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近代名人——陈维庚

2022年09月30日12:38:42 历史 1724

陈维庚(公元1890年6月15日—1958年),字荫生,今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人。清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三十日,作为云南陆军小学堂第四期在读学生在陆军小学堂监督李伯庚(今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人)率领下参加了“重九起义”;清宣统三年(1911年)十一月一日,被派任云南军都督府参谋部谍查科参谋,不久云南陆军小学堂改组为云南陆军干部学校随同唐继尧(今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人)的援黔(贵州省简称)北伐军一起出征,陈改任干部学校小队长。民国元年(1912年)三月,调升贵州军警局谍查科科长[民国二年(1913年)五月二十五日,所部改组为贵州省城警察厅谍查科后仍任科长]。民国二年(1913年)十一月,随同唐继尧回滇;民国二年(1913年)十二月,奉调入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将校班第一届(云南陆军讲武学校第六期)步兵科学习。民国三年(1914年)十一月,毕业后派任云南陆军补充队少校队附[民国四年(1915年)十月十七日,由北洋政府补授陆军步兵上尉官位]。民国四年(1915年)十一月十五日,调任云南陆军警卫第1团少校团附。护国战争爆发后,于民国五年(1916年)一月十二日调升云南陆军警卫第3团中校团附代理团长(同年十月实任上校团长),作为护国战争有功军官于民国五年(1916年)十月九日,获颁六等文虎章;民国五年(1916年)十二月二十日,晋授陆军步兵上校官位;民国五年(1916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获颁四等嘉禾章。民国六年(1917年)二月二十七日,所部改称云南陆军步兵第12团,陈维庚仍任上校团长;民国六年(1917年)三月十日,兼代云南陆军第3卫戍区参谋长。护法战争爆发后,陈维庚于民国六年(1918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升任云南陆军警卫军少将参谋长兼代云南全省警务处处长、省会警察厅厅长。民国八年(1919年)一月二十七日,兼任剿匪事务处参议,民国八年(1919年)十月,唐继尧派遣了26名云南陆军将校到日军部队见学,日方给予26名云南陆军将校日军中尉待遇,陈维庚就是其中之一,经过两个月的日语会话速成后,陈维庚与赵世铭(籍贯不详)、李凤岐、任干材(今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人)、赵德裕(今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人)、谭宗敏(今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人)等人同分配在日本陆军步兵第1联队见学,随行的日本驻云南领事馆秘书官伊藤五郎在报告中说:“这次与我们一同来的陈维庚是唐继尧督军的亲戚,我们大家也很敬佩他这个人物。现在唐继尧督军委以他了警察总长警卫军参谋长等要职的重任……可以借由今天的机会与他深交,对今后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民国九年(1920年)二月九日,广东军政府授予陆军少将官位;民国九年(1920年)六月二十五日,奉命提前退队;民国九年(1920年)七月,回国后派任靖国联军总司令部少将军事顾问官。民国十年(1921年)二月,顾品珍(今云南省昆明市人)兵临云南昆明城下倒唐(唐继尧),陈维庚随同唐继尧等人离职避居香港。民国十一年(1922年)一月二十六日,唐继尧重组靖国联军准备反攻云南,陈维庚作为少将参赞充任驻广东广州联络代表唐继虞(今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唐继尧之弟)的副手;云南战事平定后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四月六日改任靖国军滇军第5梯团(辖两支队)少将梯团长;民国十一年(1922年)六月十三日,调升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中将司令官。民国十三年(1924年)十二月十九日,兼任佽飞第3军(辖一旅)中将军长。民国十四年(1925年)十月,调任云南陆军将校队中将队附。这一时期,受唐继尧与贵州、广西两省军阀作战失利的影响,云南军队开始大幅度缩编,由于云南陆军缩编过巨(38个步兵团缩编为20个),导致将校队收容的编余军官一度高达805人。在此情况下,唐继尧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一月命令将校队进入武校受训,使这些编余军官能够通过“再教育”后择优任用。将校队学员编为十个区队,队长仍由唐继尧兼任,陈维庚、李雁宾(今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人)为队附,戴作楫(籍贯不详)为步兵科长[后由刘耀扬(今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人)接任],杨德源(籍贯不详)为骑兵科长,王洁修(今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人)为炮兵科长,习自强(今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人)为工兵科长[后由王士济(今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人)接任],其余教职员皆从武校抽调。将校队虽然由云南省公署直辖,但因教职员大部分由武校人员兼任,现如今已默认该队为武校的一部分。民国十五年(1926年)一月,云南陆军训练总监部成立后,陈维庚兼任内务总监;民国十五年(1926年)三月十五日,还兼任起云南省公署清收积欠公款委员会委员,成为唐继尧的亲信“近卫五虎将”之一;民国十五年(1926年)八月,罗树昌(今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人)等人在滇西起兵反唐继尧,陈维庚调任迤西(云南西部地区)临时剿匪总司令部中将总司令官,平定叛乱后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十月兼任腾越(今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道尹。民国十六年(1927年),胡若愚(今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人)、龙云(今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人)等四镇守使发动倒唐(唐继尧)兵谏,旋即以“清除宵小”名义逼迫唐继尧的亲信们去职,陈维庚也在被驱逐之列,只好离职避居上海,彻底退出军界。民国十九年(1930年)五月,为显示对昔日政敌的宽容,龙云邀请陈维庚出任云南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厅长,但不过三个月陈维庚就挂冠而去。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六月,龙云再度邀请在会泽(今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研修中医、佛学的陈维庚出任云南省政府东川水利监督,直至抗战胜利后去职。陈维庚此后与周钟岳(今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人)等组织五华文史研究会,1949年7月4日,被卢汉(今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人)委任为云南省政府顾问,并参加了云南“昆明起义”。1951年1月,被公推为云南省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即云南省政协的前身)委员。1958年,在云南昆明病逝。

