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为何朱元璋当皇帝时,却被废止长达十年之久

2025年05月07日06:50:13 搞笑 5159

盛夏的南京城闷得像个蒸笼,朱元璋坐在奉天殿里批阅奏折,汗水浸透了绣着金龙的常服。这位开国皇帝刚在午门外杖毙了三个办事不力的官员,此刻正盯着案头堆积如山的州县公文发愁。自洪武三年开科取士以来,那些摇头晃脑背《四书》的书生们,连算个田赋都错漏百出。他突然把朱笔狠狠摔在案上,墨汁溅上《大明律》的扉页:"这些酸儒,连个算盘珠子都拨不利索!"殿外的侍卫吓得缩了缩脖子——皇帝又要发火了。这已经是洪武六年第三次发飙,谁都知道,皇上对科举彻底寒了心。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为何朱元璋当皇帝时,却被废止长达十年之久 - 天天要闻

一、刀剑劈开的江山不需要八股

1353年的濠州城头,25岁的朱元璋握着带血的腰刀,看着城下红巾军的尸体堆得比城墙还高。刚打下来的城池需要人治理,可他手底下除了杀红眼的将士,连个会写告示的文书都找不着。这时老将汤和从死人堆里扒拉出个秀才:"上位,这小子会记账!"这个满身血污的书生后来成了户部侍郎,而朱元璋也尝到了"抢人才"的甜头。

在鄱阳湖大战陈友谅的关键时刻,谋士朱升献上"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真言。这个被元朝遗弃的老举人,用三句话帮朱元璋定鼎天下。当刘伯温带着浙东四贤来投奔时,朱元璋亲自解下战袍给他披上——这些战场淘出来的实干派,可比科举考场上那些只会作诗的呆子强多了。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为何朱元璋当皇帝时,却被废止长达十年之久 - 天天要闻

二、开国第一科的尴尬闹剧

洪武四年的南京贡院,空气中飘着新刷桐油的味道。主考官宋濂看着鱼贯而入的举子们,捋着胡子直点头。可放榜那天朱元璋就笑不出来了:录取的举人里有个叫吴伯宗的,文章写得花团锦簇,让他去户部查账,愣是把十万石军粮算成了八千石。更离谱的是山东乡试,二十五名举人全是十五六岁的毛孩子,最大的本事就是背《孟子》。

老朱气得在奉天殿转圈:"咱要的是能牧民的官,不是背书的鹦鹉!"想起去年户部侍郎郭桓的惊天贪污案,那厮还是洪武三年的二甲进士。殿试时对答如流的才子,怎么管起钱粮就犯糊涂?看着各地报上来错漏百出的税赋册,朱元璋终于明白:八股文章治不了天下。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为何朱元璋当皇帝时,却被废止长达十年之久 - 天天要闻

三、老办法的新瓶装旧酒

罢科举的圣旨传到凤阳老家时,七十岁的李善长正在教孙子打算盘。这个开国功臣眼睛一亮,连夜写了八封举荐信。第二天早朝,六部衙门突然冒出上百个"贤良方正",个个都是功臣之后。最离谱的是有个叫周德兴的,大字不识几个,硬是被安了个"练达治理"的名头塞进刑部。

地方官更会钻空子。苏州知府举荐了个九十岁的老秀才,说是"经明行修",结果上任三天就中风瘫了。浙江某县推了个号称"言有条理"的讼棍,结果把县衙变成了收黑钱的铺子。朱元璋看着锦衣卫的密报直拍桌子:"这帮孙子,把荐举当菜市场挑萝卜呢!"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为何朱元璋当皇帝时,却被废止长达十年之久 - 天天要闻

四、考场重开时的意外惊喜

洪武十七年的春天,南京贡院的号舍里飘着墨香。有个叫黄子澄的江西举子,在策论里写了篇《论藩镇之弊》,把分封诸王的隐患说得头头是道。朱元璋读到"骨肉相残必起萧墙"时,手抖得差点打翻茶盏——这话简直戳中了他的心病。再看户部新招的夏元吉,不过二十出头,已经把江南税赋理得清清楚楚。

老朱站在城楼上望着秦淮河,突然想起鄱阳湖大战前夜。当时他问刘伯温:"先生看这科举,到底是良药还是毒酒?"刘伯温答:"药无好坏,全看症候。"如今看着新科进士们忙碌的身影,他终于懂了:乱世要的是朱升这样的谋士,治世还得靠夏元吉这样的能臣。八股文章虽酸腐,总比勋贵们塞来的草包强。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为何朱元璋当皇帝时,却被废止长达十年之久 - 天天要闻

结语

南京紫金山的晚风里,朱元璋给太子朱标讲古:"知道为啥又开科举吗?"见儿子摇头,他指着奉天殿前那块"天下为公"的匾额:"荐举是咱朱家的私房钱,科举是全天下的聚宝盆。"远处贡院的灯笼次第亮起,照着新科进士们意气风发的脸庞。这场停了十年的考试,终究还是成了大明江山的承重墙。

搞笑分类资讯推荐

刘邦从小不受父亲待见,他当了皇帝以后,如何对待老父亲? - 天天要闻

刘邦从小不受父亲待见,他当了皇帝以后,如何对待老父亲?

