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悲壮的全家福:拍照时丈夫已牺牲

2022年09月30日12:47:30 历史 1479

一张悲壮的全家福:拍照时丈夫已牺牲 - 天天要闻

一张悲壮的全家福

文/董刚

无意中看到一张发黄的老照片,里面人物的五官已经看不清了,或许是黑白照片,加上将近百年的历史,稍显阴森,甚至有那么一点点诡异。照片中,妻子看起来是一位淳朴厚道的关中贫苦农妇,满面愁容,眸中含泪,怀抱幼子靠着丈夫。丈夫长袍马褂,穿得极为正式,只是神情木然,端“坐”在一把带有靠背的木椅上,四肢僵硬、双眼紧闭。他们身后站着一位戴着帽子的年轻男子,满脸悲愤。

这是一张来自1928年的照片。坐在正中央的人,叫温济厚,拍摄这张照片时,这位年仅25岁的渭南青年已经英勇牺牲,旁边抱着孩子的女子,是他的妻子曹氏。后面站着的是温济厚的同事,帮着把温济厚的尸体抬了回来,在后面把着他让他坐得端正些。虽然大家努力想让照片温馨一些而强作笑颜,可是掩藏不住眼中哀伤的情绪。那时候的照相技术才刚刚传入我国,很多人没见过照相机,一些迷信的人还传言,这是外来的妖物,能摄人魂魄。然而曹氏心中万般不舍,希望丈夫永远陪伴,也能让子孙后代能永远记住丈夫的模样,去照相馆拍下了这张悲壮的全家福。

温济厚是渭南市华县华州乡露泽院西村人,生于1903年。其自幼聪颖,由于家道殷实,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便送他到学校读书。求学期间,他非常敬仰该校校长史笔直(早期共产党员),因为史校长经常给学生宣传党的思想和国家的未来。当时陕西华县经常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而军阀刘镇华的部下经常在城内蹂躏百姓,而且还乱捕学校的师生,史笔直便是此时被杀害,并弃尸于市。温济厚异常悲愤,经常带领学生为校长扫墓,向学生介绍校长的事迹,勉励学生以校长为榜样,投身农民运动,参加反军阀斗争。温济厚离开学校后,经常参加农民运动,反对军阀。不久,他经史卓生(早期共产党员)等人的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张悲壮的全家福:拍照时丈夫已牺牲 - 天天要闻

1926年冬,23岁的温济厚接受党组织的派遣,回华县开展农民运动,并在七里寺小学担任校长。温济厚经常带领师生和附近群众打土豪、分田地。他的口才好,经常前往赤水街道,向群众宣传革命的道理。1927年1月,温济厚协助共产党员杜松寿等人筹备华县国民大会,于3月18日成立了华县农民协会委员会,并被推选为委员会委员。随后他和史卓生等人组织成立七里寺区农民协会,带领民众两次赶走本县县长叶振本。他的妻子曹氏理解并坚定支持丈夫的事业。当时,华县农民协会发出通告,严禁赌博抽大烟,但是温家巷劣绅史老二无视通告,继续在县城西关开设大烟铺。温济厚的妻子曹氏听到村人议论,立即向温济厚透露了消息。

在随后的革命活动中,温济厚与刘志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一起研究农民运动,如何发动群众。然而不久之后后,爆发了宣化事件,陕西省政府主席宋哲元严令查封渭华两地的学校,四处搜捕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白色恐怖笼罩了整个渭华地区。1928年5月5日晚,温济厚在七里寺小学紧急召开党支部会议。由于叛徒告密,一群军警突然扑进学校,堵住大门。他与肖成栋、史卓生拔出手枪,英勇抵抗,子弹打光后,三人不幸被捕,关押在华县看守所。在看守所,新任县长段紫光和警察局长王硕甫亲自审问温济厚,他坚贞不屈,厉声怒斥敌人,义正言辞地说:“我就是共产党员,要杀就杀,何必啰嗦!但是想从我口中得到党的秘密,妄想!”恼怒的敌人对温济厚施以严刑,剥去他的上衣,吊起来抽打,甚至用烙铁烧及全身皮肉,但济厚紧咬牙关,坚贞不屈。

一张悲壮的全家福:拍照时丈夫已牺牲 - 天天要闻


温济厚被捕后,刘志丹心急如焚,从内线得到情报,敌人打算将温济厚押送西安,向上司请功。刘志丹立即组织人员,埋伏在华县通往西安的大道两侧,准备将其救下。然而反动当局在得到消息后,立即改变了主意,决定就地杀害温济厚。随后刘志丹又准备派人劫狱营救,然而看守所位于县府和警察局之间,戒备森严,难以下手。5月29日上午,济厚被押向刑场,他神态自若,一路高呼口号:“共产党是斩不尽杀不绝的!共产党万岁!”沿途群众望着温济厚无不挥泪。温济厚牺牲时,年仅25岁。

