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12.34万名

2022年07月02日02:00:07 历史 1550
闵行,12.34万名 - 天天要闻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纪念日。

截至2021年底,闵行全区共有基层党组织5300个,中国共产党党员123457名。

回首百年路,五四运动为这片土地种下红色火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带来了新的希望,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闵行筚路蓝缕,创造出如今的新时代。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回望——

闵行,12.34万名 - 天天要闻闵行,12.34万名 - 天天要闻

1919年5月,五四运动爆发,上海工人奋起罢工,声援北京学生爱国行动,闵行区境内乡镇纷起响应。《上海罢市实录》中,便记载了当时闵行镇等地罢市实况。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上海县志中记载的最早党员叫王文彬,1925年,王文彬在王家楼(今新泾乡虹古村)组织洋务工会,发动群众参加示威游行,声援“五卅”运动

而最早的党支部,是中共赵巷(今新泾乡曙忨村赵巷)农民支部,1926年(民国15年)3月建立,代理书记侯海根,属中共法租界部委领导。

闵行,12.34万名 - 天天要闻

赵铎心

闵行,12.34万名 - 天天要闻

浦边交通站

1945年初,中共党员赵铎心和张厚生等建立地下交通联络站,开辟了一条从沈庄塘口到车沟港口的黄浦江上秘密交线,协助中共淞沪地委机关、淞沪支队主力部队500多人从浦东安全转移到浦西

闵行,12.34万名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闵行区境示意图(1949年5月14-24日)

闵行,12.34万名 - 天天要闻

漕宝路七号桥碉堡

1949年5月,解放军与国民党守军激战三天三夜,胜利占领七号桥阵地,打开了解放上海的西大门。5月24日,现闵行区全境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0月,上海县召开首届各界代表会议,主纪先同志在上海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作《上海县今后工作的方针与任务》的报告。

闵行,12.34万名 - 天天要闻

1958年8月30日,上海汽轮机厂命名挂牌

1956年起,闵行建立了工业卫星城和机电、化工大型基地。上海汽轮机厂、上海电机厂上海锅炉厂上海重型机器厂等一大批重点企业纷纷落户闵行。他们被形象地称为卫星城“四大金刚”,生产出当时全国乃至全世界领先的发电设备和锻造设备。1954年上海电机厂试制成功中国首台6000千瓦汽轮发电机;四年后该厂又试制成功世界首台1.2万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

闵行,12.34万名 - 天天要闻

吴泾炼焦制气厂一角(摄于1959年8月17日)

1958年,上海焦化厂、上海碳素厂、上海吴泾化工厂、上海电化厂、吴泾热电厂等也陆续在吴泾建设,被人们亲切的称为“五朵金花”。

闵行,12.34万名 - 天天要闻

闵行一号路

大型企业不断落户闵行后,在1959年3月18日,“闵行一条街”建设工程启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市第一个“成街成坊”住宅规划设计。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上海县和原闵行区结合实际有序发展,在经济体制、城市建设、社会事业等各方面改革取得不凡业绩。

闵行,12.34万名 - 天天要闻

解放日报刊登的“扁担电机”原文

1981年初,上海电机厂得知南方各省甘蔗大幅度丰收,但各家糖厂还在使用落后的蒸汽机产糖,榨糖能力远远跟不上市场需求。厂长亲自带队前往广东顺德糖厂调研,通过研究,决定在不改变糖厂原有榨糖工艺前提下,采用直流电机代替蒸汽机作为榨机动力。改造获得圆满成功,当时负责经济工作的万里副总理还亲自撰写了长文《赞“扁担电机精神”》,大力赞扬。

在未来的二十多年,闵行不断发展完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1984年,马桥镇旗忠村创办了第一家企业——上海马桥电缆厂,后被评为全国乡镇十大百强企业之一。

闵行,12.34万名 - 天天要闻

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6年8月,国务院批准上海兴建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出口创汇工业。1985年7月,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家沪港合资企业上海环球玩具有限公司建成投产。

闵行,12.34万名 - 天天要闻

1992年,上海县和原闵行区“撤二建一”,设立新的闵行区。这张图就是当时的《国务院关于上海市设立新的闵行区的批复》。

1993年6月30日,中国共产党闵行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莘庄影剧院召开。会议提出未来的闵行区必须抓第三产业外向型经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三个重点,致力于经济快速增长,带动全区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飞跃。

党的十六大以后,闵行区进入建区后第二个十年。全区致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实施科技创新。

闵行在发展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区内环境的综合治理。2006年6月闵行区获得国家级生态区称号,也是唯一获得此称号的地级行政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闵行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

闵行,12.34万名 - 天天要闻

闵行加快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动员大会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致力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南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持续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主动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综合实力稳步增长。

闵行,12.34万名 - 天天要闻

浦江镇革新村

同时,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华漕镇许浦村、浦江镇革新村等焕然一新,成为了乡村振兴的示范模板。

闵行,12.34万名 - 天天要闻

虹梅南路高架

城市建设取得新发展。扎实推进城市基础建设,改善城市运行功能。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环保三年行动,被评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闵行,12.34万名 - 天天要闻

抗击疫情

社会民生取得新成果。教育、医疗、文体、养老设施不断完善,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精神文明建设屡创佳绩,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全区广大党员挺身而出,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取得大上海保卫战的胜利。

闵行,12.34万名 - 天天要闻

红色物业

党的建设取得新提升。近年来,闵行区坚持高质量创新发展导向,持续深化基层党建领域的探索和实践。“515党建引航工程”稳步推进,“班长工程”持续发力,“红色物业”闵行经验进一步得到推广,区域化党建“朋友圈”不断扩大,先后获评“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区”、上海市首批“党建理论研究基地”等。

2021年11月18日,中国共产党上海市闵行区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开启闵行全面建设创新开放、生态人文现代化主城区新征程。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闵行一路披荆斩棘、一路成功辉煌,已踏入了“三十而立”之年。

新的征程上,牢记嘱托、砥砺奋进,闵行将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强大动力,在上海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中展现闵行的担当和作为,在新的赶考路上展现新的精神风貌,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作出闵行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闵行,12.34万名 - 天天要闻

记者:方雨斌

来源:《激荡百年—中国共产党在闵行图史》

编辑:方雨斌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闵行,12.34万名 - 天天要闻闵行,12.34万名 - 天天要闻闵行,12.34万名 - 天天要闻闵行,12.34万名 - 天天要闻闵行,12.34万名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 天天要闻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标题: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犹如璀璨的星辰,不仅照亮了当时的天空,更成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 天天要闻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一、引言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不仅拥有广袤的陆地疆域,还拥有着漫长的海岸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 天天要闻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只要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罗瑞卿却是个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他为“罗长子”。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 天天要闻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陈水扁,但是,她一定会为特赦陈水扁创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为陈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碍,这一点蔡英文在这8年里早都在做,现在基本也比较成熟了,蔡英文办任何事情都是比较稳妥的,陈水扁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陈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