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新词的出现有些时间了,但相信很多人还是头一回听。“电子阳痿”怎么讲呢?
指的是买了一些电子产品(实物硬件、虚拟游戏等)后只是新鲜了一小段时间,便再也提不起兴趣。
1.游戏方面的“电子阳痿”
症状一:对剧情复杂、难度较大、持续时间很长的游戏没有耐心和兴趣,例如对中途不能推出的大型3A游戏不想玩,偏向于随时可以走开的游戏(欢乐斗地主等)。
这种病情的人,追求短暂的快感,然而一旦需要付出精力和时间,他会认为这已经不属于“娱乐”了,于是反感。
症状二:小时候那么向往的Xbox,等真正买到后又不想玩,放一边吃灰。
没钱的时候想入手些游戏硬件,例如高端配置的主机,但真的有钱了买到手了,玩了玩又觉得无趣。其实无趣的不是硬件,而是自己那颗早已没了的少年心。
症状三:在一款一直很挚爱的游戏中沉浸时,突然间感觉没有了意思,甚至鼠标都不想点开。(玩久了steam,会恶心厌恶)
其实说白了,就是越打越矬,越打越没自信造成的。有耐心的时候又菜又爱玩,没耐心了开始自暴自弃,开始怀疑:到底是我在拿着游戏娱乐,还是我在被游戏娱乐?
2.电子产品方面的“电子阳痿”
症状一:心心念念想要某款稀有的洋垃圾手机,真的在黄鱼中淘到手后,发现也就那样。本想在酷安里写写上手评测,但最终作罢。
这个病,机佬儿们熟悉。都是一年经手十几个手机的人,大家在买之前总是一顿搜一顿了解,兴趣盎然。但真实的了解后发现这款手机也就那么回事,没那么玄乎。
症状二:对手机中的消磨时间的娱乐软件(某音、某手、某红书),突然间产生极度的反感。
这纯粹是个人时间过于充足了,但凡工作忙一点、老板下班后的消息多一点,工作群吵一点,都不会有时间刷手机。
3.对影视剧的“阳痿”
症状一:追的剧,看着看着就觉得索然无味,本来想开会员抢先看,但又觉得没必要。
这种没兴趣,往往是剧的本身问题,开头炸裂,中间疲软,最后烂尾。
电子阳痿,危害虽不大,但显示出了人在当代社会中的浮躁、不安和闲。警惕电子阳痿,拥抱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