延伸阅读:北洋政府、佽飞军

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是指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中央政府。北洋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和平的方式完整继承前朝疆域的政权,也是中国继清朝灭亡后第一个被国际承认的中国政府。袁世凯(今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人)死世后,北洋各部分崩离析,皖系[皖系军阀民国军阀中北洋军阀派系之一,以其首领段祺瑞(今安徽省合肥市人)为安徽(简称皖)人而得名]、直系[直系军阀是民国军阀中北洋军阀派系之一,直系军阀领袖大多出身直隶省,在许多政治理念上存在共鸣,故称为“直系”]两大派系先后控制中央政府,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北洋政府又被迅速壮大的奉系[奉系军阀是民国军阀中北洋军阀主要派系之一,因首领张作霖出生在奉天(今辽宁省沈阳市旧称)故称奉系]军阀控制。民国十六(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领导的北伐战争取得胜利,北洋政府彻底覆灭,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完成了短暂的形式统一,但不久后又爆发了规模远超北洋历届政府内斗的中原大战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佽飞军:一个特殊的军种,是唐继尧统治云南时的禁卫军。佽飞本是春秋时代一位勇士的名字。传说佽飞为荆国楚国)的勇士,力能斩蛟,据《吕氏春秋》载:“荆有佽飞者,得宝剑,还涉江,有两蛟夹绕其船。佽飞拔剑赴江,刺蛟杀之。”到了汉代,佽飞变成了官名,是少府属下武官左弋,取勇士名为武官名,表示武官的英勇果敢。其职掌为弓箭射击。《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太初元年更名……左弋为佽飞……佽飞掌弋射。”(《集解》云:“秦时少府有佐弋,汉武帝改为佽飞,掌弋射者”)。唐继尧的佽飞军主要护卫唐继尧,犹如其御林军。这支御林军比较特殊,组建时仅60人,成员必须身高6英尺以上,武器装备、生活待遇优于别的军队,配马枪,穿洋人军礼服,却又是红边高帽,帽上有“冲天缨”,长筒皮靴,还带有一只方天画戟,既壮观,又奇特,是中西合璧式的打扮。不久佽飞军扩充为8个中队。一个中队相当于一个连,8个中队相当于两个营或一个团。大队长即相当于团长,比一般团长更有权势。《李宗仁(今广西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人)回忆录》中称:“(唐继尧)他的卫士号称佽飞军,着古罗马的武士装,手持长枪大戟。”民国五年(1916年)六月,龙云被提升为近卫军第二大队中队长、补充第一大队大队附、佽飞军副大队长,不久升任佽飞军大队长。

