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挞低至5毛钱一个!是赔本赚流量还是另有玄机?揭秘卖家“不能说的秘密”

河南商报见习记者 陈晟 文/图

“蛋挞5毛一个”、“蛋挞全场1元”的标语,长期以大幅版面霸占烘焙蛋糕店的门头广告栏,路人的视线常常会被这喜庆的红底黄字标语硬生生地拉过来,即便是不爱吃蛋挞的人们,也常常会忍不住薅上几根羊毛——5毛钱一个,这不等于白给吗?

这么便宜的蛋挞,会不会有猫腻?

【5毛一个的小蛋挞,岂不是白给?】

这样的低价蛋挞在郑州烘焙糕点市面上并不少,通常都是个头较小的迷你版蛋挞,蛋皮大小是正常蛋挞的一半左右。

作为对比,河南商报记者走访了多家烘焙蛋糕店,发现在体量较大的连锁门店中,单个蛋挞的价格一般在5.5元到9元不等。

仟吉连锁店的蛋挞5.8元一个,香雪儿连锁店的蛋挞5.5元一个,最贵的是肯德基的比利时黑巧云朵蛋挞,一个要9块钱,而肯德基日常葡式蛋挞价位也在7.5元一个。

此时,手上5毛钱一个的蛋挞突然“香”了起来。不同价格的蛋挞到底有啥区别?

河南商报记者分别品尝了连锁店铺所卖的常规大小的蛋挞以及商超店铺里的“白给”蛋挞,除了有蛋白质和油脂摄入过多而产生了轻微的油腻感外,口感上似乎没有太大不同。而正常大小的蛋挞在用料上会更加丰富,有些则用了双层蛋皮。

【自制蛋挞成本得1块5,卖5毛一个的商家还过不过了?】

当我们在吃蛋挞时,我们实际上是在吃蛋黄、牛奶、糖和低筋面粉,这是市面上多数蛋挞通用的原材料。

蛋皮和蛋挞液构成了蛋挞的主体,一些金贵的蛋挞通常会配上淡奶油、蔓越莓和红豆等辅料。显然,随着用料的精简和蛋皮蛋挞液原料成本的降低,5毛钱一个的迷你蛋挞卖出这样的低价看起来也不无道理。

但只凭“量”的精简能去除的成本只是一部分,另一部分就落在了“质”上。

香雪儿连锁门店负责人透露,部分低价小蛋挞用的是调和蛋挞液,用料上追求至简,自然原料品质就不如品牌门店。“在大商超内售卖的低价小蛋挞大多有一定的质量保障,但小作坊就可能存在原料品质的问题。” 据负责人描述,大多连锁烘焙糕点品牌都有自己的现烤门店,由手工烘焙制作,用料则由公司统一配比。“我们制作一个蛋挞的成本在2到3元左右。”

一个蛋挞5毛钱的售价,甚至比自己在家做还要便宜。河南商报记者算了一笔账,在某电商平台购买51只蛋皮需要26.8元,算下来一只0.52元;400克蛋挞则需要20元,按照商家描述,400g蛋挞液大概能做22个迷你蛋挞。所以合计下来,自制一个迷你蛋挞大概需要1.5元。

对于商铺来说,还要再加上生产成本和人力成本,5毛钱的售价不就只能赔本赚个吆喝?

【低价迷你蛋挞,赔本赚的是“流量”】

“确实在赔本卖。”彭记糕点的老板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因为是新店,需要以这种低价形式吸引顾客。”

但对于没有品牌自持的小店来说,有吆喝赚似乎就已经达到了目的。

河南商报记者走访发现,市面上常见的小型蛋挞几乎都出自于商超店铺和私人作坊。而连锁烘焙糕点门店中,没有一家在售迷你蛋挞。

流量至上的时代,拥有较强资本实力的连锁品牌门店,自有一套线上和线下促销导流的套路。以某烘焙食品连锁门店为例,他们在线上投放“病毒式”营销视频,利用新媒体发起征集活动,并创新出基友饼、闺蜜饼等一系列适合年轻人的烘焙产品。

同时,不少连锁门店也把蛋挞作为引流的工具,某现烤披萨品牌在美团外卖平台推出了“0.1元买蛋挞”的活动,但前提是需要跟披萨一起下单。

但对于以临街店铺形式存在的私人作坊来说,这样以成本托底的营销形式显然并不适合他们。

此外,在这些小店铺购买低价迷你蛋挞都有一个先决条件:充值办卡。位于航海路未来路的彭记糕点所售的迷你蛋挞原价1.5元,会员价5毛钱。位于一站广场店的御吉缘所售的迷你蛋挞原价12元8个,会员价10元8个,当然,需要先充值300元。

【“便宜的蛋挞,用料也一定是低廉的”】

对于小店来说,办卡是引流的方向,而低价就是导流的永动机,只要以低价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并让其成功办卡“入股”,小店铺引流营销的目的就达到了。

正如香雪儿连锁门店负责人所说,蛋挞其实是附属品,多数顾客不会刻意前来购买蛋挞,而是在挑选完其他产品后,顺手挑了几个蛋挞带走。但对于小店来说,低价蛋挞就是一个引子,“来都来了,干嘛不买点儿其他的?”

那么,低价的迷你蛋挞到底能不能吃?有没有食品安全问题?按照以上的分析,迷你蛋挞是可以在精简用料的情况下,以安全生产的方式将成本降低到2元以下,或者用赔本赚流量的方式推广店内其他产品。

“便宜的蛋挞,用料一定也是低廉的。”郑州福晶园创始人刘群立表示,价格过低的迷你蛋挞,不建议消费者购买。

(河南商报编辑 施尚景 刘梦鸽 首席编辑 华丽娟)