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网络图片)
军阀出身,以小站练兵起家的袁世凯当然同意这个想法。
他立即将建议书批交参谋本部办理。
于是,以参谋总长黎元洪为主,开始操办购置飞机、聘请教员、开办学校等种种事宜。
黎元洪向法国欧亚公司订购了12架哥德隆式飞机;又聘请了法国飞行员、机械员、机身员等一批人担任教练,并指导飞机场、仓库、机器厂、校舍的建设。
根据参谋本部的考察,决定在北京南苑设立航空学校,并在此修建飞机场。
1913年,航空学校基本建成,委派秦国镛为航空学校校长,王鹗为教育长,吴承禧为机器厂厂长,同时还配备了翻译、教官等教学人员和教辅人员。
航空学校首批招收60名学员,主要从陆军师范学堂毕业生、陆海军现役军官中选拔而来,都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较好的身体条件。
南苑航空学校于1913年秋正式开学授课。学校学制2年,第一年学习初级飞行,第二年学习高级飞行,学习结束时须经实际操练,各种飞行动作准确无误并安全降落方为合格。
1915年,航空学校第一届毕业生毕业。
南苑航空学校(网络图片)
遗憾的是,由于国内军阀混战,战乱不已,对建立空军很有兴趣的袁世凯也已经故去,北洋政府无力建设空军,所以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学生无处分配。
鉴于这种情况,参谋本部只能采取临时措施,将学员按照自愿的原则,或留校候差,或回原部队任职,草草安置了这些学员。
而后,航空学校勉力维持,苟延残喘,几经改组后,于1928年被张作霖变相撤销,一共只维持了15年,只培养了4批毕业生,约160余人。
南苑航空学校是我国第一所培养空军飞行员的学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有建设空军的意识和培养空军人才的举措,是一个有远见的重大决策。
但是,四分五裂的中国和军阀混战的形势,未能使这一决策贯彻到底,以至于我们的空军建设比发达国家落后了几十年。
如今,历史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军事强国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强大的空军力量和先进的飞机制造水平,在捍卫祖国领土完整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而南苑航空学校则成为中华民族建军史上值得回忆和记载的一个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