在中国古代帝王中,刘邦的崛起堪称传奇。他从沛县一介布衣,最终登上皇帝宝座,开创了西汉王朝。然而,这位“布衣天子”与父亲刘太公的关系,却始终笼罩在复杂的情感与权力纠葛之中。刘邦年少时因游手好闲备受父亲轻视,楚汉战争中又因战略失误导致父亲沦为项羽的人质,甚至在生死
朱元璋年少时,给地主刘德放牛,他当皇帝后怎样对待刘德? - 天天要闻

朱元璋年少时,给地主刘德放牛,他当皇帝后怎样对待刘德?

洪武二年(1369年)冬,大明皇帝朱元璋的銮驾驶入濠州钟离县。道路两侧跪伏的乡民中,一个瑟瑟发抖的老者将额头紧贴冻土——他正是昔日不可一世的地主刘德。三十年前那个被他鞭打、辱骂的放牛娃,如今身披十二章衮服,成了执掌天下的洪武皇帝。当那双绣着金龙的靴子停在他面前
朱升为朱元璋献上九字箴言,拒绝封爵换来免死卷,儿子却依旧被杀 - 天天要闻

朱升为朱元璋献上九字箴言,拒绝封爵换来免死卷,儿子却依旧被杀

元末乱世,群雄并起。一个布衣儒生的九字箴言,竟成为大明王朝的立国基石;而他看透帝王心术后的急流勇退,更在血色权谋中书写了一段悲怆的生存寓言。朱升,这位被康熙誉为“治隆唐宋”背后的关键谋士,用一生的智慧与隐忍,诠释了何为“谋国易,谋身难”。然而,历史洪流中的个体
龙且有多重要,为什么他一战死,项羽便知道自己大势已去? - 天天要闻

龙且有多重要,为什么他一战死,项羽便知道自己大势已去?

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楚汉之争的转折点往往被归结于垓下之围与项羽自刎。但若回溯这场浩大战役的脉络,真正让西楚霸王感受到绝望的瞬间,并非十面埋伏的悲歌,而是潍水河畔的一场溃败——龙且战死。这位与项羽情同手足的猛将,为何能牵动整个中原战局的走向?当他的头颅滚落沙场时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为何朱元璋当皇帝时,却被废止长达十年之久 - 天天要闻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为何朱元璋当皇帝时,却被废止长达十年之久

盛夏的南京城闷得像个蒸笼,朱元璋坐在奉天殿里批阅奏折,汗水浸透了绣着金龙的常服。这位开国皇帝刚在午门外杖毙了三个办事不力的官员,此刻正盯着案头堆积如山的州县公文发愁。自洪武三年开科取士以来,那些摇头晃脑背《四书》的书生们,连算个田赋都错漏百出。他突然把朱笔狠狠
刘强东回应凑鸡蛋上大学:称在人大度过人生最重要4年 - 天天要闻

刘强东回应凑鸡蛋上大学:称在人大度过人生最重要4年

站长之家(ChinaZ.com)5月6日 消息: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公众号发布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相关视频,视频中刘强东深情回忆了上大学的历程以及人大带给他的成长与影响。刘强东谈到,当年家境贫寒,村子里能拿得出手的最好东西便是鸡蛋,他带着乡亲们凑的七十六个鸡蛋来到人大。初到学校,为节省开支,前面一星期他没怎么...
喜士多便利店发违法广告被罚22万元,不能让低俗营销的“套路”成功 - 天天要闻

喜士多便利店发违法广告被罚22万元,不能让低俗营销的“套路”成功

发布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的广告,喜士多便利店被罚款22万元。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今天(5月6日)曝光一批违法经营者,上海喜士多便利连锁有限公司“上榜”。多款商品“躺枪”2023年11月2日,静安区市场监管局接到举报,反映喜士多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涉嫌含低俗广告内容。经初步核查,喜士多微信公众号主体为上海喜士多便利连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