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诸多影视剧中,嫔妃被打入冷宫的场景司空见惯。阴暗的房屋、简陋的被褥、破烂的衣服、潮湿的空气、有怪味的饭菜,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嫔妃们在生理上和精神上都备受折磨。
一个嫔妃走到这个地步,也就意味着她的人生接近终点。皇帝对她的罪行恼羞成怒,其他的嫔妃对她厌恶至极,就连低人一等的太监、宫女也要冲她翻白眼。
然而在偌大的皇宫中却有一个反常的现象,一旦有嫔妃被打入冷宫,太监们便会蜂拥而至地争抢着伺候她,可谓是一份“美差”,这是为何?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原因呢?
有背景才配打入冷宫,太监图的就是“和气生财”
很多人被影视剧中的情节误导了——嫔妃失宠了、惹怒了皇帝,所以被打入冷宫,无一例外。其实并不是,这冷宫并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
犯了严重错误的嫔妃,一般会迎来两个结局,要么被赐死,要么被打入冷宫。倘若嫔妃的家人在朝中是重臣,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皇帝便不会把事情做得太绝,会将她打入冷宫;反之,倘若嫔妃的家人在朝中无权无势,那么等待她的结局将是被赐死,例如赐毒酒、赐剑、赐绫、赐绳,下场都比较凄惨。
冷宫中的环境艰苦,养尊处优的嫔妃们自然无法适应,她们便会将攒下来的金银珠宝全部塞给前来伺候的太监,一来是为了免受欺侮,二来是为了过得舒适一些,三来是为了能够与家中取得联系。
在这个过程中,太监就变成了中间人,他一边收嫔妃的钱,一边收她家人的钱,帮忙送个饭、传个话等。
太监不仅社会地位低,而且工资微薄,谁要是抢到了这份美差,可能后半辈子不愁吃喝。
然而这只是表面的原因,太监的心思往往更加缜密,吃亏的事情他们是不会做的。
太监:伺候别人一辈子了,也要耀武扬威一次
太监走路不能太快,步子要碎、步伐频率要不紧不慢,除此之外,说话声音要尖锐细长、遇见权贵要卑躬屈膝。
太监们干着最累的活,却遭受着数不清的冷眼,久而久之,这些人的价值观就发生了变化,他们渴望出人头地,享受着压人一等的感觉,自然变得尖酸刻薄、欺软怕硬。
被打入冷宫的嫔妃们可能会遇见心理扭曲的太监,即使她们将金银珠宝双手奉上,也不会得到照顾,甚至会遭受折磨。
这些太监们会毫不客气地将钱财收入囊中,随即换来一副嘴脸,对嫔妃们拳打脚踢,丝毫不顾她们的死活。
嫔妃的家人们会花钱打点,他们将钱收入囊中便是,嘴中答道“大人莫要牵挂,贵妃一切安好”,实则这位嫔妃已经凶多吉少。
这时候的太监已经动了杀心,因为他也有后顾之忧。说不准这位嫔妃日后就会得到圣上的恩宠,摇身一变成为有权有势的贵人,到时候要了他的小命岂不是轻而易举?
在接下来的冷宫日子中,这位嫔妃大概率会离世,而害人者正是伺候他的太监。
另外一种类型的太监:想要扶摇直上,做职业中的佼佼者
历史上被贬到冷宫又复位的妃子多么?不多,但也不算少,比如咸丰帝的嫔妃徐佳氏,除此之外还有一位大家耳熟能详,那就是唐朝的女皇帝武则天。
有些太监生性胆小,就想图个一世安稳,一旦这种人谋到这个差事,便会细心照料嫔妃。倘若这位嫔妃复位,他的官运就会顺畅,倘若这位嫔妃就此沦落,他也不会受到影响。
这类太监的心思通常比较缜密,遇到事情沉稳冷静,在暗藏杀机的皇宫中往往能够化险为夷,也就是众人在看影视剧时做出的判断,“他能活到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