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出生的顾准,65年前就指出社会主义经济不可能没有经济核算

2022年07月01日12:25:14 历史 1203


7月1日出生的顾准,65年前就指出社会主义经济不可能没有经济核算 - 天天要闻

我认识的好几位学者与资深媒体人,都极为推崇思想家、会计学家、经济学家顾准。顾准在1915年7月1日出生于上海,6年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他的生日因此很好记。不过,现在知道他的人不多了,有必要科普一下。

在我编纂的《中外名人生卒大辞典》中收有顾准辞条,概括了他的一生。

1927年在黄炎培所办中华职业学校旧制商科初中毕业后,由留云小学母校教师殷亚华推荐,经王志莘介绍,顾准入潘序伦创办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任练习生。


7月1日出生的顾准,65年前就指出社会主义经济不可能没有经济核算 - 天天要闻

从1927年至1940年离开上海,顾准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前后工作了14年。他从刻蜡纸、印讲义、改课卷,到在夜校讲课、担任夜校部主任、撰写会计学著作,得到全面发展。同时,他还在之江与沪江等几所大学担任兼职教授。1934年19岁时,他完成了第一部会计学著作《银行会计》。以后陆续出版的有《初级商业簿记教科书》、《簿记初阶》、《股份有限公司会计》、《中华银行会计制度》、《所得税原理与实务》、《中华政府会计制度》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民族危难下,顾准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开始了革命活动。他先在进步组织武卫会沪东区委工作,后调任总会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分会主席。1935年2月,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35年10月,因武卫会组织被破坏,他第一次流亡去北平。1935年冬北平“一二·九”运动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救国高潮。


7月1日出生的顾准,65年前就指出社会主义经济不可能没有经济核算 - 天天要闻

1936年2月,顾准自北平回到上海,先后担任过上海职业界救国会党团书记、职员支部书记,江苏省职委宣传部长、书记,江苏省委副书记。1940年8月,他离开上海到苏南抗日根据地。自1940年至1945年,他的足迹从苏南、苏北解放区直至延安。1945年日本投降,他自延安回到华东。这期间,他曾先后担任过中共苏南路东特委宣传部长、澄锡虞工委书记、江南行政委员会秘书、苏北监阜区行政公署与淮海区行政公署财经处副处长。

1946年1月后,顾准先后担任淮阴利丰棉业公司总经理、苏中区行政公署货管处处长、山东省财政厅厅长。上海解放前夕,他任青州总队(接管上海财经工作的一支干部队伍)队长,准备接管上海。1949年5月,他随军回到刚解放的上海。进入上海以后,面临的不仅是繁重的接管工作,还有支援全国解放 (尔后是抗美援朝)与争取我国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等远为艰巨得多的严重任务。这期间,他曾担任上海市财政局局长兼税务局局长,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部副部长(兼),上海市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等职。1953年调至北京后,他曾先后担任中央建筑工程部财务司司长,洛阳工程局副局长,中国科学院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副主任。1956年他入经济研究所(现属中国社会科学院)任研究员(兼)。

1952年的“三反”运动,顾准受到了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的不公正的处分。1957年与1965年,他又两次被错误地划为右派分子。

1962年顾准“下放”劳动回来,重返经济研究所,受孙冶方委托,再次进行会计研究。著有《会计原理》、《社会主义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两书。


7月1日出生的顾准,65年前就指出社会主义经济不可能没有经济核算 - 天天要闻

顾准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留下的著述虽不多,然而他的某些观点、见解产生的影响却不小。早在1956年,他就已经极其敏锐地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这一根本性的问题给以莫大的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研究。1957年《经济研究》 第三期发表了他的长篇论文《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在这篇论文里,顾准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不可能没有经济核算;而要进行经济核算其所能凭借的工具只能是货币、工资与价格,这“就是采用了一个公共的价值尺度”,舍此没有其他选择。

他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与经济核算的矛盾统一体”。

1962年以后,在从事会计研究之余,顾准还埋头从事当代国外著名经济理论著作的翻译工作。已经出版的有熊彼得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罗宾逊夫人的《经济论文集》(两书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两本书的出版,都是在“文革”以后,顾准生前均未得见。

1974年12月3日,顾准因患肺癌不治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59岁。


7月1日出生的顾准,65年前就指出社会主义经济不可能没有经济核算 - 天天要闻

59岁,对于一个学者来说,正是出研究成果的鼎盛时期。我与朋友一致认为,他的早逝,是中国思想界的重大损失。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 天天要闻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标题: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犹如璀璨的星辰,不仅照亮了当时的天空,更成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 天天要闻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一、引言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不仅拥有广袤的陆地疆域,还拥有着漫长的海岸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 天天要闻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只要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罗瑞卿却是个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他为“罗长子”。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 天天要闻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陈水扁,但是,她一定会为特赦陈水扁创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为陈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碍,这一点蔡英文在这8年里早都在做,现在基本也比较成熟了,蔡英文办任何事情都是比较稳妥的,陈水扁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陈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