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水浒传》中并没有明确的主角,这是一部群像戏,但你却不可否认,有些人的锋芒是藏不住的,比如那“行者”武松就堪称书中最惹眼的存在,他在景阳冈打虎的壮举着实惊为天人。
作者也为武松写下赞诗:“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武松剧照)
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武松的霸气,不过武松的结局却不太好,他在征方腊时被包道乙斩断一臂,自那之后便没了心气,最终是在六和寺里郁郁而终,他也并没有被尊为“太岁神”,而书中有另外三位为人卑鄙的好汉死后却封了神。
一、“贼神”时迁
无论在哪个年代,行偷鸡摸狗之事的梁山君子总是最为人不齿的一类人,那“鼓上蚤”时迁就是个典型的贼人。
作者在此人登场时赋予他的赞诗就道出了他的为人:“骨软身躯健,眉浓眼目鲜。形容如怪族,行步似飞仙。夜静穿墙过,更深绕屋悬。偷营高手客,鼓上蚤时迁。”
这家伙就是典型的小贼,他不仅偷百姓的家财,甚至还会钻进他人的坟冢去盗墓,此举着实天理难容。
事实上即便这人上了梁山之后,也未必能得到其他好汉的待见,这一点从他的排名也能看出来,梁山之上的头领总计一百零八人,而他只排在倒数第二,可见他的地位有多卑微,可别说“至少还有个垫底的段景住”,君不见那段景住也是个贼人?只是时迁盗财,而段景住则是盗马而已。
不可否认,时迁上山之后的确是为梁山立下不少功劳,比如他潜入徐宁家中盗走徐宁的宝甲,助宋江诱骗徐宁上山,破了呼延灼的连环马。

(时迁剧照)
后来梁山攻打曾头市时,时迁又提前潜入曾头市,将敌方的底细摸透,后来他又以钟声为号,与众好汉里应外合,这才攻破曾头市。
再到后来的征辽、田虎、王庆、方腊等战役,他也多次潜入敌营放火,让敌军阵脚大乱,他的作用确实不比武松、卢俊义这些武将小。
不过他这梁山君子的身份始终是上不得台面的,然而他死后却成了“贼神菩萨”,被视为盗贼的祖师爷。
二、“速神”戴宗
相对于时迁而言,戴宗的出身虽谈不上有多高贵,自然不是下九流的存在,他是江州两院押牢节级,手中也有些小权力。
为何说戴宗是卑鄙之人,其实很简单,就因为他是宋江的心腹,那“黑旋风”李逵成为宋江的马仔之前,其实是他的马仔,试问除了宋江和戴宗,还有谁劝得住那牛脾气的李逵?从这里也不难看出,戴宗这人是有点儿手段的。
事实上戴宗初遇宋江的时候也展现过自己卑鄙的一面,当时他可不知道宋江是什么人,只将宋江视为一个普通的囚犯,而囚犯在他这押牢节级面前就只有低头的份,所以他“例行公事”,向宋江索取银两,后来宋江还是拿出吴用的书信表明身份,这戴宗才换了一副嘴脸,瞬间就对宋江巴结起来,还主动将李逵这小弟送到宋江身边。

(戴宗、李逵剧照)
戴宗这人也的确是个人才,他有神行之术,能日行八百里,书中有多次送信传达消息的任务都是由他来执行,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时代,戴宗这能力简直堪称“神技”。
而原著最后一回中则提到戴宗后来也成了神:“戴宗纳还了官诰,去到泰安州岳庙里,陪堂出家,每日殷懃奉祀圣帝香火,虔诚无忽。后数月,一夕无恙,请众道伴相辞作别,大笑而终。后来在岳庙里累次显灵,州人庙祝,随塑戴宗神像于庙里,胎骨是他真身。”
书中虽未明说他是什么“神”,但他确实是被百姓供奉着香火,结合他有日行八百里之能,因此笔者称他为“速神”,也符合他“天速星”的星象。
三、“土地”宋江
水泊梁山之所以能够集结三十六天罡与七十二地煞,作为大哥的宋江自然是功不可没,书中绝大多数的好汉投奔梁山,都是因为宋江那“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的名声。
不过素来以“忠义”为本的宋江,骨子里其实是个不义之人,比如后来他力排众议,一意孤行要接受招安就招来了武松、鲁智深、李逵等人的反对,结果他选择拿李逵开刀,众人也就只能妥协了。

(李逵剧照)
还有在故事的结尾,朝廷中的几大奸臣始终觉得宋江是个隐患,于是他们劝皇帝赐死宋江,宋江得知此事之后是何态度?他可没有带领兄弟们再反一次的心气,他想到的居然是赶紧毒死身边最铁的兄弟李逵。
他自己是这么说的:“兄弟,你休怪我!前日朝廷差大使赐药酒与我服了,死在旦夕。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我死之后,恐怕你造反,坏了我梁山泊‘替天行道’忠义之名。”
他一副“我毒死你,是为你好”的样子着实虚伪至极,在他那毫无意义的“忠义之名”面前,他的兄弟似乎才是毫无意义的存在,是他夺得功名的垫脚石,随意可弃之。
然而这样一个人,死后也封了神。

(宋江剧照)
原著第一百一十九回中提到:“宋公明生为郓城县英雄,死作蓼儿洼土地。正是凛凛清风生庙宇,堂堂遗像在凌烟。”
他死在蓼儿洼,后来就成了那蓼儿洼的土地之神。
武松那般英雄,最终只能郁郁而终,时迁、戴宗、宋江这三个小人却能封神,作者如此安排,着实让人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