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年到1900年,这10年对于美国的意义重大,美国的老路走到了头,要进行战略转型,并奠定了此后美国称霸的基础。
现在很多人都说中国是基建狂魔,可在1890年这个称号是属于美国的。
当时美国铁路总长度世界第一,但同时美国还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危机,失业工人高达300万人,600多家银行破产,大型铁路公司纷纷倒闭。
很多人认为美国的经济奇迹已经到了瓶颈期,为了解释这个危机历史学家特纳发明了一个“边疆学说”什么意思呢?
就是过去美国有一整个北美大陆作为储备,西进运动,不断扩张边界,每一次扩张就会给国家带来新的活力,人口流动、投资机会,而现在美国西部已经扩张到了太平洋没有空间了。
特纳提出了问题,但是没给出解决方案,当时世界格局已经确定,如果美国试图继续扩张边疆,就要进行帝国主义入侵,这就会引起国际争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另外一位历史学家马汉站了出来,他曾经任美国海军学院院长,期间他发表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此后他还发表了《海权对法国革命及帝国的影响》,《海权与1812年战争的关系》和《海军战略》,共同构成了他的海权论。
马汉认为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是因为第2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产能爆发,造成了产能和需求的不平等,产能过剩,国内市场无法消化庞大的钢产量,工人失业,铁路公司没有新工程,贷款给铁路公司的银行受到牵连,经济衰退随之发生。
马汉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就是国内消费跟不上生产的增长,所以需要开拓海外市场。
以前开拓海外市场就是占据殖民地,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国占领印度,将印度改造成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地区。
马汉认为美国不能这样,第一美国人不认同殖民地;
第二,美国地大物博只需要市场不需要产地,殖民地性价比不高;
第三,世界早就已经被瓜分完了,美国想要扩张就会和老牌帝国们产生对抗。
马汉认为没必要开拓殖民地,只需要扩大国际影响力就可以了。
马汉理论要分两步,第一调整国内政策,第二调整国际战略。
1890年以前美国关税是全面保护主义,进出口全部都是高关税,这种税制在初期积累的阶段既保护了国内市场不被外国市场占领,同时也保证了国内商品优先供给国内。
但是现在国内市场已经饱和了,保护主义失去了意义,国外商品已经无法威胁到美国国内企业反而还能刺激活力,
另外美国还需要刺激出口,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所以美国在保护主义的基础上进行了互惠改革。
比如低端棉或产能过剩那就降关税,高端棉花不饱和,那就继续保护。
另外其他国家如果对美国降低关税,美国就降低该国的关税。
截止1892年,大部分拉美国家和美国签订了互惠协定,形成了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经济贸易网络。
为了继续释放产能,美国完成第一阶段开放以后,从保护主义转向全面开放,于1893年将进口税下调18%。
到1895年出口总额如开闸泄洪,一般翻番,由于国际市场巨大,美国技术行业高歌猛进,参与国际竞争,甚至改变了美国的商品结构,从一个农业出口大国转型成为了一个工业出口大国。
说完贸易说政治,1895年起,美国政府改革外交机构,扩大外交官僚人数,集中外交决策权,并且大力插手各种对外交往事业。
美国外交开始有意识,有计划地为财富和海外贸易扩张服务。
说完政治,我们再说军事,1880年美国海军实力还不如智利,
但是1890年美国海军确定了从近海防御型转向远洋进攻型的战略,两年造了5艘可以执行远洋任务的主力舰,之后又组建了著名的大白舰队。
在20世纪第1个10年,美国海军的实力就一跃成为全球顶尖水平。
政治、军事的准备都做好了,美国调整国际战略,开始帝国主义扩张,首先美国放弃在大西洋和老牌帝国们的竞争,而是放眼到拉美和太平洋。
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积极争取夏威夷,大量投资移民美国为了免除后患,1898年吞并了夏威夷,二战之后碾压日本,直接把夏威夷定为了美国的一个州。
拉美则有许多亲英国和西班牙的政权存在,1895年到1896年,委内瑞拉边界问题上美国使用照会和公开咨文的方式与英国进行文斗
摄于英消美长的现实,英国对美国的政策被迫从敌对转为对美和解,并且延续至今。
1898年,美国对西班牙宣战,占领了古巴和菲律宾,将西班牙势力赶出了拉美和太平洋,这些都是美国应对并且维持斗而不破的政策的结果。
美国确立的新型帝国主义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不大量占领土地,只占领战略要地,以点代面;
第二,在海军思维上,以前海洋是陆地的延伸,而转型以后则是陆地为海洋提供保障。
第三,强调机会均等。
因为对于美国来说他们的生产力占优势,所以机会均等是对于美国最大的好处。
对于美国来说,海外领土只是未来的贸易前哨站,重要性不在于资源而在于门户价值,不过美国和老牌帝国是有着根本区别的,虽然美国大力推动走出去战略,但是国内市场依旧是美国的头号大事,海外市场最高峰阶段也只消费了美国产出的10%。
对于维持一个世界帝国美国的意愿远远低于英国,失去了海外的英国会沦为一个二流国家,而美国哪怕不是世界帝国依旧可以自成一极。
1890年到1900年是美国历史上并不热闹的十年,但是这10年却奠定了美国从一个区域强国向世界帝国挺进的基调。
是不是从这里面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影子,产能过剩、产业过剩要升级,需要转型。
中国和美国一样,正在面临一次战略转型时期,但也仅此而已,美国不能复制英国的路,中国自然也不能复制美国的路,找到自己的路走下去,我们会走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