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起的好,被慈禧定为中国最后一位状元,政绩不大但你绝对服他

2022年07月02日08:58:12 历史 1154

名字起的好,被慈禧定为中国最后一位状元,政绩不大但你绝对服他 - 天天要闻


刘春霖,字润琴河间府肃宁人。因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而被人们所熟识。作为最后一位状元,在当时风雨莫测的环境中,他的政治生涯可谓是坎坷而艰辛。

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刘春霖,并非豪门望族子弟,其父亲不过是当地最普通的差役。因其父担任皂役之职,按规定其后代不可参加科举考试,于是他在小时候就被过继给同一家族的伯父。他从小天资过人,又勤于苦读,熟读四书五经,并且能写得一手好字。18岁成为秀才,30岁成为举人,32岁一举夺魁成为状元。他参加的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于是被人们成为“第一人的最后一人”。

名字起的好,被慈禧定为中国最后一位状元,政绩不大但你绝对服他 - 天天要闻

庚子赔款清朝的统治者终于清醒了,祖宗之法不改不行!统治者开始推行新政,内容涉及到国家管理的多个方面。其中关于科举制是否废除的问题,一直是争议的热点。这些争议让从小饱读诗书的刘春霖十分焦灼。若科举废除,前30多年的努力就毁于一旦。好在1903年正值慈禧70岁寿辰,虽大清帝国苟延残喘,气数将尽,但为了给慈禧贺寿,清廷决定依照旧历开恩科。正是这场考试,让刘春霖实现了“朝为放牛郎,暮登天子堂”的人生荣耀。

名字起的好,被慈禧定为中国最后一位状元,政绩不大但你绝对服他 - 天天要闻

对于刘春霖的状元身份,一直有这样的传闻:据说当时新科状元应为广东考生朱汝珍,但是慈禧是一个特别讲忌讳的人,认为他的名字和户籍不够吉利。一是因为其名字中的“珍”字。让她联想到了光绪皇帝最宠爱的珍妃。在八国联军闯入紫禁城,慈禧逃命之前,将她一直怨恨的珍妃投入井中,残忍杀死。二是因为其来自广东,主张维新变法梁启超康有为都来自广东。经此一事慈禧对于广东人,那是心存芥蒂。

而刘春霖的名字寓意深得慈禧欢心,“春风化雨,普降甘霖”,寓意颇好,并且他的字也是赏心悦目,有大家风范。这一年刚好遇到大旱,迫切需要一场春雨。清末久遭天灾人祸,慈禧又是个极度迷信的人,当即将刘春霖定为本科状元。

名字起的好,被慈禧定为中国最后一位状元,政绩不大但你绝对服他 - 天天要闻

二、“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

新科状元原本应是风光无限,走马上任,可刘春霖等来的却是前往日本政法大学留学的通知。在日本的刻苦学习,让他大开眼界,虽意识到封建君主专制的落后,但30多年封建伦理的教化已经深深刻在骨子里。所以对于社会改革的方向,他毫不犹豫地选择支持“君主立宪”。

1909年,刘春霖学成归国,抱着一腔热血,想要一展宏图。清政府对于自己培养的人才,也算是“厚待”,将其任命为咨政院议员,可是“预备立宪”本就是清政府谎骗天下人的说辞,因此刘春霖也并未有什么实权,但他却仍在努力将其所学发光发热,例如对于湖南巡抚杨文鼎私自发放国债的行为竭力抨击,虽然军机处和摄政王载沣都让他“得过且过”结束此事,但是他依然据理力争。

名字起的好,被慈禧定为中国最后一位状元,政绩不大但你绝对服他 - 天天要闻

1911年,本是春风得意的刘春霖大展拳脚的时候,可辛亥革命的爆发却无情地打碎了这一切。霎时间,一切都已物是人非。作为效忠对象的皇帝没了,心心念念的“君主立宪”也凉了,刘春霖心灰意冷,他也无意于到新的民国政府做官,只得躲在北京的家中,终日饮茶作诗,舞文弄墨。似乎外界纷扰再与他无关,外人看来好不快活,个中苦楚只有他自己知道。并不是没人请他出山,只是刘春霖顶着一个满清遗老的头衔,他的内心仍然坚守着君君臣臣的那一套。

