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汉人异姓王有哪些,他们为什么会被封为王?

2022年07月14日19:57:36 历史 1588

封建王朝制度都是家天下,被封为王的都是自己家人,为了笼络战功大的将领,朝廷也会封异姓王。特别是建国初期,为了打败和瓦解敌人,也会封投降的将领为异姓王。平西王吴三桂是清朝有名的异姓王,除了他清朝还有哪几位异姓王呢?

清朝汉人异姓王有哪些,他们为什么会被封为王? - 天天要闻


后金的新兴政权要想打败明朝,只靠满人自己是远远不够的,让明朝人为我所用才是最快捷的方式。清军用反间计灭掉了袁崇焕后,袁崇焕的属下祖大寿奋力抵抗,清军多次攻打不下,于是采取劝降策略,只要祖大寿投降,立马封他为王,

而且这个王的级别还相当高,地位与济尔哈朗多尔衮、多铎一般。可见清廷为了争取祖大寿是花了大力气的。由于当时清廷的疆域有限,并没确定封地,再加上祖大寿第一次是诈降,虽然第二次是真降,但封王之事也不了了之。

清朝汉人异姓王有哪些,他们为什么会被封为王? - 天天要闻


之后孔有德耿仲明降清,虽然两位将领不如祖大寿级别高,但由于二人投降较早,有一定的影响力,在皇太极给那些战功赫赫的贝勒们封王时,也封孔有德为恭顺王,耿仲明为怀顺王,在他俩之后降清的尚可喜,被封为智顺王。人称“三顺王”

皇太极此举明显动摇了某些明朝将领的抗清意志。而且孔耿二人也成了清军劝降时的宣传人物,意思是像二人这样的小官过来都封王了,比二人官阶高的人投降过来,地位只会比他俩高。

清朝汉人异姓王有哪些,他们为什么会被封为王? - 天天要闻

老实说,孔耿二人降清封王对明朝的打击并不是很大,真正让明朝遭受重创的是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的爹是辽东总兵,本人是山海关总兵,山海关具有极高的战略地位,而且祖大寿是他的舅舅,一家三口手握重兵,据守要塞。李自成占领北京城后,御下不严,后面又处理不当,杀了吴三桂全家,使得吴三桂一怒之下打开山海关迎清军入关


清朝汉人异姓王有哪些,他们为什么会被封为王? - 天天要闻



当时清军对关内风土人情很陌生,需要有人来当向导,因此清廷对吴三桂极为尊重,封其为平西王,康熙元年,吴三桂因剿杀南明永历帝有功,被封为亲王。当很多明朝将领看到吴三桂降清后得到诸多好处,他们哪里还有心思去抗击清军,这也使得清军顺利南下。

清朝汉人异姓王有哪些,他们为什么会被封为王? - 天天要闻


康熙十二年,局面已经稳定,清廷也意识到了封藩王的弊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于是准备着手削三藩

除了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外,清廷还封过一个汉人异姓王叫孙可望,他是明末大西王张献忠的义子。当时孙可望是南明小朝廷的实际掌权人,地位自然比当初的吴三桂要高,顺治十四年孙可望降清,为平定李定国部立下大功,被封为“义”王。

但孙可望入京后,只空有义王名号而无实权,甚至连一官半职都混不上,最后抑郁而终。

清朝汉人异姓王有哪些,他们为什么会被封为王? - 天天要闻

这些汉人异姓王,在清军进入中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当清廷在中原的统治日渐稳固

后,王爷的权力过大,与朝廷的矛盾也开始显露出来,为此清廷决定,只给他们有较高的地位,而收回他们的军权和治理权。

爱新觉罗宗室都如此,更别说对异姓王的汉人了,削权是必然的。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贵州镇远:洪灾后 忙恢复 - 天天要闻

贵州镇远:洪灾后 忙恢复

6月28日晚至29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遭遇特大暴雨袭击,部分城区和乡镇出现洪涝灾害。当地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抢险救灾,积极开展灾后清淤、排水、抢修等工作,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活生产。6月30日,在贵州省镇远县城关五小共和校区,老师在清理校园。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6月30日,商户在贵州省镇远县城...
致命的三次失误 - 天天要闻

致命的三次失误

项羽的人生巅峰是在公元前206年,因为他就是在这一年分封诸侯。要知道,当时的项羽可是诸侯的盟主,而刘邦仅仅只是十八路诸侯的其中一位诸侯。
文化中国行·红色文物|开天辟地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红色文物|开天辟地

上海,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石库门小楼静静矗立,乌漆木门、雕花门楣、朱红窗棂,芳华依旧。回望一百多年前,旧中国风雨如晦,一群仁人志士殚精竭虑,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拼版图片:左图为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新华社记者刘颖 摄),右图为中共一大会址原址房间内部(中共一大纪念...
湖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李宏茂 - 天天要闻

湖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李宏茂

李宏茂李宏茂(1913-1984),重庆市开州区人,享年71岁。幼时读私塾,13岁时父亲因琐事纠纷被当地恶霸打死后家道中落。为了生计,他开始给人家放牛。
多尔衮的人生很失败吗? - 天天要闻

多尔衮的人生很失败吗?

在某乎上看到一个答案,说的是为什么多尔衮被后人捧得那么高?这答案给我看乐了!说多尔衮有一项功劳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做了一个伟大的实验。他以开国皇帝之实力,挫骨扬灰的悲惨结果,告诉了后世:带着孩子的盘不能接,别人的儿子养
逝者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在沪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 天天要闻

逝者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在沪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新四军老战士、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13岁。施平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的祖父。今重刊旧文《施平:一只理想主义的“土拨鼠”》(原载于2015年4月11日《文汇报》),以飨读者。百岁施平,摄于2010年9月。“我是一只土拨鼠。”施平在自传里这样写...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 天天要闻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一张老照片,珍贵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拍摄于1947年,拍摄地点在陕北小河村,这是毛主席与机要科人员留下的弥足珍贵的合影和罕见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此时的毛主席和其他同志一样蹲在地上,也没有站在核心位置,但是并不影响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