,实在让她喜欢。

1957年,雪莉受聘于河南大学,成为一名英文外教,也是新中国第一批外教。

她的教学十分有意思,她会把课堂搬到校园、食堂,或者图书馆,让学生用英语介绍眼前的一切,花草树木、馒头面条,或者用英语借书、还书等等。

美国女孩来华,周总理特批加入中国国籍,家里五星红旗谁都不让碰 - 天天要闻

图文无关

雪莉还把国外的童话,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中的故事,改变成英语剧本,让学生对照自己的角色表演。

别出心裁的教育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向学热情因此她的课堂总是十分热闹。

虽说如此,但学生们依旧很怕这位靓丽的外教,因为雪莉太严厉了。

对于论文,雪莉制定了极为严格的规定,差一点都不给过。有时其他老师看着不忍心,就劝雪莉,修改了这么多次,学生也怪不容易的,差不多就过了吧!

但雪莉不肯,她是个较真的人,规矩既然定下了,那就要执行到底。而且严格要求也是对学生好,会让他们受益无穷。

美国女孩来华,周总理特批加入中国国籍,家里五星红旗谁都不让碰 - 天天要闻

雪莉(右2)

久而久之,也就没人向雪莉求情了,她严厉的名声也传遍了整个英文系。

1958年,雪莉在伦敦出版了《中国一条街》。

这部小说是雪莉初到中国时的见闻,讲述了她一个西方人,在成为中国妻子后的亲身经历。通过这本书,雪莉向英国人解开了中国普通百姓的神秘面纱。

六十年代的时候,雪莉由于独特优势,被外文出版社看上,翻译了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

之后相继出版了《英美文学批评史话》、《实用英语教程》等等,她还为英国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翻译了45万字的材料,人民日报称她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红娘”。

美国女孩来华,周总理特批加入中国国籍,家里五星红旗谁都不让碰 - 天天要闻

雪莉与黄元波一家

雪莉与黄元波共孕育了六个孩子,不算是哪个年代,想养育六个孩子都不是容易事。

尤其是黄元波还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离家。所以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务,基本都是雪莉一个人承担的。不管是洗衣做饭,还是储存冬菜煤球,都要靠她自己。

由于工资不够用,雪莉上完课后会再接些手工活。哪怕她尽了最大的努力,日子依旧过得捉襟见肘。在最艰难的岁月里,美国的亲友给了雪莉极大安慰。

有一次雪莉给同学写信,说了生活的艰难,没多久就收到同学寄来的一小桶白面粉。对当时的中国来说,面粉是极稀少的。

1962年,雪莉的母亲道逊夫人也来中国了。

美国女孩来华,周总理特批加入中国国籍,家里五星红旗谁都不让碰 - 天天要闻

吴雪莉

因为道逊夫人和平理事会委员的身份,她还受到了周总理的亲自接待。来到开封后,道逊夫人终于见到了阔别17年的女儿。

领略过中国的风情后,道逊夫人决定留下来,和女儿一起生活。

道逊夫人知识渊博,随后也成了河南大学的外教,与女儿一起上班。由于道逊夫人身份特殊,周总理还多次致电问候。

1975年,道逊夫人去世,雪莉想将母亲的骨灰送回美国,但由于外籍身份,她不管去哪个城市,都要多次申请报备,十分麻烦。

周总理知道后,就给雪莉特批了一张中国绿卡。拿到绿卡的那天,雪莉高兴且激动。

美国女孩来华,周总理特批加入中国国籍,家里五星红旗谁都不让碰 - 天天要闻

吴雪莉

20年了,她在中国生活了20年,终于成为了中国公民。从此就可以自豪地告诉别人,我是中国人。

从1979年起,雪莉每隔几年就会回一趟美国,向亲友介绍中国的一切,历史、风景、教育等等,还会在美国媒体上撰文,讲述中国传统文化和有趣故事。

雪莉一生送走毕业生3000多人,培养出300多名硕士,2名博士,还搭建了中美留学生的桥梁。2014年,雪莉被评为“全国十大功勋外教”,为中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了一生。

美国女孩来华,周总理特批加入中国国籍,家里五星红旗谁都不让碰 - 天天要闻

雪莉和她的学生

雪莉的6个孩子,后来5个都去美国发展了。

但雪莉不愿意去,哪怕那是她的故乡,哪怕她的丈夫在1984年去世了,她依旧要留在中国。因为“我爱这个伟大的国家,我爱这里的人民。”

2022年4月7日,雪莉因病逝世,享年97岁。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 天天要闻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尽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美民众的反对浪潮,但他依旧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在空军一号上,特朗普更是声称“原本Tik Tok的协议已经很接近达成了,但由于在关税政策中国突然改变了主意,但这并不要紧,自己能够在15分钟内让中国同意这笔交易,只要自己降税的话”。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兄弟们,就在中国对美国加了 50% 的关税之后,特朗普再次对我们加了 21% 的关税,现在整体关税已经达到 125%。同时,特朗普暂停了对除中国之外其他所有国家的加征关税政策,而且要把对其他国家加征关税的税点降到 10%。这进一步证明我昨天视频里的分析完全正确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