在过了两年的清闲日子后,当时最大的实权人物——袁世凯,向刘春霖伸出了橄榄枝。这次刘春霖反倒答应了,毕竟袁世凯算是对他有“知遇之恩”,之前清廷大搞君主立宪时,袁世凯就大力举荐他参加,自己的老师杨士骧也与袁世凯关系密切。无论于公,还是于私,刘春霖都没有推脱的理由,于是他应袁世凯邀请,担任其“总统府内史”一职。

可令刘春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纯粹就是个工具人。袁世凯意图称帝,需要各省派出所谓的“请愿团”前来撑场面,刘春霖扮演的就是直隶省代表这一角色,在助袁称帝一事上可谓不遗余力。

名字起的好,被慈禧定为中国最后一位状元,政绩不大但你绝对服他 - 天天要闻

在此之后,刘春霖在支持帝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张勋复辟之时,刘春霖同样是在老前辈康有为的号召下积极响应。在溥仪再度登基的庆典上,刘春霖作为满清遗老的代表人物,骄傲地穿着大清四品官服,到太和殿上为这个娃娃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其情之真、意之切,令在场人物感动不已。

虽然留学日本,接受了新思想的洗礼,可是刘春霖依然无法抛弃心中的“皇帝”。帮助袁世凯称帝,支持张勋复辟的行为,让他与“新政”渐行渐远。

此后刘春霖对于仕途的发展不再过分关注,将目光转向教育。刘春霖虽早年熟读四书五经,但留学日本的经历,使他十分清醒地知道,新式教育对于中国的必要性。在北洋政府任职期间,他创办了主讲气象和农业的讲习所,培养专业人才。民国初年,他还创办了“燕冀中学”和“明轩中学”,并担任董事。除此之外,他还向学校捐资捐物,致力于培养新式人才。

我们无法用“进步”或者“封建”来简单地形容刘春霖,在他的身上我们既能看到中国封建士人迂腐之样,又可以看到革新人士进步之思。正是这么一个复杂的人物,折射出时代变革的点点滴滴。

三、“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刘春霖虽然徘徊在“封建”与“进步”之间,但是在国家大义面前毫不动摇,守住了文人的气节。1934年,郑孝胥找到刘春霖,希望他可以去“伪满洲国”出任教育厅厅长,辅佐溥仪。郑孝胥来之前可谓信心满满,因为二人是密友,他十分了解刘春霖对于“皇帝”的执念。可是刘春霖的态度却让他吃惊,刘春霖不仅没有给他面子,并且要与溥仪决裂。对于刘春霖而言,如今的“皇帝”,俨然已是日本人的傀儡,早已不是昔日之主。

名字起的好,被慈禧定为中国最后一位状元,政绩不大但你绝对服他 - 天天要闻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日本人占领了北平。考虑到刘春霖的身份与地位,日本人再次派遣其旧识王揖唐前来“邀请”,希望他能出任北平市长。但是刘春霖依然没有给旧友丝毫颜面,并且痛斥其为“筋骨软的东西!”。王揖唐并没有就此打住,第二天,日伪军就抄了刘春霖的家,并将一家老小赶出家门。面对软硬兼施的手段,他依旧坚定地守住了文人的气节,将国家大义摆在第一位。在此之后,刘春霖不问政事,通过写字卖字补贴家用,日子不算富贵,但是至死不做汉奸,始终是人生最后的底线。1944年,73岁的刘春霖与世长辞,留下了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生背影。