温济厚被押赴刑场后,七里寺小学管理员温志德目睹了济厚被杀害的悲惨情景,随后赶回村子向曹氏诉说了温济厚被害的经过。听到这不幸的消息,曹氏当即昏厥过去。在与温济厚相处的几年中,夫妻俩相亲相爱,为了支持温济厚闹革命,曹氏默默地承担了伺候老人和全部家务的工作。有时丈夫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她帮助出主意、想办法。而温济厚被捕后,她每次探监,总是深情地鼓励丈夫咬紧牙关挺过去,让温济厚获得了无穷的鼓舞和力量。

曹氏苏醒后,在温志德的协助下,搬回丈夫的遗体,擦干亲人脸上的血渍,换上崭新的衣服,与温志德一起将丈夫扶到村里的大庙前,让他端端正正地“坐”在一把木椅上,温志德在椅后扶着,她抱起六岁的孩子,紧紧地依偎在丈夫的身旁,留下了离别前的一刹那。这张照片就成为温济厚一家唯一的留念。温济厚被杀害后,妻子常常对儿子讲起丈夫的革命事迹,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往事揪着她的心肺。为了让儿子继承父亲的遗志,曹氏给儿子改名为温念赤。

一张悲壮的全家福:拍照时丈夫已牺牲 - 天天要闻

温济厚的一生并没有太多的辉煌经历,但是他革命的一生并没有被遗忘。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正式追认温济厚为革命烈士,并颁发了由毛主席亲笔签发的“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查温济厚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功垂不朽,其家属当受社会上之尊崇。除依中央人民政府发给其家属恤金外,并发给此证以资纪念。正如毛主席所说:“革命是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温济厚牺牲了,但是革命精神却依旧斗志昂扬,激励着更多的英雄为祖国、为人民奋斗。也正如毛主席所说:“每一位对革命有贡献的同志我们都不应当忘记他们!”

这张悲壮的全家福见证了那个血雨腥风年代革命者的英勇无畏和流血牺牲。我们看到了温济厚,还有多少革命者“壮士一去不复还”,什么也不曾留下,便消失在了硝烟弥漫的年代里,怎能不令人唏嘘叹息?

董刚2022年9月20日

参考资料:

华州文史荟萃:1958年,毛主席给华县人温济厚家属亲笔签发“光荣纪念证”

作者简介:

一张悲壮的全家福:拍照时丈夫已牺牲 - 天天要闻


董刚,陕西合阳百良镇莘村人。2002年毕业于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现为西安市东方中学高中教师。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陕西散文学会会员,渭南作家协会会员,西安高新作协会员,合阳作协理事。在《长江文艺》《延河》《陕西文学》《华文月刊》《西部散文选刊》《文化艺术报》《西安晚报》《教师报》等报纸杂志及《文学陕军》《中国作家网》《中国报道》等文学平台发表小说、散文、评论、诗词歌赋等二百多万字,出版个人文集《一路艰辛是寻常》。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 天天要闻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报道称,普京最近向俄罗斯的一批精英通报,谈判进程还要花很多时间。这是记者法丽达·鲁斯塔莫娃和马克西姆·托夫凯洛在名为“法里日报”的电子新闻简报中报道的。该新闻简报专门报道有关克里姆林宫的消息。这两名记者曾为《纽约时报》《每日电讯报》和《福布斯》杂志等媒体供稿,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 天天要闻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不少好该公墓都建于此,光是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选择十分丰富。当然了,如果要选购的话,还是应当注意一些细节,尤其是初次购墓的客户。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 天天要闻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为了便于市民选购和来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个区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国营公墓14家,那么北仓有什么好的墓地可选吗?北仓好几家公墓已经饱和了,但是靠近北仓的两家公墓都是在售状态,这两家分别是天津憩园、西城寝园。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 天天要闻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天津是北京门户,地理位置意义重要,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错的公墓,光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那么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的当下,国营公墓的发展情况如何呢?天津这14家国营公墓不是全部都对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经饱和了,也就是不再对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紧张了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 天天要闻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你是否听闻过 “红色处女军” 的故事?这可是一支极为独特的军队,成员皆为未婚处女。9 世纪初,捷克女王丽布施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卫队,其成员均是未婚处女,“红色处女军” 就此诞生。卫队队长普拉斯妲对男人怀有极度的仇视,她只效忠于女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