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妇制度下的产物,慰安椅是她们噩梦,解救的士兵看了都心疼

2022年07月01日16:56:11 历史 1582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了对东南亚的侵略战争,将矛头对准了中国,朝鲜、韩国等邻国,犯下了滔天大罪。

“慰安妇”制度就是日本在发动侵略战争中实施的罪恶制度,它是一种军事性奴隶制度,受到侵害的对象是女性,她们在战争中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中国是该制度下的最大受害国。

慰安妇制度下的产物,慰安椅是她们噩梦,解救的士兵看了都心疼 - 天天要闻

慰安椅是慰安妇制度下的产物,对慰安妇来说,这犹如噩梦一般的存在。抗日战争末期,解救慰安妇的士兵看到慰安椅都心疼,侵华日军丧尽天良,无法原谅。

毫无疑问,慰安妇制度是日本政府及军队一手策划制造的,那些活着的慰安妇和作案工具慰安椅就是铁的证据。

可日本人不愿面对曾经的历史,他们矢口否认,不愿承认自己曾经的罪恶,没有真心悔过,弥补那些受害者,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无法原谅的。

不顾意愿,强行抓捕

日本侵略他国时,为了战争机器的运转,从而实施了“慰安妇”制度,有大量外国女性和殖民地女性被强征为“慰安妇”,其中就包括中国,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各国。

日本入侵中国后,对每一片占领区会凶狠地掠夺女性充当“慰安妇”。例如,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后,在城乡各处到处抓捕年轻女性,然后当众羞辱她们,在身上刺编号,让中国女性感到羞辱,不能逃跑。

慰安妇制度下的产物,慰安椅是她们噩梦,解救的士兵看了都心疼 - 天天要闻

1938年1月,日军占领河北蔚县,在那里抓捕了4000余名中国女性,将她们运往张家口,迫使这些女性当日军的“慰安妇”。

此外,当地日军会强行规定每个村庄必须交出多少花季少女,否则要大开杀戒。百姓为了保命,只能照做,日军如此行径,与禽兽有什么不一样,他们不顾女性的意愿,强行抓捕,这是一种犯罪行为。

据日本随军记者小俣行男的相关记载,日军在占领南京途中,在上级的默许下,随意抓捕当地的中国女性,设立临时的慰安所。

慰安妇制度下的产物,慰安椅是她们噩梦,解救的士兵看了都心疼 - 天天要闻

这种抓捕中国女系的行为,在抗日战争时期随处都有可能发生,日军所到之处,女性就是最大的受害者,她们手无寸铁,犹如一只待宰的羔羊,没有反抗的余地。

殴打折磨,慰安椅是慰安妇的噩梦

日军用强迫的手段,将慰安妇抓捕入慰安所后,有不少受害的女性会本能地反抗,不愿被日军羞辱。

慰安妇的反抗不仅没有换来自由和怜悯,而是遭到了日本士兵和慰安所管理员的野蛮毒打与残酷压迫,不少慰安妇被日军用香烟烫伤,用铁棍打伤,用刀枪刺伤,对于这样的事情,管理所的人通常视而不见。

慰安妇制度下的产物,慰安椅是她们噩梦,解救的士兵看了都心疼 - 天天要闻

据《日军在华暴行纪实》一文中报道,江苏省一位叫小英的年轻女子,仅仅17岁就被日军抓住了,被带到了慰安所。

小英长得如花似玉,年龄又小,日军对她的姿色十分满意,将其单独关押在一间带有慰安椅的房间里。

随后,一个日本兵走了进来,手里拿着鞭子,不由分说就狠狠抽打小英,命令她主动脱下衣服。

小英害怕极了,她非常无助,只能被迫按照日本兵说的做。日本兵露出邪恶的笑容,指了指旁边的慰安椅,让小英坐上去,随后就对她一顿折磨。

慰安妇制度下的产物,慰安椅是她们噩梦,解救的士兵看了都心疼 - 天天要闻

小英非常无助,被折磨了许多年,她多次自杀,但都被日军发现了,然后又是一顿折磨。

长此以往,小英整个人犹如行尸走肉一般,她看不到任何希望,只想快点结束自己的生命,眼里没有一点光,目光呆滞,看着让人心疼。

直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前,为了掩盖他们的罪行,大批屠杀慰安妇。中国军队打击了日军的一处慰安妇场所,将里面的慰安妇救了出来。

士兵们闯进了日军关押小英的房间,见到被折磨得不成人样的她,再看看房间里的慰安椅,心疼地落泪了,他们恨自己不能保护女人和孩子,愧对老百姓的支持。

慰安妇制度下的产物,慰安椅是她们噩梦,解救的士兵看了都心疼 - 天天要闻

抗日战争结束后,大量慰安妇被日军屠杀,得以生还的人日子也不好过,她们身体被摧残,多数没有了生育能力,孤独终老,没有依靠。

结语

在铁证如山面前,日本依旧不愿承认慰安妇的事实,这种态度不仅伤害了受害国,更是对活着的慰安妇又一次重击。

历史不容忘记,我们要吸取教训,不让悲剧重演。只有国家强大了,人民才能安全,妇女和儿童这样的弱势群体不再遭受苦难。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国乱之中,这些男子如何化危为机,成就非凡人生? - 天天要闻

国乱之中,这些男子如何化危为机,成就非凡人生?

金朝和蒙古帝国的和亲政策引言在东方大国历ShiShang,金朝是一个非常TeShu的朝代,它的建立和覆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而在金朝的兴起和衰亡过程中,和亲政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当时ZhengQuan对外交战略的一种具体体现。
中央工作会议速记资料、1935年的结婚证……这些珍贵档案亮相 - 天天要闻

中央工作会议速记资料、1935年的结婚证……这些珍贵档案亮相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档,一份档案就是一份历史记忆。今年6月9日是第17个“国际档案日”,6月5日下午,“筑梦现代化 奋斗兰台人”2024年嘉定区“国际档案日”暨档案地方志文化宣传月主题活动在嘉定区档案馆新馆举行,吸引20多位市民走进档案馆,开启一场奇妙的档案文化体验之旅。“活”档案,讲“活”历史“周总理主持日常...
一夜之间,欧洲大变天 - 天天要闻

一夜之间,欧洲大变天

比利时首相辞职,法国总统马克龙解散议会,德国总理肖尔茨更是创下记录的惨败,如今整个欧洲都在右转。 今年是大选之年,全球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会在今年投下关键一票,这也必将决定未来数年的世....
中山公园促成近代北京皇宫禁苑相继开放,专家回顾背后百余年故事 - 天天要闻

中山公园促成近代北京皇宫禁苑相继开放,专家回顾背后百余年故事

今年是北京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6月10日,中山公园在来今雨轩举办深度人文对话活动“到公园去——从1914年到2024年”。国内著名文化学者、园林专家、京味作家和公园管理者就北京公园早期的功能与地位、北京公园的未来发展等话题进行交流研讨。来今雨轩讲堂于当天正式揭牌。 由皇家坛庙转向市民公园 中山公园开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