名字起的好,被慈禧定为中国最后一位状元,政绩不大但你绝对服他 - 天天要闻

王揖唐


文史君说

从打开圣贤之书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是刘春霖的人生最高理想。可命运正是如此无情,革命的力量涤荡着一切旧思想与旧秩序,也摧毁了刘春霖视之为神圣不可侵的皇权尊严。在那个风云变幻莫测的年代,有着无数的“刘春霖”,在激烈的时代浪潮中,个人的发展与走向早已不是自我抉择的结果,大多数人只能如浮萍般随波逐流。然而回顾其一生,尽管在政坛之上,刘春霖并未达心中所愿,但是他在国家大义面前毫不动摇,在威逼利诱下泰然自若,守住了文人最后的气节,也践行了自己最初的理想。

参考文献

张升卫:《刘春霖:中国最后一位状元的风雨人生》,《文史知识》2006年第11期。

颜建华:《正直端方的刘春霖》,《贵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张玮:《“末代状元”刘春霖》,《同舟共进》2020年第12期。

(作者:浩然文史•昕冉自得)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唐朝十大名臣 - 天天要闻

唐朝十大名臣

房玄龄:房玄龄是唐朝初期的杰出政治家,与杜如晦并称为“房杜”。他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并在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期间担任重要官职,负责综合处理朝政,并参与了《晋书》的编纂工作。房玄龄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谋远虑,为贞观之治的开创做出了巨大贡献。
冈比亚总统贾梅:自吹横扫欧洲吊打北美,2000人遏制中国 - 天天要闻

冈比亚总统贾梅:自吹横扫欧洲吊打北美,2000人遏制中国

1994年7月22日,叶海亚·贾梅中尉率部发动武装政变,杀进班珠尔占领总统府建立了军政府,冈比亚从此进入了比离谱更离谱的“贾梅时代”。抛开立场谈人生,贾梅也绝对算得上是个成功人士,毕竟29岁就能当上国家元首的年轻人真的不多。贾梅出生于196
悄悄创下历史新高后,海底捞换帅了 - 天天要闻

悄悄创下历史新高后,海底捞换帅了

作者:泰罗,编辑:小市妹 6月21日,海底捞发布公告,自今年7月1日起,杨利娟将正式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和CEO的职位。在海底捞工作24年的苟轶群将接替杨利娟成为海底捞新CEO。 同....
西游记:被误解最深的十大人物特点 - 天天要闻

西游记:被误解最深的十大人物特点

由于影视剧影响深远,加之洪荒网文的广为流传,使得很多朋友对《西游记》原著中的一些人物设定存在认知偏差,论及此类,愚以为当以下列十大人物为最。10:白骨精白骨精大概是最被电影神化的人物,一度被塑造成碾压取经团队的强悍存在。
【深度】是什么把宁德时代逼上了“896” - 天天要闻

【深度】是什么把宁德时代逼上了“896”

界面新闻记者 | 庄键界面新闻编辑 | 张慧晚上9点,位于宁德市蕉城区漳港路2号的宁德时代(300750.SZ)科技大楼,依旧灯火通明。9点过后,才有员工开始从大门处陆续走出。数辆晚班通勤班车停在路边,用于接送员工从办公区返回宁德市中心的住处。印有“奋斗者班车”的蓝底白字标牌,挂在班车前的挡风玻璃上,格外醒目。这家全球...
痛悼!南通籍医学大家逝世 - 天天要闻

痛悼!南通籍医学大家逝世

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眼科公共卫生学奠基人,眼科教育家,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原主任赵家良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23日10时44分逝世,享年79岁。
明查|这是中国古代酷刑“骸骨斑斑”的证据?假 - 天天要闻

明查|这是中国古代酷刑“骸骨斑斑”的证据?假

点击进入澎湃新闻全球事实核查中心速览-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使用所谓显示“中国古代酷刑下骸骨斑斑”的图片,实际是西周晚期一辆青铜轮牙马车遗迹及4匹成年公马的遗骸,并非人类骨骼。考古证据表明,这辆马车是西周贵族的仪仗用车,而非作战用的战车。-  报道中引用的生物考古学研究通过分析两例东周时期下肢被截肢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