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任昆明市委书记,49岁含冤离世,儿子官至副总理

1918年,刘植岩出生在河北昌黎一户富裕之家,因家境殷实,他从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7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平师大附属中学就读。

1935年12月9日,北平爆发了震惊全国的“一二九”运动。在此期间,入校只有几个月的刘植岩跟随着数千名青年学子一起走上街头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坚决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

这场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让刘植岩首次接触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思想,这为他日后的革命道路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作用。

1936年,刘植岩奉命担任青年革命组织“民族先锋队”第五区队长,在学生中积极开展抗日活动,因表现出色,这年10月,他还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战爆发后,刘植岩受组织委派,到时任冀北民军司令及冀察游击司令孙殿英部开展工作,1939年后又被派往山西,在时任山西省第三行政区政治主任薄一波、晋冀豫区太岳地委书记安子文等人的领导下,参与对太岳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工作。

从这个时候起一直到全国解放初期,刘植岩长期在太岳地区工作,历任太岳区一地委书记、岳北地委书记,太岳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三军分区、晋绥军区第十一军分区、运城军分区政治委员等职,为全国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刘植岩长期从事干部人事管理工作,先后担任过人事部三局、一局副局长,中组部干部管理处副处长、综合干部管理处处长、部务委员兼二处处长等职。

1958年6月后,不惑之年的刘植岩又被调到了地方工作,担任昆明市委书记、云南省委常委。

此次调任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肯定,同时也是对他的历练,为将来担任其他重要职务打好基础。

在昆明工作的3年时间里,刘植岩始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工作上取得了很多成绩,同时也赢得了同事们的尊敬。

1961年,中共西南局正式挂牌成立,刘植岩又先后担任了西南局委员、组织部长、书记处书记兼秘书长等重要职务,继续为党和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做贡献。

然而,就在他担任西南局书记处书记的第二年,特殊时期开始了!

在此期间,一向勤勉务实的刘植岩,竟然被戴上了“革命的背叛者”的帽子,遭到了不公正的对待。

而随着运动的不断升级,刘植岩又被错误地指控为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策划者”和“帮凶”。

各种指责声、谩骂声如同一块块巨石,压得刘植岩喘不过气来。

当然,对于这些无端的指责,刘植岩也曾勇敢地奋起反击过,结果却遭到了更为严酷的迫害。

1967年9月后,刘植岩被强制送到了设在成都一处宾馆的“学习班”里学习,在这里,他受到了无休止的审查和批斗。

这年12月12日,即56年前的今天,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刘植岩毅然选择以死明志……这一年,他只有49岁。

直到1976年,一切恢复平静后,刘植岩同志才得以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

刘植岩含冤离世时,他的儿子刘鹤只有15岁。

尽管家庭遭此巨变,但这位坚强勇敢的少年并没有就此消沉,他擦干眼泪,背上行囊,毅然奔赴东北插队。后来,刘鹤又报名参加了解放军,退伍后被分配到北京无线电厂工作。

2018年,66岁的刘鹤被选为国务院副总理,从此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