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离开日本时,为何日本数万民众会夹道相送?

1951年4月,杜鲁门在忍无可忍的前提下,撤销了麦克阿瑟的所有职务,并将这个傲慢的家伙,从朝鲜半岛召回美国。

随后,李奇微从麦克阿瑟的手中,接过了朝鲜战争的指挥棒,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接盘侠”。

这次看似普通的人事变动,实则却宣告了麦克阿瑟的政治和军事生涯彻底结束了。

麦克阿瑟作为二战之后,凌驾于日本天皇头上的实际操控者,他被杜鲁门召回美国,日本人本应该喜大普奔,可现实却震碎了人们的三观。

当消息传到日本时,甚至出现了几百万日本人,挥泪送行的壮观场面。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日本人纷纷挽留这位“五星天皇”?背后隐藏了哪些不为人知的原因呢?

日本的征服者

麦克阿瑟回到华盛顿之后,很多国会议员为了表彰他的功绩,特地为他制作了一枚金质荣誉勋章。

这枚勋章的上面,除了镌刻着麦克阿瑟的肖像之外,还刻上了一行歌功颂德的英文,其中有一句便是“日本的征服者”,这样说似乎一点也不为过。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突然对珍珠港发起攻击,太平洋战争也就此拉开了帷幕。几天后,麦克阿瑟晋升为上将,随后他被任命为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

对于麦克阿瑟而言,在此后的几年里,他的命运将和日军牢牢地捆绑在一起。

为了彻底击垮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国家,麦克阿瑟奉命率领百万大军,开启了对日作战的新征程。

期间,麦克阿瑟率领盟军,对日军展开了疯狂地进攻,以12万美军的生命,最终血洗了155万日军,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胜利。

1945年,日本迫于“胖子”和“小男孩”的压力,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麦克阿瑟奉命驻扎日本。

在此后长达7年的时间里,他成为了日本人的真正“五星天皇”。

自带被虐体质的日本

日本是一个十分奇葩的国家,这个弹丸小国对强者的痴迷,已经达到了疯狂的程度。

而且,令人十分费解的是,越是揍他们揍得狠,他们就越愿意臣服在你的脚下。

美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想必不用多说大家都懂。当年,麦克阿瑟在日本期间,上至天皇下至平民,几乎都将他奉若神明。

反观,驻扎在日本的美国大兵,却似乎更钟情于日本女人的温柔乡。以至于在那段外界认为无比黑暗的岁月中,日本的人口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速度。

各种美日混血儿大行其道,即便这样日本人还是愿意跪舔美国爹。

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很多日本女人的择偶对象,居然是践踏她们尊严的美国大兵。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二战之后的日本国内,仿佛集体患上了斯德哥尔摩效应,并且这种效应不断蔓延,最终覆盖了整座岛国。

含泪送别麦克阿瑟

当年,麦克阿瑟作为日本的真正操控者,都难以理解日本这个神奇的民族。他们被美国奴役、压迫,反过来还要为美国歌功颂德。

照理来说,麦克阿瑟极尽所能地侮辱,所谓的日本天皇,就连拍照这种小事都不放过。

当年,二人的合照曾风靡全球,照片中的裕仁天皇,就像一个小丑似的,只能甘当麦克阿瑟的绿叶。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麦克阿瑟和美国大兵的所作所为,早已经激起了民愤。

可是,在得知麦克阿瑟要回美国时,日本国内居然上演了一出挥泪送别的大戏。

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恐怕正常人都难以理解。或许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日本彻底被美国征服了。

他们不仅打心眼里,崇拜难以战胜的强者,更崇拜那个彻底把他们打怕的美国。

这样说来,日本人非但不恨麦克阿瑟,甚至还不愿意让他回国,似乎就找到根源了。

事实上,这背后还有着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二战后日本的经济复苏和快速崛起也麦克阿瑟和美国的功劳。

参考资料:

《二战后麦克阿瑟曾想火烧靖国神社》新华网

《日本为何主动挑起与美国的战争》中国军网

《二战后日本政治与外交策略演变》人民网

《二战后日本十几位"天皇"争大位 美军操控全局》中国经济网

《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文化溯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