云南近代名人——陈维庚 - 天天要闻

陈维庚像

云南近代名人——陈维庚 - 天天要闻

云南陆军将校队队本部官佐简明履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生于1990年,陈江被查 - 天天要闻

生于1990年,陈江被查

清廉海南网5月9日消息,万宁市山根镇党委书记陈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万宁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陈江(资料图)4月29日,陈江因涉嫌违法违纪,辞去万宁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公开简历显示,陈江,男,1990年5月出生,汉族,海南万宁人,大学学历,文学学士学位,2012年12月参加工作,2008年5...
正厅级阚吉林,职务调整 - 天天要闻

正厅级阚吉林,职务调整

重庆市民政局网站“领导信息”一栏最新信息显示,阚吉林现任重庆市民政局党组书记。阚吉林(资料图)公开简历显示,阚吉林,男,汉族,1969年11月生,大学、工程硕士,中共党员。他历任:重庆市纪委办公厅副主任;重庆市开县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县委党校校长,县编委会主任;重庆市沙坪坝区委常委、纪委书记;重庆市渝北...
尹中卿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尹中卿同志逝世

武汉大学北京校友会消息,5月8日上午,尹中卿校友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举行。2025年4月27日,武汉大学经济系78级校友、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同志,因病于2025年4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7岁。尹中卿(资料图)据介绍,尹中卿,男,汉族,1959年2月出生,河南桐柏人。1978至1985年,尹中...
抗战史上的今天:5月10日 - 天天要闻

抗战史上的今天:5月10日

岁月无声,历史有痕。八十载光阴流转,抗战的烽火岁月依然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观察者网特别推出“抗战史上的今天”栏目,每日与您共同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1932年5月10日汪精卫电上海市商会称,沪案并未接受任何秘密条件。行政院派殷汝耕等为上海日军...
“95后”博士生杨雅丽:在历史研究中守护抗战记忆 - 天天要闻

“95后”博士生杨雅丽:在历史研究中守护抗战记忆

5月8日,杨雅丽在天津五大道参观历史文化街区。初夏的南开大学绿树成荫,花香阵阵,青年学者杨雅丽骑着共享单车穿过林荫道,直奔图书馆而去。1996年出生的杨雅丽是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在读博士生,她从2018年开始着力研究抗日战争史,聚焦南京安全区、抗战时期平津市民的日常生活等内容。2018年9月,杨雅丽在南京师范大学开...
泰王的二儿子又剃头发,弟弟跟他不一样,虔诚跪拜提帮功的画像 - 天天要闻

泰王的二儿子又剃头发,弟弟跟他不一样,虔诚跪拜提帮功的画像

泰王可真是个香饽饽!后妃们年轻貌美,都为了得到他的宠爱。他的孩子们也是用尽方法,希望得到他的注意。比如说,泰王的二儿子又剃发出家了!泰国王室有一项传统习俗,就是国王或者王储得剃发短暂修行一段时间。当年的普密蓬;在加冕过后剃发出家了一阵子。那
老巷挤400人,政府楼堂停建,市长落泪改政策 - 天天要闻

老巷挤400人,政府楼堂停建,市长落泪改政策

1961年广州有个副市长叫梁湘,去城里的小巷检查工作。回来就让政府停建新大楼,把钱省下来给穷人盖房子。当时没人明白为啥突然变卦,后来才知道梁湘在起义路的小巷里看见了啥。那天梁湘走进一条窄巷,看见破旧大屋里挤了60多户人家,4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