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盛顿权力的舞台上,没有谁能永远占据c位,哪怕是硅谷来的“钢铁侠”埃隆·马斯克。如今,这位特斯拉大亨似乎要卷起袖子,擦干白宫的桌面,准备打包回自己那堆科技玩具去了。
据politico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在私人圈子里透了风,说马斯克这位“特别政府雇员”的日子快到头了,接下来得为“体面离场”搞一套退出机制。而这个“doge”部门——名义上是用来清理政府浪费支出的“神奇机构”——很快也将迎来它的结尾曲。
特朗普和马斯克这对“政治与科技联姻”的组合,终于要走到一地鸡毛的结局了。
铩羽而归:21亿美元换来一记耳光
马斯克这趟华盛顿之旅并非毫无“贡献”——他确实给共和党捐了个大红包。就在不久前的威斯康星州最高法院选举中,马斯克砸下2.1亿美元力挺共和党候选人,想借司法之手左右未来的“美国方向盘”。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对手苏珊·克劳福德不仅顶住了来自特朗普的舆论炮火,还成功逆转胜出。
民主党抓住机会,嘲讽这场选战是“对马斯克与特朗普联盟的一次全民公投”,而结果显然让这两位“自由市场的守护者”颜面扫地。马斯克不仅没能成为共和党的造王者,反倒被封为“金主无效”的代表。
白宫“链锯人”:砍预算砍到断层
在正式成为特朗普“特别顾问”后,马斯克没少在联邦政府里上演现实版的《链锯惊魂》。他自己都承认,上任以来最大的“政绩”,就是大刀阔斧地裁员、封部门,搞得华盛顿人心惶惶,官僚系统如临大敌。
就拿退伍军人事务部来说,部长道格·柯林斯就当着总统的面抱怨:因为doge部门的预算砍得太狠,连医院手术都被迫取消。交通部长肖恩·达菲更是气得拍桌子,因为马斯克居然要削减本就严重短缺的航空管制人员,还搞得像在搞笑段子一样理直气壮。
一边是高喊“瘦身政府”,一边却对治理逻辑一无所知,马斯克的这套“硅谷效率神话”在体制内遭遇的是一记又一记铁拳。
白宫内斗:一场科技巨头的“宫斗剧”
3月,马斯克首次被安排坐上了特朗普内阁会议的长桌,本以为是地位提升的信号,谁料迎来的却是一顿“群嘲”:内阁成员当场指责他是“骗子”、是“门外汉”,让这位惯于在推特上呼风唤雨的亿万富翁首次尝到政治老油条的羞辱。
而到了4月,马斯克连总统“解放日”讲话的玫瑰园前排都没混上,讽刺意味呼之欲出。特朗普的全体内阁成员整整齐齐坐前排听训,唯独不见这位“doge局长”的影子。政坛讲究排场,连座位都能预示风向,这一幕也就不奇怪为何外界开始热炒他即将离任的传闻了。
白宫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倒是第一时间跳出来“灭火”,称politico的报道是“垃圾”,并强调“马斯克和总统都表态过,只有在他完成了doge的伟大使命后,才会离开”。可特朗普自己刚刚在接受采访时却说:“他还有公司要管嘛……总有一天得回去的。”转头又补一句:“我当然希望他能多留一阵。”
这波“前脚踩刹车、后脚松油门”的发言,不像是替马斯克站台,更像是给他铺台阶。
马斯克离场,科技与权力的“短命婚约”
马斯克的白宫之旅,说到底,是一场精英男与民粹王之间的短命婚约。起初,双方你情我愿,一个要借权力之手“锄腐败”,另一个盼着科技圈献智谋。可惜没多久,蜜月期就结束了,婚姻走向了“丧偶式合作”。
在硅谷,马斯克是天纵奇才,扛着火箭上天;在华盛顿,他却成了脱缰野马,动不动拿“破产”来威胁机构,搞得内阁成员人仰马翻。就像一位不懂乐理的鼓手,硬要在交响乐团里打节奏,节奏一塌糊涂,还嫌别人不配合。
而如今,白宫这场科技秀似乎也到了关幕的时刻。“特别政府雇员”的任期法律上最多一年130天,如今眼看就要到限,这场“马斯克治国实验”也终于快要画上句号。
钢铁侠也有退场的一天
毫无疑问,马斯克的离场不会是“消失”,而是从台前退至幕后。他依旧可能担任特朗普的“非正式顾问”,依旧会出现在福克斯新闻、x平台、财报会上的每一个热点节点。但他不再是那个“可以一言定政”的doge之王了。
这个曾经说要在130天内帮美国削减一万亿美元赤字的男人,终究还是低估了华盛顿的惯性与官僚的柔韧性。他把火箭送上天,却没能把政府效率送上轨道;他炒热了币圈,却点不燃体制内的改革。
而我们呢,也终于可以见证这样一个时刻:一个自信到可以干预选举的亿万富翁,被现实扇了一记响亮的耳光,连玫瑰园的前排都坐不上,只能悄无声息地退场,像一位在剧中抢戏太多、最终被编剧写死的配角。
白宫的这出戏,马斯克演得够本,也该谢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